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岗位伤病预防的体育教学

2019-09-10关鹏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6期
关键词:防治体育教学

关鹏

摘要: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完善,能切实发挥出改善身体素质、身心素质与适应岗位能力的作用,对岗位伤病的预防有着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及安全意识隐患,不断提高体能技能训练,应对社会岗位各种压力,还需从教学目标入手。体育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应岗位易产生的损伤,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训练,从而提高伤病损伤抵御能力。

关键词:岗位伤病;防治;体育教学

大部分的伤病与岗位环境以及缺少运动等因素有关联,未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性,在吃身体的老本,身心素质逐日降低,伤病的发生率也随之而来。学校是向社会岗位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要的培训基地,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心素质的优势,是其不能相提并论的,但如何提高岗位工作后伤病的能力,只能是体育锻炼;为此,优化学校体育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体育教学目标

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出发点就是身体的健康,主要突出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锻炼身体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训练习惯。二是增强运动知识点的学习及健康相关技能。三是具备良好身心素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四是具备个人运动能力并能改善群体人员健康,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五是保持乐观积极和向上的生活态度,发扬体育者奋发图强的精神。我们考虑到学生的职业性质与岗位环境状况,将终身体育运动,与健康向上的指导思想,贯穿在体育课程体系中,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习惯,以适应工作对体育活动的需要。对此,体育教学应当重点实现两点教学目标;一是提高体育兴趣与终身体育意识,二是体育技能传授,使其具备体育活动能力[1] 。

二、课程体育开发

(一)运动训练专业内容

针对于社会岗位的不同,如教师、工人、工程师等从业不同岗位的需求,要具有耐力素质、身体协调性、下肢力量素质、柔韧素质、速度素质等,易患静脉曲张等职业伤病。主要课程为走、跑、钻、跳、跃、实心球、前后翻滚、手倒立、爬绳爬杆、杠铃练习等内容。坐姿操作类岗位,如电脑、驾驶员、控制台操控员等,从业关键素质,要求具有手指协调性、触觉敏感性、集中注意力、反应能力、平衡力、上肢静力性耐力等。易患肩颈腰椎病变等职业伤病。主要课程为篮球、排球、足球、体操、跳绳、俯卧撑、体育游戏等内容。流动变姿类岗位,如旅游的解说员、建筑工地的工人、营销销售人员等,从业关键素质,要求耐久力、腰腿力量。易患膝盖等职业伤病。主要课程为游戏类、形体类、速度耐力、力量素质等内容。工厂操作类岗位,要求具有上下肢力量、腰腹核心力量,以及反应数度等素质,易患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伤病,主要课程为攀爬、力量、球类、心里行为训练等内容。设置多种多样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喜好与兴趣出发,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平时展开,以此开展专职体能训练。

(二)健康理论教学体系

针对于岗位不同危害因素,应开设了健康理论课程内容,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及时的治疗,简单的包扎及处理,心脏复苏方法。要求具备专业的人员讲解及指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加强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针对无规律性生活,易引起耳鸣头晕等神经衰弱症状,继而引心脏、心脑血管系统类疾病,需注重身体调养,加强休息与清淡的饮食调节。针对于现在空气的污染及雾霾的扩展,易引起生理功能障碍,以及呼吸道疾病,在雾霾天气需减少体育锻炼避免接触污染的天气。针对于各种职业危害因素,饮食调节与体育锻炼都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加强修生养息、运动管理、营养保健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运动健康知识掌握,以及预防伤病的基本能力。

(三)安全防范教育课

为了防止各岗位伤病的出现,需定期展开安全教育讲座,让学生明确岗位危险因素及其危害,明确自己行为的后果。加强身心素质安全教育,以及公共事件安全教育,以及岗位伤病防治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引导学生养成自我保护、锻炼、预防的习惯与意识,进一步强化身心素质,减少职业病率[2] 。

三、教学优化方法

根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应当加强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室内教学以多媒体教学、实例分析、阶段性教学、讨论试教学等教学方法为主。课外活动可以俱乐部形式、球类协会等形式有效开展,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尤其是户外体育训练,应当加强安全措施与指导,实现课上与课下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特长,提高学生锻炼的良好习惯。

四、总结

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应当以服務学生为宗旨岗位导向的办学方针,注重学生知识点的培养与教授,同时更要注重岗位需要身心素质、意志品质、团队协作培养。为预防岗位伤病,还需加强体育课程设置,与现实岗位、健康的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发挥体育教学,对学校人才培养、提高岗位就业率,以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优势的服务与促进作用,带动预防保健意识与预防岗位病的能力增强。

参考文献:

[1] 金玮.微课教学在高职体育“运动损伤救护”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7):120-121.

[2] 宋义忠.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7):176

(作者单位:士官学校军事体育教研室)

猜你喜欢

防治体育教学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