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2019-09-10李国静
李国静
在全球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大的当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中职教育是面向学生的就业的,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会对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结合时代的特色和中职教育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效益,发挥本课程的价值,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原则。在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作为个体生命发展的独立性,使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独立意识,让学生能够摆脱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完善自我价值。
趣味性原则。中职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探究欲望的年龄阶段,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并且乐趣探索,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和兴趣特点,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使用趣味化的课堂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融入到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中来。
面向全体原则。学生之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的,在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面向全体的教学方案,保障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中获得乐趣与成就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进来。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有效策略
1.适当地扩展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习惯于按照教材或者测试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讲解和教学,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降低学生对本课程的期待,继而降低教学质量,并且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发挥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时代性特点,适当地扩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一些要学习的内容的背景知识,如软件的发明历程、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名人轶事等,通过实施能够引起学生良好情趣的教学策略来营造温馨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应用文化的魅力;再比如,结合计算机应用学科的技术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如现如今很火热的修图技术、3D动漫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通过带领学生探索更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现如今,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了参与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基本素质,而只有开放性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2.加强教学知识与学生职业的联系
中职教育是面向学生的就业的,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根本意义也在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要善于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将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与学生的职业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会从职业的角度思考计算机应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有助于为学生的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了演示文稿的制作以及完善的操作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背景,让学生以“面试”为基础,利用演示文稿制作自己的简历,想一想自己具备哪些优势?哪些优势是自己面试时可以用到的?等等问题,从而让学生思考就业这个问题;再比如,针对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上的学习欲望不强烈的问题,教师应当积极向学生普及office等办公软件的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社会参与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计算机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基本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掌握情况,还应当重视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教学的进展,组织学生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提升教学的效益。
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并引导学生创建兴趣小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和具备相同特征的同学一起展开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再比如,我们可以展开各种开放性的比赛活动,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社会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本文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一番叙述。中职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在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上,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手段,使用科学的原则和策略提升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必备的计算機应用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完善自我,突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