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

2019-09-10吴仁秀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自主性初中历史教学

吴仁秀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自主创新越来也多地出现在人们眼前,给人们提出了新的理念,也促使人们在人才培养上进行了变革,更加注重人才的自主性和实践性。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开始立足学生全面培养,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本文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进行探究,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课堂存在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通过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问题、课堂合作,帮助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生;自主性

历史是一门研究过去,警醒未来的学科,学生学习历史可以建立系统的历史观,形成正确的判断,懂得如何铭记历史,改变未来的生活。教师培养学生的历史自主性,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适宜自己的学习经验。但是,我国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教师对自主性培养的认识还不够,尚需要继续探索。接下来,本文就立足初中历史,谈一谈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一、立足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生活,是人们开展一切活动的立足之地,对于学生而言,只有站在生活的平台上,才能够真正理解知识,懂得知识的用武之地。教师在教学中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使学生建立生活意识,让学生自觉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生活元素时,没能立足学生,导致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历史教师在开展生活教学时,要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例如,在学习“近代科学与文化”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近代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能够说出主要的作品和人物,培养学生的探究感,在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不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这些资源来了解近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学生观看阅读资料后,了解了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的主要表现,看到了近代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接着,笔者让学生围绕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能够积极表达自己,培养学生对科技文化的推崇。学生立足自己喜爱的人物,分享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了解了更多关于他们的故事。这样,笔者通过立足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看到了更多的科技与文化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立足教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意识

人们自出生以来,产生了无数的问题,这些问题推动着人们前进,使人们对知识进行了摸索和思考,让学生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步伐对知识进行思考和理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引领学生前进,让学生发散思维。但是,部分教师在使用问题教学时,对问题的有效性没有提高警惕,使得问题出现了反复、冗杂的现象,让学生产生了反感。因此,历史教师在为学生设置教学问题时,要提高问题的效率,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思考,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例如,在学习“早期殖民掠夺”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的殖民活动,学习欧洲殖民国家殖民掠夺所造成的影响,知道荷、法、英殖民争霸的过程,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问题:“什么是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有哪些?他们为什么要进行殖民掠夺?分别侵占了哪些殖民地?给殖民地带去了什么?你怎样看待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学生拿到问题后,与周围学生进行了讨论,对课本进行了仔细阅读,了解了荷、法、英殖民侵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殖民侵略的主要原因,知道了新航路开辟后,导致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成了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而西班牙则在美洲拥有了广泛的殖民地,这些都导致了殖民地人民悲惨的生活,顺利找出了问题的答案。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设置问题,使学生对课本进行了细致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

三、立足课堂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合作,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不仅是因为全球化的推动,还因为人们在合作中找到了更加有效的措施。人们发現合作能够产生1+1>2的作用,集中力量可以更加迅速地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就是为了使学生集思广益,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认识。但是,部分教师在使用课堂合作时,没能将学生摆在课堂主体的位置,造成学生只能跟随教师进行合作,不能超出教师划定的范围,教学只剩下合作的形式。因此,历史教师在合作教学中要加以避免,增加学生的参与,使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学习“《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掌握《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签订的意义,让学生从中获得强国的意识,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组,组织学生模拟协约签订的场面,让学生在场景中获得历史的沉重感。学生为了更好地表演,对课本内容进行了研读,研究了《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知道了它们存在的影响。带着这样的认知,学生对表演的语言和动作进行了设计,完成了表演的前奏工作。在表演中,学生各显神通,通过沟通交流,展示了签约的场景及签约背后隐藏的历史知识,增加了课堂的真实感,获得了新的学习启示,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合作,让学生拥有了自主探究的机会,促使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意识。

总之,本文通过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问题、课堂合作,使学生获得了自主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够为历史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崔建标.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学周刊,2019(28):101.

[2]黄劲涛. 核心素养下历史教师胜任力提升策略的研究[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3.

猜你喜欢

自主性初中历史教学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