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好科学,走进物质世界

2019-09-10薛彬

教育家 2019年26期
关键词:温度计红糖小明

薛彬

物质世界丰富多彩,小学科学所涉及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以及能量的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培养其探究精神、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那么,该如何提高小学科学“物质世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情境,让问题来源于生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积累许多知识和经验。小学科学课程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激活。

比如,在讲授《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一课时,我以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导入:“周末,小明帮妈妈去买红糖,回来后却发现红糖里有许多沙粒,该怎么办?小明突然想到,既然脏衣服放在水里就能洗干净,红糖是不是也可以?”接着,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明能把红糖洗干净吗?”大多数学生认为洗不干净,因为生活中大家都有喝糖水的经历,红糖放入水中很快便会溶解。“真的会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吗?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学生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

提供材料,纠正错误认知

科学课围绕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对于一些问题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猜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轻易否定这些猜想,而要提供与猜想相反的材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纠正错误认知。

如在学习《蜡》一课时,学生普遍认为蜡烛之所以能够燃烧是因为中间的蜡芯在燃烧。于是,在授课时,我让学生给金属勺内一块没有蜡芯的蜡块加热。在此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看到:随着温度的升高,固态的蜡块变成液态的蜡油,接着,蜡油上方开始燃烧。慢慢地,蜡油不见了。蜡油上方在燃烧的物质,就是蜡蒸汽,蜡燃烧的实质是蜡蒸汽在燃烧。如此一来,学生错误的认识得以纠正。

正确处理课堂中的“意外”

在科学课上,无论你设计的实验多么完美,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小意外出现。而这些小意外,往往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大作用。

在讲授《学做科学(二)》“认识温度”一课时,我疏忽大意,给了学生一个坏的温度计,里面的红色液柱已经断开,温度计顶端、底端各一段,从而导致学生测量的热水和温水的温度都是-2℃(读取温度计下液柱),而凉水的温度是94℃(讀取温度计上液柱)。但也正是这次意外,使学生认识到了使用温度计前检查工作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变化莫测。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有捕捉“意外”的意识,及时对课程内容做出合理的调整。

科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学生的反思、教师的追问、学生的质疑、实践活动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去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温度计红糖小明
自制温度计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红糖跟白糖相比,好在哪儿?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做不到
做不到
痛经就喝红糖姜水?
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红糖水真的能补血吗?
男人也应吃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