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自主合作
2019-09-10丘燕华
丘燕华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本文对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先学后教;自主合作;初中地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8-0091-02
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点的讲授,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合作更好地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实现个人能力的快速提升。
1.先学后教,自主合作的作用
“先学后教,自主合作”的要求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独立或者交流合作的方式,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预期目标学习,从而在初步理解教材内容的时候,做好新知识内容的系统化梳理,带着疑问进入到课堂中学习。若是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内容与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产生了对碰,学生就要在教师答疑解惑中对新知识有了解和认知,进而能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大家能在分享成功喜悦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2.初中地理教学中存有的弊端
首先,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不甚明确,部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将细节详细的展现出来,很多地方偏于笼统,导致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不求甚解,忽略而过,出现“先学”的教学设计实施不到位的情况;其次,学生的各个学习层次不同,“后教”的结果过于集中,设计的教学计划统一,导致学生的负担太重,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编写,难以引发学生共鸣;再次,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急于求成,章节内容连贯性不大,跨度较大。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差,启发性不够,且学生之间没有较好的合作精神,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最后,教师检测随意,教师在教学中没很好的跟踪重点和难点,不了解学生是否将知识内化到认知中。
3.先学后教,自主合作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标的要求十分吻合,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将学生送上了课堂教学主体的宝座之上。同时对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所突出,是一种非常严谨的教学模式。初中地理课程中,知识点非常广并且内容繁杂,很多知识点相对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对于地理课程的轻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集中精力。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内容。例如,在学习我们邻近的地区与国家相关的地理知识时,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东南亚、南亚、日本和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展示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文化、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以及地理位置关系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展示,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相关的地区和国家,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记忆。动画与视频的展示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種感官,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日本的漫画、特色食物、和服等,将其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相关产业进行对比,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兴趣去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点。
(2)加强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应当具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并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展开自主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最为常用的便是导学案,利用高质量的导学案组织学生展开预习,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步骤。
在导学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实现高质量的预习工作,而预习工作的有效进行能够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展开提供非常有效地保障,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显著提高。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具有针对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内容。不同的学生与班级具有迥异的学情,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与课堂讲解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也不能一概相同。教师所设计的导学案要拥有不同的难度,知识点的层次要十分分明。例如,在学习澳大利亚相关的地理知识时,教师需要在课前鼓励学生预习对应的知识内容,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澳大利亚所拥有的丰富矿藏、丰富的畜牧能力以及丰富的“活”化石资源。课堂教学时则以这三个方面为主,在介绍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提炼出来,使用导学案为学生指定学习的目标和具体任务。例如,通过观看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找出它的首都;再对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等进行分析,并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引导,使不同能力的学生也能够得到有效地培养。
(3)设计的堂练要有层次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对知识的能力也存有差异性,同样的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能灵活运用,有的学生还是懵懵懂懂。教师设置同一个问题,一堂课下来有的学生感觉题目很简单,有的学生感觉题目很难,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做好分层小组讨论教学,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简单,主要是针对学困生,要求学生当堂背本课的知识点,学生仅需背出来2-4点即可,即使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在教师的提示下牢记一些知识内容,且学生受到小组学习的互动性影响,会在相互鼓励和竞争中牢记知识点。第二层,要着重知识应用,教师需要做好知识点的转换,给学生设置一些选择题或者简单的综合应用试题,这类题目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第三层,拓宽提升题目。教师为增加课堂教学效率需要在课堂上加设一些难题或者课外实践类活动题目,给尖子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例如,教学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中国的降水”这个知识点时。教师针对第一层学生设置的问题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概述?让学生通过这个问题了解我国降水时空的分布状况。第二层设置的问题,则是下列地区中,属于气候湿润的是()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等题目。第三层次设置的问题则是结合中国的地图,说出广州、北京、乌鲁木齐等城市主要的干湿分区,并说出当地的特色文化。
(4)搭建学习平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坚持生本理念的应用。通过建立学习小组、一帮一等方式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课堂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亚洲相关的地理知识时,教师便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当中的成员要有层次性,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有效搭配。选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的组长,负责对小组的学习活动进行组织。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份导学案,让学生对世界第一大洲这一主题展开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学习工具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并通过交流进行资源分享。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锻炼,可以实现生生之间的高效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更好地改善自身能力,提高个人能力发展。教师可以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开展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学习所取得的成果,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也可以通过组间评价的方式进行讨论。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先学后教,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量,在创设情景教学环境的同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特别是在课前预习阶段,要促使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教师能在教学中通过平台的搭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进而在高效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有效性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剑萍.基于“先学后教”的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8):164-165
[2]张鑫磊.“先学后教”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6(0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