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追问
2019-09-10章国祥
章国祥
摘 要:在教学活动全过程中,课堂追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课堂追问的重要性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因此,本文将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谈一谈应该如何有效开展课堂追问。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追问;教学策略
简单来说,课堂追问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得到学生对于某一信息的反馈之后,针对信息的某一方面,继续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的教学策略。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课堂追问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及时有效的课堂追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对课堂追问环节进行优化与完善,以此来保障教学活动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重視课前追问,聚合学习思路
毋庸置疑,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导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教学内容当中。因此,在课堂导入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然后在活动当中对学生进行追问。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过渡,而且可以聚合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为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一节为例。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我首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知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然后,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我借助实验创设了教学情境,给学生播放了用塑料袋、毛笔、百合花、剪刀模拟人工杂交操作的演示实验。借助这些资料,使学生对这一节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追问:(1)如果是让你用两个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实验,你觉得具体的人工杂交步骤是怎样的?(2)给母本去雄的时机是花蕾期还是开花期?(3)在杂交实验当中,去雄是针对亲本的哪一方进行的操作呢?去雄之后的操作步骤是什么?(4)去雄之后给母本套袋的作用是什么?通过这种追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了由浅入深的思考。同时,结合课前呈现的学习资料,使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答题思路有了初步的聚合。这样一来,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从而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内容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把握追问时机,突破教学难点
在课堂追问中,把握追问时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从本质上来讲,课堂追问融入和贯彻的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也就是说,在学生产生需要之时,就是课堂追问的最佳切入点。而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无疑是最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时候。因此,在正式进行新知识传授时,教师应在教学重难点处利用追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与点拨。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思维。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一节中,孟德尔对全部7对相对性状都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F2的性状分离比都约为3:1,说明这个比值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某种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学生对孟德尔提出的相关假说的理解,我对学生进行了追问:(1)这些遗传因子是怎样存在于体细胞当中的?(2)亲代细胞当中的遗传因子应该如何遗传给子代?(3)如何才能在子二代中得到3:1的分离比?接着,我让各学习小组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我让学生阐述了本小组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我认真听取了学生的回答,对于学生理解不够全面或者是错误的地方,我及时进行了补充和纠正,从而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认知。
三、促进知识整合,强化追问效果
组织实施课堂追问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所以课堂追问的教学手段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当中。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了基本的教学内容之后,应及时对学生进行追问。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从而强化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
同样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为例。在引导学生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我马上进行了课堂追问:(1)在学习了孟德尔提出的几个假说之后,应该怎样解释F2中性状分离比是3:1呢?(2)在以上几点假设当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哪一点呢?最终,在学生在基本理解了所学知识的前提下,通过适时地抛出螺旋式上升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进而提升了课堂追问的实际效果。
总结来说,课堂追问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尽管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这一教学手段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仍然有一些问题是需要教师进一步加以解决的。因此,教师应对课堂追问的理念以及具体应用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通过更加恰当的方式将其应用于教学全过程当中,以此使课堂追问的积极作用有效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华艳.高中生物学课堂追问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6.
[2]张海军.例谈“追问”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3,(5):6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