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与摄影技术创新

2019-09-10孙梦雪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24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广播广播电视

孙梦雪

引言:广播电视自身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内容性,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内容。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逐渐发展,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电视节目的质量。但是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性,其自身所具有的固定性特点就能够与新媒体形式进行区别。为了能够满足当前人们实际发展的需求,并在保障广播电视自身影响力的基础上,就需要注重广播电视的创新,从而能够在技术的角度上实现质量提升,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 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技术的创新研究

1.1 分清镜头组接的主次

分清镜头组接的主次也是剪辑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整体性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效果。一般情况下分析来看,镜头的组接主要是按照镜头的先后顺序来完成相应的内容。例如,在部分新闻类媒体节目的实际报道画面中,镜头的组接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并按照事情发展的主次环节来进行镜头部分的组接,结合人物不同的级别来进行连接。这样的剪辑方式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新闻的主题内容,从而能够让观众更加直观的接收到新闻的相关信息内容。

1.2 注重画面的一致性

在广播电视制作的过程中,对画面内容的整体性剪辑也是剪辑技术创新的主要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画面的整体性持续时间进行掌握,以此来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可以结合电视节目的具体内容与实际的表现形式来进行画面内容的剪辑,这样能够保障画面前后具有较好的连贯性与时间上的一致性体现。在此基础上,实现移动镜头的科学性处理,也是结合广播电视节目自身的播放效果与观众实际观看体验进行正确的取舍。移动镜头自身具有较多的表现方式,在利用这些表现手法时,就需要对节目的趣味性和灵活性进行体现,而不是单纯的强调节目自身的艺术性特点。

1.3 演绎法的应用

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剪辑过程中利用演绎法能够对整体节目质量和节目效果的体现产生十分重要的促进效果。其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能够在基本理论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利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进行具体展现,对最终表现结果实现检验,这样能够有效明确其中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和不足,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解决。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人而言,结合部分剪辑理论进行生活实践与应用势必是存在有一定的困难的。为了能够提升节目的整体质量和观众的观影效果,制作人员就需要结合当前时代技术发展与观众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创新与总结。加强节目的创新性体现,并能够从实践研究的角度上不断的总结经验。这样就能够从理论知识的角度来实验演绎法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升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其理论分析与知识应用能力的体现。

2. 广播电视制作中摄影技术的创新措施

2.1 镜头与构图

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拍摄过程中,摄影师需要保障自身镜头与画面的稳定性,因此画面采集中的稳定性就成为了摄影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通过特定的手法来保障拍摄内容的完整性,并保障尽头在推、拉、摇、移的过程中都能够保障自身的平稳性,防止出现画面的抖动,从而给观众带来不良观影体验。若是出现突发性状况使得画面出现晃动,其就会对节目的整体清晰度产生影响,因此对于镜头的设置就是保障画面清晰度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质量的关键。除此之外,促进构图的整体性与完善性也是实现摄影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通过构图技术的创新能够促进画面内容的美观程度,并在增加艺术性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首先来说,拍摄者在开始摄影之前要明确自身的拍摄主题。在节目拍摄的前期,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节目的整体内容和预期的拍摄方向进行重点的掌握,明确拍摄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并从自身拍摄的角度保障内容与重点的统一性。其次,就是要在拍摄的过程中更好的突出自身重点。结合画面的设定、黄金比例的分割以及画面分割的方式来进行拍摄,提升画面的美感,并在符合观众预期观影体验的角度上保障节目拍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最后,拍摄者需要从整体性的角度来把控画面的动静程度。构图的过程中要综合性的掌握事物的动态与静态特点,并在保障对其差异性进行分析的角度上实现动静结合,确保整体构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2 曝光与景别

在广播电视节目摄影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摄影设备的实际光圈大小来对拍摄效果进行合理的调控。但是就当前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来看,摄影设备的光圈大小主要是能够划分为两大类,其一就是自动,其二就是手动调节。具体的应用方式就是结合电视节目的具体环境和实际拍摄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在符合拍摄对象动静程度上进行合理调整。对于手动调整方式而言,其更加适用于对静态画面的整体掌控,并对固定的环境和事物来进行摄影。利用手动调节方式能够对拍摄对象的明暗程度进行相应的曝光。从自动调整的角度分析来看,就是更加适用于动态环境下进行各种条件的切换,这伴随着环境的实际变化而对光圈进行大小的实时性调整,这样拍摄者能够自动对拍摄的主体部分进行跟踪性的曝光。除此之外,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摄影中,对于外部景物内容的识别也能够提升整体摄影技术水平,增强摄影的质量。为此,摄影工作人员自身也需要具备较为完善的景别意识,从而能够随着不同景物的实际變化来进行景物的合理布置,以此来突出拍摄画面的重点内容,增强摄影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2.3 增强趣味性的体现

在当前发展下,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也相应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于电视节目的趣味性和艺术性需求逐渐增加。传统的电视节目拍摄过程更加注重对画面感的整体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就忽视了趣味性节目内容为观众带来的实际感受。为此,在当前这种人们审美意识逐渐提升的现状下,电视节目内容的趣味性也需要获得相应的提升,并促进趣味性与艺术性的双重掌控。为此,拍摄人员就需要结合特定的拍摄手法和拍摄方式来广泛的吸引观众目光,在引发观众观看兴趣的同时,提升拍摄的质量和拍摄的画面感。比如角度的变换、艺术性的镜头来提升画面的趣味性。合理运用镜头的变换、画面的组合这些手段能够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从而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有效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趣味性。

结语:综上所述,剪辑技术与摄影技术一直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还能够提升观众的观看感受与实际的体验效果。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和改良,能够对行业整体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并结合观众实际要求进行总结与创新,并重点表现出节目所要突出表达的观点。这样就能够在有效提升观众审美的同时,促进广播电视的未来发展,为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鹤.浅析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与摄影技术创新[J].包装世界,2019(1):199-199.

[2]马天华.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与摄影技术创新探讨[J].农家参谋,2019,615(07):279.

3]黄国伟.广播电视制作中的剪辑与摄影技术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3):248-249.

[4]张译平.论电视制作中摄影技术的创新及剪辑问题[J].新闻传播,2018,343(22):103-104.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广播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