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课程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杨婷玉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杨婷玉

摘  要:基础教育改革在小学教育中从未停止其探寻的步伐,为了更好的响应和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也为其付出了不少的艰辛和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基础教育改革也存在着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如对影响语文教学发展的隐性因素的重视度还不够。本文就从隐性课程因素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隐性因素;无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8-0138-01

隐性课程因素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一个相对隐蔽的状态,他们不易被察觉,却又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我们的教学。下面就从无意、倾听和自律三个方面展开有关的探讨。

1.有意的无意,精心打造课堂惊喜

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坚持对完美的追求,即在教学中不容许自己犯错误,当然也不希望学生犯错误,然而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错误,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对于那些“躲不开”的意外,我认为教师应该转变处理态度,甚至于在课堂上制造一些有意的无意,为语文课堂增添更多的精彩。

例如,在学习《黄山奇松》这一课的生字时,我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展开有关的生字学习。我先在黑板上将要学习的生词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站起来一个一个念出生字,在学生的配合下,全班同学沉浸在趣味的游戏识字氛围中。这时候,轮到了一个小女孩读“陡”,这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她在平时的课堂上很少会主动发言,这一次她仍旧紧闭双唇,不说一个字,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我会狠狠的批评这个学生,或者是直接让接下来的学生继续开火车的游戏。但是考虑到教学的全面性,我就问她:“那其它的几个汉字你认识吗?”她猛的点了点头,并自觉读出了其它所有的汉字,看到这个小女孩表现的如此优秀,我真心的夸奖她:“你真的太棒啦!没想到你能认识这么多的汉字,你应该自信呀!”对于课堂上的这次意外,我选择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表现时间,让学生在其它方面加以弥补,不仅巧妙的化解了这场尴尬,更是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对于语文课堂上看似不起眼的“无意”,我们的教师也同样可以利用“意外”,让其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最精彩的风景线。

2.有效的倾听,启动全方位教与学

语文教学中的教与学无非就是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这是语文教学最常见的传统模式。一直以来教师都认为学生实现高效的听讲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很多时候,语文课堂只是抓住了学生的身体,并没有抓住学生的心,从而导致学生看似听讲认真,实则并没有听进去教师或者是其他学生的见解和观点。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听讲的效果,就要确保学生先成为一个会倾听的人。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习倾听呢?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倾听效果。

比如,在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时,学生的朗读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学生倾听的效果,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就会给其他学生设置一些阅读障碍和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会去听、去思考。如,在朗读第二段内容时,我就让学生思考:“第二段内容讲到了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这三种奇松,那么这三种松‘奇’在哪里呢?你们能否用几个关键性词语来形容一下呢?”这样,学生的倾听就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学生的倾听就会更加的认真,更加的细心。在朗读的学生读到“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时,倾听的学生就需要考虑能够烘托送客松“奇”的词语,是“枝干盘曲”还是“天然盆景”?我想学生一定会用心斟酌,他们也会从朗读者的语气上受到启发。由此让学生重视倾听,并在倾听的过程中保持思考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会倾听的人。

3.严谨的自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自律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并不会直接作用于小学语文课堂,却可以在无形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呢?一方面学生要拥有一个明确的学习小目标。所谓的小目标就是最适合于学生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另一方面学生要懂得坚持。

比如,在讲到杜甫的《绝句》时,我就是通过鼓励学生制定小目标来训练他们的自律能力的。在学习完本节课内容后,我就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小目标,有的学生识字量很大,在加上超强的记忆能力,学生可以要求自己在5个小时内会背这首诗。有的学生识字量有限,诗中出现的“燕”、“融”、“鸳”、“鸯”等都是他们不认识的汉字,这时候学生就需要先给自己一段缓冲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掌握这些生字,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在一天时间内会背这首诗词便可。学生制定好了小目标只是自律的开始,在完成小目标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懂得去坚持,有的学生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质量较高的小目标,但是由于懒惰或者是精神不集中,本来应该一天完成的任务拖了三四天也没有完成,这样的目标完成效果是十分低下的,对学生自律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升不会有任何的帮助。因此在小目标的基础上拥有一颗坚持的心,是学生通往自律目的地的必经之路。

隐性课程因素虽不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因此,教师要重视隐性课因素,通过对隐性課程因素的挖掘和指导,让其更好的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莲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9(10)

[2]赵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