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朗读,你掉坑了吗
2019-09-10马虹丽
马虹丽
语文课呼唤琅琅的读书声。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指导朗读、以读带讲更是我们语文课堂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中,总有不少老师掉进了朗读的坑。
要想让指导朗读有料有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朗读基调必须与文本的感情基调一致。语文教材由一篇篇选文构成,文章的情感各不相同,朗读的感情基调自然要因文而定,因文而变。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情感基调是低沉而坚定的,如果老师指导学生用高亢激昂的声调去读,实在与诗歌情绪相去甚远,又怎能读出那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诗圣之心呢?
二、朗读指导要符合语言自身的特点。不管是一句话、一段话,还是一篇文,都有语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像我们常说的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就是按照语气来分类的,朗读时自然要读出相應的语气来。但有些文本,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处理起来就难了一些。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律诗,但它的四联并不完全符合后人所归纳的律诗的起承转合,尤其是颈联,实在算不上是“转”。若老师非要按照起承转合的要求来指导学生朗读,就显得有些别扭了。
三、朗读指导要依学情而变。借班上课,老师往往对学情不了解。面对不同的学情,教学方法都要有所调整,指导朗读的方法当然更得随机应变。曾听某老师教学《关雎》一课,请一名男生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没想到这个学生的朗读水平了得,一张嘴停顿恰当,重音清晰,拖音自然,韵味全出。可老师在这教学环节设计了指导朗读,于是,又硬着头皮再找一位女生来读。读完之后,老师再进行范读,强调重音,指导全班。程序是走完了,可师生是那么尴尬!第一个学生已经读得那么好了,还非得再叫学生读、老师范读吗?就算要指导,完全可以让其他学生点评学习读得最好的孩子呀!课堂上学情千变万化,老师想以不变应万变,显然是行不通的。
四、朗读指导要目的清楚、指向清晰。朗读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每一次的朗读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像诗歌教学就可能是:一读,读出音韵美;二读,读出画面美;三读,读出情感美,等等。有的老师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通过指导朗读来品味作者汪曾祺描写菌子时的抑扬笔法和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有的老师在教学《被压扁的沙子》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说明文严谨准确的语言共性和作者亲切幽默的语言个性,这些目的明确的朗读指导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向清晰,朗读才能真正为学生理解文本服务,否则就只能是为读而读。
五、朗读指导要情为本、技为末。朗读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诵读,感受文字的意味和情感。为了读得好,常常会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重音、停连、拖音、缓急、抑扬等等,但着眼点和出发点始终应该是语言的情味。情味到了,就不必过多地在乎技巧,正如《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时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第二个环节为“巧读诗歌知诗人”。针对文章前三段,老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诵读:第一段,读好动词;第二段,读出缓急;第三段,读出层次。乍一看,设计得很巧妙,细一想,有点问题。究竟是应该通过规定的朗读方法去体味情感,还是应该在体味情感的基础上,去寻找合适的读法?值得商榷。
六、朗读指导要有层次,有方法。前面说朗读指导要以情为本,技为末,这并不是说方法不重要,只是说方法是为情感服务的。读一首诗,只是要求学生读出悲苦,读出忧思,却不告诉他怎样读,不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学习效率就容易事倍功半。余映潮老师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让学生有味地朗读,就有四个层次,四个要求:1.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2.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3.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4.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然后学生读,老师点评,有针对性地给予方法指导。在一遍一遍逐渐升格的朗读中,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也加深了。
如同其他所有的方法一样,指导朗读法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注意到以上几点,也许就能让朗读在语文课堂上发挥出最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