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9-09-10杨立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杨立

摘 要: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不仅要面对升学压力,还要承受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状况。此外,这个时期的学生他们的心理较为敏感,假如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心理调节能力,而且还能提升学生处理与他人、学习以及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心理教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他们会面临多种多样的问题,其中包括心理问题。而高中生不仅要适应现阶段的生活节奏,还承受高考压力以及身体和心理变化的影响。这无疑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又一挑战。通过对心理课程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心理调节机制,让学生更为自信、勇敢的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多种曲折,提升他们综合素质。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知自己,并培养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限感,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学生可以掌握多种调节自身心理的方法,从而合理的地释放不良的情绪,从而以更为饱满的斗志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高中学习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心理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品格的完善,让学生勇于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以更为豁达或是站在更为长远的角度分析人生之路的小困难和小挫折,拓展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学效果。

二、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心理调节能力差,处于两极化的状态

与初中生具有明显不同的是,高中生在处在青春期的末端,他们的内心较为封闭,不喜欢和外界进行交流,他们更喜欢进行深度思考。学生性格相对孤立,因而他们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常常处于两极化的心理状态,即要么会受相关因素的影响,而热情高涨;要么会受相关事情的打击,而触头丧气,一蹶不振。除此之外,大部分高中生喜欢吸引别人的关注,甚至是欣赏,因而他们存在较强的自尊心。

(二)高中生渴望独立,却又无能为力

大部分的高中生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并认为已经具备与自我管理能力。因而他们会有意识地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甚至是非常反感父母的管教。加之,有些父母由于年级较大,他们喜爱唠叨,更加加剧与高中生之间的矛盾。但是,在一段时间过后,高中生又会因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以及缺乏经济来源,从而进一步依赖父母。这也显示出高中生的心理未成熟。

三、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合理的方式,处理两级化的心理

大部分的高中生因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因而常常处于或喜或悲的情绪中,这种情绪不仅不利于心理的健康成长,更会对他们的人际关系以及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惑。基于以上情况,心理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增强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第一,正确认知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既有自身的特性,又有人类所具有的的共性。高中心理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比如,进行心理测试,或是与学生进行高效地交流,让学生更为全面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针对自身的优势,积极地发扬,针对自身的劣势,合理地调节,提升自我的认知能力。第二,正确看待挫折。高中心理教师常常对学生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挫折和失败。有些问题虽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但是一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我们应具备勇于面对的勇气,并积极地想各种方法予以解决,而不是整天垂头丧气,坐以待毙。”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即引导学生思考:“漫漫人生路,我们眼前的挫折,不过是人生路中的一个小石子,假如我们全身心,沉溺于小石子中,只会出现只见石子,不见高山的状况,因而我们应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教师通过真诚地交流,让学生正确的看待自己,科学地看待挫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容易让学生更为客观地看待自己,正确地看待挫折,提升学生心理调节的能力。

(二)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渴望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他们并不具备较强的独立能力。针对这种情况,高中心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肯定学生獨立意识,又要从客观的角度帮助学生分析,与父母关系相处的问题,从而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渴望具有较强的独立心理,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从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真正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理解父母,关爱父母,体贴父母。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遇到事情时,可以有自己的主见,但是应与父母进行真诚地沟通,从而真正了解父母的所思所想,并在此过程中,认知自己思维的不足,从而完善自身的思维,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总而言之,高中心理教师认为高中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既是学生成长的必经阶段,也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增强的必要手段之一。高中教师既要肯定学生的心理,从而获得高中生的心理认同,进而获得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杂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吕安琪.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

[2]游忠新.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改善对策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

猜你喜欢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