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渗透研究

2019-09-10赵洪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8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渗透方法人文教育

赵洪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社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其职能不仅是传授和成就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而语文教育在悠久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实用性,更体现其人文性。同时不断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渗透,对促进学生个体成长和心灵发展、人格意志养成、良好的品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渗透方法

信息技术时代下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在该背景下,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更要求教育肩负起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对教育而言,其首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这也是关于人才界定的标准和前提,即要求该人才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文内涵。简而言之,人文素养是关于人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所有品质的综合评价,亦是关于个人素质和修养所能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其内容涵盖人文知识、思想和精神。因此,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教育手段,研究和探讨其在人文素养中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职语文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人才的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

社会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关于人才的发展,而人性的发展是人才发展的源头,最后人性的发展又在于人文教育的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是存在必要性的。

现代教育之父菲斯泰洛奇的观点是,人本身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本质和终极目标。由此可知,高职教育成功与否,不在于传授学生知识量的多寡和技能精湛与否,而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形成,并使学生感受和收获来自人文教育的幸福感。从哲学角度上讲,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具有独立的思想,而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作为人最基本的条件。由于我国教育的知识性和专业性特点,在教育过程侧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學习情况,容易忽视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应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地对待人,使之成为完整的人,从德智体美多方面进行发展。

(二)语文教学应回归人本身

目前我国语文教育现状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端——“目中无人”,主要指人文性的缺失,这也是导致语文教学成为一门操练和技艺之学,从而缺乏人文特色,也脱离了初衷功能。从当今教育现状中分析,现如今语文教学在一代代教师不断的精炼和归纳下,形成了一套套“规范的”教学模式,一篇篇课文在教师面前被分析得面面俱到,看似进步了,但过程中却缺乏了挖掘知识的幸福感和享受课文本身存在的意境美感。席勒曾预言,现代技术的出现,将成为一种具有强大异化作用的力量,使人生意义和价值为之窒息。卢梭的观点是,科学带来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会逐渐泯灭人性,抑制人的心灵和精神成长。在语文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统一,改善了教育现状弊端,是教育界一次有意义的回归。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思想、有个性,因此,立足于人本身的教育才是人性的教育。尤其是在现今经济发达、物欲横流的社会形势下,提高人的心灵力量,强化人的人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三)社会发展需要健全的人才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得以迅猛发展,科技得以日益更新,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深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仅仅是衡量人才的基本标准,此外,良好的协调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才是优秀人才的必备条件。人才界定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十分看重的条件,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先进行“育人”教育,再实施“成才”教育是必要过程。人文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和处理人际关系,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内涵。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国家要富强,必须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双管齐下,既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还存在较多弊病,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应注重对学生精神品质、价值取向、情感意志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刻不容缓的大事。

二、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教育学科,兼具德育、智育、美育等多功能为一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促进作用,是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工具,但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关于人文素养现状还存在较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基础薄弱

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子产品泛滥,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学生过足了电子时代带来的快感和刺激,他们对于QQ、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应用炉火纯青,在网络上棋琴书画样样手到擒来。然而,在现实中他们的语文书写水平和识字能力却让人大跌眼界,字迹潦草、错别字等问题比比皆是,汉语常识问题存在错误的大有人在。比如对于“的、地、得”的用法,副词、介词以及定状补的划分和用途,疑问句、反问句的差别等等。白话文尚且如此,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更是一塌糊涂,宾语前置不懂、状语后置不明、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更是一筹莫展。甚至,随着对手机依赖性的加强,连基本的汉语拼音都不能进行准确拼写和认读。由此可知,在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还有待加强,而薄弱的语文基础知识,势必会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绊脚石。

(二)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目前,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和严重的现象,即教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地进行教学时,学生在课堂下面无表情,仿佛课堂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的舞台。由此可知,学生对于语文这门文化基础课的重视程度极其微弱,有调查显示,进入高校后的学生,有一部分人对于学习目标还很迷茫,甚至质疑语文学习在未来职业技能和专业发展上的作用。不仅如此,对于有一定目标性学习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也较差,课间休息时间进行收集娱乐游戏有之、睡觉聊天有之、梳妆打扮有之,而能利用该时间段进行课后探讨和询问教师的寥寥无几。由于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课外时间极少有人能自觉对语文进行深入探究,也没有能力去领悟文学作品中的优美意境,更难以在语文学习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于社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必须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

(三)语文能力和水平低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阻碍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立足社会,而在社会中,处理交际关系和实时的沟通是必须的,为此,掌握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语文运用能力,才能在交际过程中自然表现出高雅的风格和魅力。但由于学校长久以来侧重专业技能课程,而忽视了人文学科,以及学生自身对语文学科的淡化,导致他们的语文水平严重偏低。尽管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却不懂得营销自己,缺乏與同事、领导的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责任感薄弱等,自己空有专业技术技能,但在工作中效率却没有与文形成正比,成为工作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三、高职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渗透的实践方法

(一)注重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在人文教育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善于把握和利用其优势,发掘语文作品中相关的人文教育素材,并有机结合相关专业知识,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促进学生人文内涵和道德修养的发展。此外,在语文教材中,除了作品文字优美外,它更蕴含深刻的思想和人文精神。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其精神内涵和人文魅力是巨大的,其中深刻的思想对于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具有灯塔性的指导意义。因此,作为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不但传授其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精神上的熏陶和感染,逐渐升华学生的心灵和思想。同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对教材有充分的探究和理解,善于发现语言文字中的魅力和背后的内涵,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欣赏中陶冶性情,这也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人文渗透一个直接而必要的手段。

(二)注重教学形式与实践活动的配合,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高职院校相比高中,少了老师更多的要求,增加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但同时也容易造成学生对传统语文课堂缺乏兴趣。因此,要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语文教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对传统教学作出适当调整,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除了传统讲授方式外,应善于利用现代新兴多功能媒体进行教学,或采用演讲、朗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作为补充。同时,积极利用高职院校中成立的各种文学社团,使学生在参加社团的各种活动中不断提升口语表达、人际交往、自信乐观等方面的能力,利用这些实践经历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培养和锻炼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

首先,关注师生平等和谐关系的养成。新时代素质教育下,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内化意义。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学生人格的发展更得以完整形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有助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的提升,学生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素养更能得到快速提升。在这样的关系下,也更有助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更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这正好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教学效果中的反应。

其次,关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不仅有助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人文能素养的渗透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优秀的教育者,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还要具备科学的教学方式,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情况创设适合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积极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无形中实现人文素养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刘晓琴.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王海波.浅谈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48-49.

[3]于海英.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渗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教学渗透方法人文教育
浅谈中职英语的阅读教学
高职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高职语文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