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走进中学体育课堂
2019-09-10荚如
荚如
摘要:中华古诗词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沉淀,已成为传统文化之瑰宝。细读之后,笔者发现其中不少内容与体育相关且初具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雏形。这些古诗词所描述的内容不仅解释了体育项目的形成和进化,更能让人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古代诗歌中所描写的体育项目可作为学习素材引入中学体育课堂。
关键词:高中体育 古代诗词 体育项目
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无论哲学、科技还是文学、体育,内容都极其丰富。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华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价值。翻阅各种古代诗歌集,你总会发现几首描写体育的诗歌,它们别致而清雅,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点缀在浩如烟海的诗词典籍当中,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古代体育生机勃勃的景象,也见证了东方体育对世界体育发展的巨大影响。
当代的中学生应该了解中华民族这些优秀的体育文化,并且应该走近它们、欣赏它们。作为一名当代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义务、有责任,将古代体育诗词引入到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古代体育优秀的文化遗存。
很多人以为,体育是西风东渐的结果。其实我国早在先秦时期,教育大家们就已经提出了培养“六艺”的教育思想。什么是“六艺”呢?它们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这里面便包含了两个体育项目“射、御”;孔子很主张弟子“六艺”兼修,练习射、御之术。直到今天,射箭还是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而驾驭比赛的马车已被汽车所替代,汽车拉力赛比比皆是。
一、古诗词中的体育
1.蹴鞠
“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
这首诗叫《宫词》,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王建。在诗中,作者描述了唐朝宫廷清早一幕:在天蒙蒙亮的大唐宫昭阳殿前,一群美女已经早早来到了枝繁叶茂的树下,她们没有来得及洗掉脸上的隔夜残妆,便匆匆集合在一起。原来,这些美女都是擅长蹴鞠的选手,这里即将举行一场有奖蹴鞠比赛。
蹴鞠在我国由来已久,司马迁所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当中便已有了记载。施耐庵的《水浒传》当中,开首便描写了一个叫高俅的人,他是一个地道的市井无赖,偏偏蹴鞠技术了得,凭着“踢得一脚好气球”发达,最终做了太尉。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宫廷之所好者,民间必定会普及,正所谓上行下效。蒲松龄的文言小说《促织》中说“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蹴鞠运动在民间蓬勃开展起来的原因了。宋代诗人陆游有诗《晚春感事·四》,他这样写道: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
蹴鞠这项运动一直绵延至清代中叶,才被现代足球所取代,而作为“蹴鞠之遗事”的踢毽子运动(宋高承《事物纪原》),直到今天还被群众所喜爱。
2.角抵
众所周知的小说《鹿鼎记》的主角韦小宝,他因和喜欢角抵的康熙皇帝打得不可开交而深受其宠。韦小宝是虚构人物,其原型叫蒙万赢。北宋调露子《角力记》中是这样记载蒙万赢的:蒙万赢咸通年间被选入宫廷,专职工作就是陪着唐僖宗玩耍。蒙万赢可谓是一个“体育”多面手,无论蹴鞠、弹鸟,还是拳毯、步打,他都能得心应手。十四五岁时,他又加入了相扑朋队伍,专门练习角抵,并且以身体灵敏、出手速度快而闻名于当时。
不要以为古代女子都是窝在家里,一个个病恹恹,其实不是这样。在宋朝,女子角抵相当流行。例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作:“广场妙戏斗程材,才得天颜一笑开。角抵罢时还摆宴,卷班出殿戴花回。”
3.翘关
“翘”者“举”也,举什么呢?举“关”。“关”指的是过去城门的巨大门闩。翘关就是用一只手握住门闩一头,然后把这根数丈长的大木头举起,难度非常之大,非一般人能为之。春秋时期的士大夫阶层多是既能文又能武的全才。比如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他在公元前563年随诸侯国联军征战于阳城,战斗开始后,敌方打算落下城门“包饺子”,叔梁纥见势不妙,冲到城下以双手托举起城门,才使联军顺利撤出阳城。我们熟悉的孔圣人,也是文武兼修。《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等书中都有记载:“孔子之劲,能招(通翘)国门之关。”可见孔子和其父一样孔武有力。
楚霸王项羽,更是如雷贯耳的人物。他是一个英雄,也是一名举重高手。霸王举鼎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他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4.游泳
《詩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诗经·谷风》是这样写的:“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其意为:在水深的地方,你要乘坐竹筏子和小木船过河。遇到水浅的地方,你就下水游着过去吧。可见那时游泳已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唐人李益的《江南曲》,更是把游泳健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进行了诠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弄潮儿,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游泳高手。凶险的钱塘江大潮给喜欢挑战极限的“弄潮儿”提供了很好的表演舞台。
宋人潘阆在《酒泉子·长忆观潮》里写道:“吴儿善泅者数百,手持十幅大彩旗,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这是多么高超的游泳技术,又是多么大无畏的挑战精神,真无愧高手称号!连一些文人看了他们表演后,为之惊心,为之久久难忘。
5.秋千
荡秋千是深受老百姓尤其是古代女子喜爱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清明节前后,天气不冷不热,正是荡秋千的最佳时节,后来渐渐演变成了清明活动的一种。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唐代人们把荡秋千戏称为“半仙戏”,《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这段记载:天宝年间,每到寒食节来临之际,宫廷里就会竖起一座座的秋千架。大摆筵席的时候,就让宫娥嫔妃荡起秋千助兴。现在人常说“你咋不上天呢”,其实荡秋千真的可以上天。
二、让古诗词中的传统体育文化走进中学体育课堂
高勇在《树立民族传统体育的新观念及应遵循的原则》一文中指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仅汉民族传统体育就有301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共676项。由于受西方现代体育的挤压,以及我国体育发展施行的举国体制影响,我国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有些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和自行消失”。学校体育讲求“三位一体”,即教育、健身、文化。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其职责不单是强健学生体魄,更是提升在校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无论祖先留下的优秀诗词,还是自古传承下来的体育项目,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只有让学生更多接触传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才能使之发扬光大。
有着多元功能的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肩负起传承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在中学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用和挖掘,将诗歌中的体育项目及其蘊含的传统文化应用到课堂上。例如,在足球、武术、投掷等项目教学中,将相关古诗词作为课堂导入内容,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还可以在学校体育节或者运动会中,设置传统体育项目展演及比赛,让同学们穿上传统服装参加如舞狮、蹴鞠、跳竹竿、斗鸡、投壶、角力等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对中国古代体育诗词的鉴赏,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通过诗歌传递出美的信息,引
新课改和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置于突出地位,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负责传播知识和技能,要积极引领学生走进中华文化的神圣殿堂,在体育诗词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同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这也是笔者对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做的一个大胆尝试和探索,让学生从体育课堂的学习中获得能力的提升,为其之后更好的人生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汪金友.中国古代的体育诗词[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30).
[2]项红军等.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9).
[3]郭蓓.古代诗词中的离情别绪[J].诗词教育(下),2011(7).
[4]高勇.树立民族传统体育的新观念及应遵循的原则[J].甘肃科技纵横,2004,33(6).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