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

2019-09-10陈水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26期
关键词:意境教学策略

陈水莲

【摘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便是古诗词的意境美。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审美能力,懂得欣赏诗词中的意境,是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重中之重。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入境生情,让学生在唯美、深远的诗词中形成人生观,体验意境,是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

古诗词美不可言,是中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诗言志,词言情”,古诗词中诗人们通过凝炼、生动、优美的语言抒情言志,既是表达诗人的个人情怀,更是表现诗人的修为、素养和志向抱负。因此,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殿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康的人格情操、远大志向的有效途径。

一、古诗词意境的重要性

袁行霈先生说过:“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产生共鸣、相互交融,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也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如此可见,意境是意相融,情相生,意与境相融相生,缺一不可。要先有“境”,无论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想象虚构的,诗人通过物、景、事、人等物象产生诗词中的“境”。有“境”,还得有“意”,“意”是诗人的主观情意,通过“境”中的物象,结合内心的感受而产生的情感,所谓“触景生情”,往往就是这么来的。诗人多感物,诗人也最多情。世间万事万物在诗人眼里都是一首诗,或抒情或言志,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怀及志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2年)指出,“读诗词,体验意境,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情感,可以陶冶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可见,通过学习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向。

二、通过情境创设,感受古诗词的唯美意境

意境是抽象的,需要用心去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有时候“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在教学小学语文古诗词中,如何让学生通过诗词去感受诗人的情怀,体验意境之美,笔者认为,情境创设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课堂的口头讲授,通过情景再现、身入其境,让场景生动化,诗词情景化,从而让学生有所见、有所感,进而得到意境的体会,对诗词的理解,达成古诗词教学的目的。

1.通过情境创设,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近些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通过利用教室(或其他教学场所)的场景布置,加以教学内容的编排,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走进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体,以此产生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直观的印象,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有效教学方式。

在古诗词教学时,笔者尝试通过情境创设来达到学生对意境的体验。如,在教学白朴的《天净沙·秋》时,笔者先是与学生一起寻找关于“孤村、落日、残霞、老树、流水、黄花”等物象的圖片,让学生先从图片中初步了解这些物象,让他们说出看到这些物象时自己是怎样的感受,然后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一句一句地通过物象引入诗人的诗词,带动学生去感受诗人当时的情感。如此,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小令的内容,感受诗人的归隐之心难以实现的孤寂情怀。

2.抓诗词之眼,入意境之门

诗词有眼,生情有门。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掌握诗词的语言,抓住诗词的“眼”,从而开启意境之门。咀嚼字词,理解意境。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惜”是点睛之笔,诗的眼。“无声”的泉眼,无情的流水,却让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是“泉眼”因着爱惜,才让流水无声地慢慢地流。如此,诗人将读者引入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境地,自然柔和,一派初夏风光迎面而来,让人如身临其境,感受诗人当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笔者引导学生抓住这个“惜”字,去打开诗中的意境之门,捕捉诗人的情怀,进而在“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的“爱”字中感受生命的美好,通过小荷的“尖尖角”,“立上头”的“蜻蜓”,让学生展开想象,去感受生动逼真、如诗如画的情境。

3.二次创作,体会意境

让学生作小诗人,通过换词,进行古诗词的二次创作,进行对比,来体会诗词的意境。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的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时,笔者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诗中的“出”字用另一个来代替,进行二次创作。有的学生换上了“来”,有的换上了“望”,还有的用“远”,在换词过程中,无言而喻,一读就读出不同的味道来了,哪一个字都不如“出”有神、有韵,“出”字不但生动地表现出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那独特的姿态,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在行舟时的喜悦。这样,学生也就更能体会此诗的意境。通过二次创作,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生字的本义和引申义,更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体会古诗词的语言之美,进而感受意境之美。

三、诗意课堂,心境契合

1.创建诗意课堂

诗是灵动的,读诗能使人怡情,也让人聪慧。因为诗的世界是美好的,意境是活跃的,情感是真挚的。没有真情实感,是写不出好诗的。情真意切,正是古诗词成为经典,迄今无法突破和超越的原因之一。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中,“更尽”一词说明俩人酒已喝过不少了,却还要“劝君更尽”,道尽临别之际那难以言表的离情愁绪。引导学生走进诗中的情境,让情与景结合,心与境契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感受“更尽一杯酒”的惆怅与惜别,如此学生的情感体验才是灵动的。

2.把握好三个层面

一是文字层面,从字面上理解;二是文学层面,从内容上赏析;三是文化层面,从意境中感受。古诗文教学,从认知到赏析再到感悟,是一个整体过程。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认识每一个生字,字字落实,然后翻译成现代文,理解内容,再抓住“鸟啼声、风雨声、落花”意象,体会诗中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怀。又如,在古诗词中,“月”是诗人们常用的一个意象,如“月是故乡明”“窗前明月光”“春江花月夜”……诗人通过“月”或思念家乡或缅怀故人或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从意象到内涵,这便具有了文学意义,而不仅停留在字面。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以第三个层面为核心,突破文学教育的框框,从应试教育深华至核心素养教育,古诗词教学不失为一个有益窗口。

泱泱诗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性情。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全民重视传统文化,从国家到百姓,从课堂到生活,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文化渗透无处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而古诗词这颗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也被得到空前重视,各学段都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如,推荐背诵120篇(首)优秀诗文中,古诗词部分就占了104首。因此,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情操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用心地上好每一节古诗词课,让学生喜欢上古诗词、爱上古诗词,让这颗明珠代代生辉。

猜你喜欢

意境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春色满园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