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2019-09-10黄伟雄谢震磊林子尧

青年生活 2019年26期
关键词:朱自清特点散文

黄伟雄 谢震磊 林子尧

摘要:朱自清先生在我国现代文学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是一位较为著名的作家,他的写作范围主要涉猎于散文、诗歌等。他的一生留下的作品不算很多,但是翻开他给我们留下的文学硕果,我们会发觉其中有许多朗朗上口的篇章,如《背影》、《踪迹》等。其中他的散文作品尤为突出,其散文风格淳朴,笔法清新细腻,文字中包含着感情,每篇散文都透着无尽的灵气。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

一、朱自清散文的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特点

(一)文字富有色彩感

朱自清散文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语言具有色彩感是其突出的特点。以其著名的散文名篇《绿》为例,朱自清在文中写了游仙岩梅雨潭的所见所闻,梅雨潭是一个风景十分美丽的地方,朱自清并没有说哪里的景多么的美丽,而是在颜色上花了很多的笔墨,他的笔下的文字紧紧围绕一个“绿”字,反复咏叹,最终成就了一篇美文。有人说,朱自清的《绿》写的非常成功,甚至可以和我们中国古代的散文名篇《小石潭记》来媲美,“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对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种至高赞誉。

(二)文字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选为小学生教材的散文,由此可见其艺术魅力。不少人在自己成年后,谈起这篇文章,仍是记忆犹新。其中一些“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等叠词得使用,让文章具有了节奏感和韵律美,有人统计,这样的叠词有26个。“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是……还有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这样的散文读起来,就像场一首歌,极具节奏感。

朱自清的散文还十分注意押韵的使用。在描写梅雨潭的时候,朱自清这样写道:“我若能裁你以为带, 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我若能挹你以为眼, 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在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时候,朱自清亦不忘记将自己的文学功底展示,他以排比的手法,将自己隐藏在内心的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读起来也像诗歌一样朗朗上口。

二、朱自清的散文如诗写出了情致

(一)叙事真切

朱自清的散文如诗般的情致首先是其叙述真切。例如 《匆匆》一文,就是一篇优美散文诗。“时间” 这一概念,被朱自清写的无孔不入,而且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到它“逃去如飞” ,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在我们“洗手的时候”在“默默时”当我们“伸出手挽留时”…… 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他说的都是十分真切,因为时间的确不可逆性,这是客观事实。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朱自清自言:“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作者于叹息之中包含着不甘虚度年华之情,我们从中似乎看到了时间。有学者这样评价,朱自清的文,如其人,朴素中透着风华,于忠厚中又透露着一些幽默,平淡中却又蕴含着不平淡。

(二)感情真挚

朱自清散文另外让人感动的是其中的真挚的情感。《背影》一文也正是因为其中包含的真挚的情感而成为现代抒情散文的经典之作。《背影》 的故事十分的简单,写的是很多年前自己上学的时候,父亲在火车站送他的经过。篇幅不长,但是读者对其中的场景仍是过目不忘,因为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生活中可能无数次都在发生,所以我们很能与朱自清先生产生情感的共鸣。父亲亲自来送“我”去车站,并与我道别,这一切的描述都看似简单,是一个寻常父亲做得事情,但是能够将这种情感写下来的又有几位呢?在这篇散文里,父亲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在牵动作者感情,在作者平静的心灵激起波纹。父亲的“背影”在父子分手后便“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也找不着了”。 这代表一种失落和惆怅,作品最后还简述了父亲别后的眷恋之情。

三、朱自清散文的总体风格特点

(一)情景交融的诗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是情景交融的,在深长的诗意中描写,情感融合于其中。如在他的《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这一篇从篇名上看就比较特殊的的散文里面,就很明显的体现了这种情景交融的事宜美。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是之前的文人创作留下来的一首词,但是到了朱自清先生这里,他改变了这个词的题材,用散文的形式描写了一副画的内容。诗歌由于篇幅的原因,读者只能大概了解到月朦胧的意境,但是读完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我们仿佛跟着他一起站在马孟容君所画的一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前面,跟他一起月的纯净、叶的错落、花的盛开。我们还可以更加明白什么事鸟朦胧,原来这是描写两只八哥,他们背对着月光,所以看起来是那么地朦胧、虚幻。

另外还有《荷塘月色》中,正如后人诗云:荷塘月色明。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诗香远,文章百代金。这些篇目里,都融合了诗情画意,让人回味无穷。

(二)深邃幽远的意境美

关于意境,是一个在文学史上频繁出现的字眼。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主要是指得是使用意象,将接受者(读者、观众)等送到仿佛存在的另外一个时空里面。这个意境仿佛是虚幻的,但是却又像是存在的,而且这个意境的营造有的时候却又给人以强烈的动态美。意境在表达上可以说是一个登峰造极的艺术,所以不少文学家、艺术家在创造作品的时候,都尝试营造意境。

朱自清的散文就十分的讲究意境的创造。在他的散文里,无论是写在写景、还是叙事、议论、包括简单的抒情,其中都深深地包含着作者独特的个性和情趣。朱自清的一些写景的散文,情与景交融,篇目充满着诗情画意,他的敘事类的散文,叙事十分真切,但是又充满着情感,他的议论散文,虽然在于说理,但是却又用精雕细琢的文字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他的抒情散文,叙议结合,情深理至,没有虚伪的夸饰和做作。

朱自清很重视语言锤炼,一词一句都要经过反复周密的推敲才写定。如他在描写潭水的时候,把潭水比喻成了一位少妇,为什么比拟成少妇呢?原来在朱自清的印象里,少妇们皱褶的裙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潭水就像她们的裙幅一般,带着些许皱纹。然而转念,在朱自清的脑海里又浮现了另外一个场景,那就是少女萌动的心,把水的波纹比喻成少女的心的波动,实在是匪夷所思却又让人感到十分巧妙。对于潭水的颜色,朱自清又充分发挥会了其想象力,一会说,潭水像“涂了明油”一样的具有闪亮的光泽。总之,潭水不再是自然界的一物,而是作为一位善变的女性,一会是少女一会是少妇,“令人赞赏不已。”这段语言文字描写具有现代口语的韵味,自然亲切,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荷塘月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2]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三联书店,1987年。

猜你喜欢

朱自清特点散文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我见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