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汉语源流知识运用研究
2019-09-10周霏
周霏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但因其晦涩难懂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我们试以《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重点文言词的讲解为例,在趣味性原则基础上,把汉语源流知识贯穿其中,以改变教师拘泥于现代字形讲解古汉语词义的尴尬局面。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汉语源流知识;《陈太丘与友期行》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通过阅读经典文言文篇目,我们不仅能够学习精美的语言、骈散结合的句式,而且能够感受文学家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情怀,更能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文言文是初中教学中的重点。把汉语源流知识引入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做好铺垫,补充古汉语知识
学生每天都在接触汉字,但对于汉字可能并不了解,把汉语源流知识运用文言文教学之前,我们要让学生先认识汉字,要让学生知道汉字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了满足交际需要而产生的”,汉字形体是不断演变的,和我们一样是生长发展的,它是由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小篆的古文字阶段发展为以隶书和楷书为代表的今文字阶段,汉字的书写不断简化,字形不断定型化,结构不断形声化;要让学生知道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是按照词的意义去构造形体,字形和词义是相关联的,如“江、河、湖、海”等字偏旁为“氵”,我们称之为“三点水”,像河流的样子,因此以“氵”为偏旁的字多和水有关;要让学生知道传统的汉字分析方法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种为造字之法,所谓“象形”即“按照事物的形状,把事物的形体轮廓和突出特征描画下来”,如“日”甲骨文为,就是把太阳的样子画下来;所谓“指事”即用“抽象符号或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指示性笔画来构造汉字”,如“上下”甲骨文为,曲线是基准,短线指出意义,短线在上则为上,短线在下则为下;所谓“会意”即“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现有的字构造新形,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体现新义”,如“信”的小篆形体为,是由“人”的意义和“言”即说话的意义会合而成的,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为“真心诚意”;所谓“形声”即“表示意义的部分和表示读音的部分合在一起构成新形来表示词义”,如“江”的小篆为,左邊表示意义与水有关,右边表示声音。
二、明确适用范围,不做过度讲解
宋代朱嘉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此我们在讲解重点字词词义时,应避免讲解过多枯燥的汉字学知识,可以灵活使用实物、图片、PPT等直观教具,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下我们以《陈太丘与友期行》为例具体来谈一谈汉语源流知识的运用。
(一)运用汉语源流知识解释重点词词义
在解释文言文重点词义的时候,我们可以出示该字的字形演变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言文重点词词义,以“至”为例。“至”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为“到达”义,在讲解“至”的词义时我们可以先指出“至”甲骨文字形,并告诉学生“至”是象形字,从一,一指代地面,一上的形状像一只鸟,上面是尾巴,下面是头,“至”的字形就像一只鸟从天空飞向地面的样子,所以“至”的本义为“到来、到达”。我们还可以在ppt中插入鸟飞向地面的动图来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理解记忆。
(二)运用汉语源流知识解释用“同”注释的文言文词语
初中语文教材中,用“同”注释的词语两者之间可能是古今字关系、异体字关系、通假字关系,关系比较混乱,我们在教学中不必加以严格区分,只要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字之间的联系即可,我们以《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不同否”为例。在说解“不”同“否”时,我们可以分别出示“不”的小篆字形为,“否”的小篆字为,以说明两者在字形上有一定联系。此外我们还应指出“不”“否”在意义上也有联系,“否”就是“不”,表示“不是这样”。这样我们就能从形、义两方面看来帮助学生理解“同”这个术语。
(三)运用汉语源流知识解释古今异义词
汉语词义是不断丰富,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发展变化,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在讲解古今异义词时我们可以运用汉语源流知识,我们以《陈太丘与友期行》中“舍”为例。“舍”课下注解为“舍弃”,同时在“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中还出现了“舍弟、舍妹”“寒舍”,所以理解“舍”的词义十分重要。讲解时我们可以指出“舍”的金文字形为,上面像木头构造房屋的样子,下面像地基,是在台基上建造的高级房屋的样子,所以“舍”的本义为“客舍”,后来泛指一般的房屋、住所,“寒舍”由此义而来。因为房屋一般和家人一起居住,所以引申出“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也就是文中谦辞“舍弟、舍妹”意义的来源。又因为房屋是人们停止活动用来休息的地方,也就舍弃了做其他事情,因此又有了“舍弃”义。我们可以插入“舍”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清“舍”字各词义间的关系。
三、多向联系,注重积累
汉字是表义体系的文字,我们要注意多向联系来积累重点文言词义,要从一个字系联起一批字,我们以《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顾”为例。“顾”为“回头看”,我们可以指出“顾”小篆为,从页雇声,本义就为“回头看”。通过“顾”我们可以让学生认识“页”,知道“页”小篆为,上面是“首”,下面是“人”,为“头”的本字,知道从页的字都和头有关,从而通过“顾”帮助积累一批从页的字的词义,如“颔”本义为下巴颏,“颁”本义为大头,“颠”本义为“头顶”,“题”本义为额头,“颀”本义头俊美,“颊”本义为面颊,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部分等。
综上所述,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作好铺垫,让学生认识、了解汉字及其适用范围,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点词词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汉语词义发展过程是复杂的,我们要优化教学方法,在必要的时候运用思维导图理清词义关系,将汉语源流知识引入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邹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04).
[2]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