APP下载

文化修养在舞蹈创作中的重要性

2019-09-10赵开心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化修养舞蹈创作

赵开心

摘要:舞蹈的发展离不开舞蹈的创作,舞蹈的创作离不开编导的思想领悟,编导的思想领悟则取决于自身的文化修养。好的舞蹈作品,不但具有价值它还可以推动舞蹈的整体发展。创作出可让欣赏者体味其中隐含文化的,有深度有意义有价值的舞蹈作品,考验的不仅是编导的专业素养还有其才学认知也就是文化修养。

关键词:文化修养;舞蹈创作;舞蹈发展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3-0009-04

舞蹈是体现人体动态美的艺术,它以人体为媒介来抒发表达思想感情的视觉艺术。它的历史可谓渊源但就现今对其他艺术门类来说它的认知度、观赏度却不及,人们对舞蹈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而不像其他艺术门类那么深入。舞蹈它是动作语言的集合体,具有时间性,稍纵即逝,跳完了也就没有了,就算是书本记载,后人也不可能会百分之百再现。因此,推动舞蹈事业的发展不像文学美术那样仅是依存纸张、雕塑等实物得以延续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像记录无疑对于舞蹈来说是可贵的。所以一部一部的舞蹈作品就显得很珍贵。然而好的作品才会有价值,这就考验编导的创作能力,创作能力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显现,所以文化修养对于舞蹈创作至关重要。

1 文化修养

1.1 什么是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得分开解释:新华字典中“文化”,是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各学科的总和。所谓“修”,乃吸取、学习,为的是打下知识体系的基础。所谓“养”,是在“修”得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所以简单来说“文化修养”就是一个人对文化这个总和的了解、思考和运用,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拥有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在生活、学习和创作中得以思考辨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修养的形成既需要知识的积累也需要人的积极思考探究。然而一个人有文化不是说一定就有文化修养,但有文化修养就一定有文化。提起文化修养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就是文化修养的典范。论语中“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是在说明要学思并举提升文化修养可见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是何等重要。

1.2 文化修养与舞蹈创作的相互作用

文化修养与舞蹈创作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一部舞蹈作品的产生离不开舞蹈编导的创作,舞蹈编导在进行舞蹈创作时不只是单单看他的专业素质更需要自身文化修养作为支撑。文学作品可谓是舞蹈创作的重要支撑跟来源,很多的舞蹈作品都是以文学作品或是历史名人为蓝本编创产生的,例如:《昭君出塞》、《红色娘子军》、《孔子》等等。文学作品主要是依托文字语言来展现出来,读者对文字进行揣摩斟酌以致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产生共鸣或感触。而舞蹈则是流动的艺术是以动作语言为媒介的视觉艺术,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融合则需要考验编导的文化修养。编导拥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在进行创作时可以运用文学的手法建构出编导对文学作品所感悟出的场景,再用舞蹈语汇表达出作品的精神内涵使舞蹈与文学更加贴合。所以在进行舞蹈创作时离不开编导文化修养的支撑。

文化修养不单单是一个点或一个面,它所涵盖的内容很广泛。所以培养良好的文化修养不单单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在舞蹈创作中文化修养可以在进行舞蹈创作的反复推敲、揣摩、修改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甚至升華,也就是量的积累促使质的飞越。在舞蹈创作过程中编导在进行编舞设计作品时会产生一些摩擦,而编导会在这些摩擦的火花一次又一次的产生消失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产生新的感悟跟认识,进而促使他的文化修养得到提升或完善。舞蹈演员在表演一个作品之前需要了解作品的背景情感,之后加入舞蹈语言与音乐舞台情感等与之融汇交通,在此阶段舞蹈演员得到的收获不仅是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他们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新的文化修养拥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所以在进行舞蹈创作中使得文化修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2 以舞剧《孔子》为例分析其作品的文化

中国歌剧舞剧院于2013年推出了一部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孔子》 。舞剧《孔子》是由“序·问”、“乱世”、“绝粮”、“大同”、“仁殇”、“尾声·乐”六部分构成。剧情主要是讲孔子参政进谏,周游列国,危困绝粮,弦歌幽兰,晚年归鲁,修改《诗经》,撰写《春秋》,制礼作乐等情节,以此来展现孔子的至高追求。然而舞剧的导演是孔子的第77代后人孔德辛。她运用自己的文学观和艺术观塑造了孔子“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礼为先、以忠孝为大、以智信为怀、以情义为天”的思想者形象。舞剧《孔子》的舞台大气稳重,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这种现代高科技对舞蹈的舞台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视觉展示,给予观众以强烈的冲击。而且舞剧《孔子》中的演员素质高阵容强大,灯光、舞美大气简洁,音乐旋律细腻协调,造型服装贴合独特,舞段舞句衔和顺畅绵延,这种多种艺术形式的交错,营造了舞剧《孔子》的整体艺术氛围,使舞台大放异彩。舞剧《孔子》在编排上完美地展现了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既有当代艺术的创新又包含了传统艺术之美,既顺应时代的需要又完美地保留了传统美学的精华。而这种民族化和当代化的完美结合的舞剧诞生则是编导孔德辛自身良好文化修养的彰显。

2.1 从音乐方面分析

一双鞋子,人穿上之后合脚了才能沿着路一直走,反之,只能脱下它,即使硬撑着走也不会太远反而会增加自身的痛苦。音乐就好比是那一双鞋子,适合了舞剧的情节,它就会顺着进行甚至会使观众如临其境,反之,就不言而喻了。音乐和舞蹈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交融舞蹈离不开音乐。青年作曲家张渠让舞剧增色不少,他设计的音乐主题,形象鲜明而生动活泼。那是一段五声宫调式音乐,既有开阔的气象,又有深广的气韵,更有崇高的气质。整部舞剧运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在不同的音区则有不同的色调。在以“孔子”为主题的古朴风雅氛围中注入了现代气息和时尚元素,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大胆采用现代音效,寻求了在民族化与个性化之间的平衡和谐。所以这种动听细腻的旋律,变换交替的调式,有序的节律与变化的音型,形成了音乐的动态性与张力感。音乐语言的合理甚至贴合的运用会为舞剧增色不少。舞剧《孔子》的戏剧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与音乐抒情性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完美结合吸引观众眼球使其更加投入欣赏甚至会不自觉的走进舞剧情景之中仿若身临其境。这无疑是对舞剧的某种程度上的赞赏。而这也正是作曲家张渠的文化修养的彰显与验证。

舞蹈是一种动态的流动的艺术,舞蹈的展现需要音乐的铺垫引导。音乐对于舞蹈的情感的抒发具有促进作用,当一部舞蹈作品的音乐适合其主旨意愿、人物表达时演员会更加地投入作品中,情感会在音乐的引导中丰沛的展现,从而促使作品的完美呈现。一部作品的完美呈现必定会带给观众无限的满足感,人不仅是视觉动物还是听觉动物,舞蹈是视觉加听觉的艺术呈现,所以欣赏舞蹈作品不单单是看它的动作,同样,作品的背景音乐也显得十分重要了。例如,从反面来讲,你要创作一个关于草原蒙族人民生活的作品必定要选蒙族特色音乐来烘托他们豪迈粗犷的性格若用鲜族或其他民族的音乐,就是驴唇不对马嘴那这部作品显然会受到质疑甚至批判。从正面讲,一部作品的动作结构等都编排的新颖完美那么倘若背景音乐与作品贴合甚至恰到好处那这可谓锦上添花,这部作品可能就会具有一定的价值或是会受到莫大的赞誉。而这就考验编导的文化修养了。

2.2 从服饰方面分析

在音乐和舞蹈之外,一部舞剧的服饰也显得十分重要。舞剧《孔子》的服饰是既具有高度艺术化又非常时尚,不管从款式到面料,从色彩到质感,都是十分惹眼。女舞者们着长长的曳地宽袖束细腰的舞服而舞可谓清新典雅、神采殊异,既适宜舞蹈又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孔子是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既然要在现代社会用舞蹈的方式表演解读他必定得符合实际。袅袅长袖,纤纤细腰,脚着尖尖的无跟舞鞋的春秋战国舞女形象与舞剧《孔子》中的片段《采薇舞》、《熏香》等中的女舞者服饰似同,而男舞者的服饰也是符合常理的。这不仅要求编导有卓越的专业素质还考验编导的常识涵养从而折射出一个人良好的文化修养。

舞蹈作品的演员服装不适随便漫无目的的穿着设计,舞蹈的服饰有时可能是一部作品背景的时代标志,有时可能是一个人物形象的展现,有时可能是主题情感的表达,这对于视觉艺术的舞蹈来说不可忽视。让观众能更快的投入作品中或是很快的了解这个舞蹈作品的风格或是时代背景往往从服饰入手就显得再好不过了。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看人先看穿着仪表无不在体现服饰的重要性。舞蹈作品服饰运用的好坏更直观的体现出一位编导的品位风格或是编导对作品所处时代背景的象征标志、作品主题人物、主旨情感的把握认知。所以编导的文化修养对于作品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2.3 从动作方面分析

庄严起敬的“执羽”舞,富丽华贵的“熏香”舞,尔虞我诈的“进谏”舞,凄苦悲凉的“绝粮”舞,笃学致知的“颂贤”舞,谨慎献言的“玉人”舞,以及婉约柔弱的“采薇”舞,无不让人目不转睛。这些舞段动作既不失传统的博大精深又不乏现代的新颖别致,开场“执羽”的佾舞的敬拜祭礼的动作不像以往的深沉稳慢,它利落干脆的展现祭礼反而更加的大气庄重。随后的“采薇”舞可谓是全局的一大亮点,女演员的倾身扭腰、曳长袖、拧身出胯等舞姿以及这些舞姿散发出的轻盈飘忽、婉转流畅的感觉看似与《踏歌》宛同但它的动作更多了身体曲线美的体现,其中在袅柔如柳的整体动作中不乏力量的动作从而形成刚柔并济特色。再者还有充满宗教神圣动作狂野大条的傩舞等都让观众大饱眼福。整个舞剧的动作无论是编排结构还是风格特征可谓是独特别致,而这种种都脱不开舞蹈编导的专业素质,脱不开编导的聪思才学。

动作是舞蹈是灵魂,它是思想情感传达的媒介,看一个舞蹈作品主要是欣赏作为舞蹈语言的动作,所以舞蹈动作的编创就显得十分重要。举个例子来讲,编导要编一个胶州秧歌的话首先所要编创的动作要得突出“抻、扭、拧、韧、碾”的特点,而且动作的节奏应该得快,这时作品中的动作就不可能会出现“拧、磨、裹、探、绕、旋”的特点了,不然就会产生海阳秧歌与胶州秧歌傻傻分不清的状态最后只能是一团遭。无论什么作品好的演员都能完美的将动作呈现在舞台上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它是一部好的作品,或许这部作品的编排中会存在着许多原则上的漏洞。所以一个好的舞蹈演员不一定是好的编导,一个好的编导不仅专业素质强他自身的文化修养也要出众这样才可能保证作品的质量,舞蹈重要的是动作,动作的编创是编导的灵感,灵感是文化修养积淀呈现。文化修养对于舞蹈的创作不容小觑。

3 舞剧《孔子》中的文学体现

舞剧《孔子》的产生想必不只是在于展现舞蹈动作,推动舞蹈的发展我想他更深层的意思在于表现孔子的崇高和顶礼膜拜,在于向世人宣扬孔子的精神品质。舞剧主要是《序·问》、《乱世》、《絕粮》、《大同》、《仁殇》、《尾声·乐》等六部分,来讲述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故事从而以六个方面循序渐进的来启发观众对于孔子理想的思考。舞剧刚开始的时候有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它说:“孔子面对着一座又一座的城池,进城与出城,都是理想开始和破灭的起点和终点”。意思是说孔子一生都在宣扬自己的思想精神从不停歇,他游历各国虽然都是身不由己但是他都是始终为了他的理想。舞剧中想要传达的这种孔子身上的虽屡屡不得志但依然坚持的执着精神是值得我们领悟学习的。《孔子》这部舞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文化的担当。在舞剧编排中处处充斥着文化的气息,每一段舞段都在折射给观众一些道理和感悟。舞剧最后《尾声·乐》以孔子弟子齐舞朗诵论语可谓是震撼全场。这一段所表现的是后人会一代一代的将孔子的思想精神传承下去,学习孔子身上的美德传统,从而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而此都是舞剧的文学体现,文化传达。

4 文化修养的欠缺对作品创作的影响

舞剧开场的“执羽”的佾舞似乎有些“舞不对题”,《论语》中“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孔子对于佾舞这种非礼之乐的斥责,显然佾舞的出现则显得不适。“佾”的意思是舞者的队列,佾舞是从舞蹈上表现政治等级的舞蹈即在举行乐舞仪式时,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舞台两侧滚动字幕上显示说“六佾舞用以祭拜诸侯、宰相,八佾舞用以祭拜天子”,将祭拜者变成了祭拜对象,就显得不太准确了。滚动字幕虽说是在帮助观众了解舞剧的含义方向显现自己的文化深度但是它从另一方面更是在说明编导自身的文化不自信。其实,滚动字幕的许多表述显得有些随意、累赘乃至武断。而舞剧的文化担当应当不露声色地蕴藏在孔子的形象塑造与性格刻画中而不是用字幕来表现。其中虽说《采薇舞》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乐舞特征但是出现在舞剧《孔子》中却显得不太合适。因为孔子曾发出“恶郑声之乱雅乐”的感慨,可以看出孔子对率性之乐的抱怨。故此种种可以看出编导的文化修养在舞蹈创作中的缺漏。

编导文化修养的欠缺往往会出现在所要创作的作品之中,比如音乐运用不当、服装穿错了时代又或是动作编排出现两种类型的混淆等问题,这不仅会使作品遭到质疑批评更会造成观众对编导的不信任甚至对于舞蹈的发展产生阻碍。当你要创作类似与《孔子》、《阮玲玉》等关于名人人物的作品时不可避免的要全方位的了解人物本身,把握人物情感思想等稍有疏漏可能就毁了一部可能会成为经典的好作品,再者会使编创者遭受批判、质疑、舆论这不仅对其本身是一种伤害对于整个舞蹈的发展或多或少会产生阴影。所以文化修养对于舞蹈的创作有着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编导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对于自身文化修养展现的质量与分量。

5 结语

舞蹈的发展是以舞蹈创作为基石的,舞蹈编导是舞蹈创作的执行官,舞蹈作品的价值体现在于舞蹈编导文化修养的运用。文化修养对于舞蹈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舞蹈创作要注重编导文化修养的培养跟积淀,良好的文化修养与优秀的专业素质的结合必定会产生令人赞叹不已的优秀舞蹈作品,吸引人们的目光聚焦舞蹈这个被人们遗忘的艺术上,促使人们产生好奇与兴趣投身舞蹈艺术的研究中,推动舞蹈的发展。

一部作品的产生离不开编导,编导与作品就好比“母子”,编导创造作品给予它生命并培养它茁壮成长,而文化修养就好比父母创造的生活、认知学习环境,在良好的氛围下“孩子”会更加健康,更加优秀。所以文化修养对编导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易中天.艺术的特征[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2.

[2]紫茵.贤士之灵圣者之舞——观大型原创舞剧《孔子》[J].艺术评论,2014,(4):58-60.

[3]于平.舞剧《孔子》的文化担当[J].艺术评论,2013,(11):88-91.

猜你喜欢

文化修养舞蹈创作
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类型划分下的创作分析研究
大众舞蹈与舞蹈创作的融合研究
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修养之初探
音乐是文化修养中不可缺少的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音乐中的激趣教学探析
用水产养殖实践促高中生物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