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网络教学与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
2019-09-10裴育芳张垒张明芝
裴育芳 张垒 张明芝
关键词 开放式网络课程 医学统计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0.034
Keywords open network course; medical statistics; teaching reform
開放式网络课程即慕课,主要是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结合教育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具有覆盖性广、形式新等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从教育教学的整体来看,很多高校都开始不断加大在网络课程和翻转课堂以及微课堂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很多核心的课程,高校都会将其制作成开放的网络课程,提供给所有的学生使用。在传统的课程中,我们的课程大多是以50分钟为一个课时,在网络中,考虑到很多学生是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将这种课程划分为10-15分钟为一个课时,使学生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学习。这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在开放教学的背景之下,不仅是综合性的学科,针对医学院的学生,很多高校也逐渐展开网络式教学。比如中山大学医学院,将医学统计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大量实践工作推进改革,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取得一定的经验。
1 医学统计学网络开放课程开展总体情况
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对医学统计学这门专业课的掌握是最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学生从事临床方面的工作以及进行学习科研活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某医科大学为例,该医科大学拥有两个附属医院,除了对在附属医院中的学生使用面授的方式进行上课之外,其余的课程均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当前我国在网络课程的建设方面,已经达到了80%的网络课程覆盖率,很多课程还上线到中国大学慕课的APP中,促进整个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开放程度。
2 医学统计学课程开展网络开放课程的优势
由于医学院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分布于医院、学校、实验室等各个地方,因此将学生进行集中授课,对于不在校内的学生来说,十分耗费学生的精力,统一授课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开展网络开放课程,具体来说,网络开放课程的开展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灵活性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面授课程来说,网络开放课程的开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变得更加灵活。学生在通过网上注册之后,可以利用自己零散的时间或者是闲暇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可以选择灵活的地点,不需要到专门的教室,用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容和课程都不会受到任何限制,可以在图书馆、教室、寝室等地方,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在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上课时,不仅需要使用课本,同时很重要的是需要在电脑上进行操作,传统的课程中,需要学生拿上电脑和课本学习,有些学生的电脑电池不耐用,而教室的插座又不充足,集中几十个电脑在教室充电授课,容易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是使用网络课程,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宿舍中的人数较少,人员分散,也能够让学生充电方便,网络使用方便,因此,网络开发课程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第二,可以反复观看。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不同,对每门课程的理解程度与范围也不同,接受新知识的程度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以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来说,统计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理论与操作必须进行两手抓。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跟着老师的课程学习时,并不能一次性全部理解,很多的内容都需要课后进行反复的复习和查看练习,另外有一些不明白的,只能到下一次上课前,询问老师。但是网络课程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课程都是老师预先录制好的视频,因此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懂的地方可以进行反复的观看,一直到看明白为止,使得学生不留疑问,对知识能够及时掌握。
对于本校的学生而言,由于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布在多所教学医院,统一集中授课存在困难。针对临床学生教学点分散情况,过去由教研室的老师到各教学点集中授课,这就造成不同教学点授课进度存在较大差异、短时间内集中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等一系列问题。网络课程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便利无需赘言。此外,网络课程存在复用性。虽然制作网络课程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程,但课程在制作好之后便可以重复利用,从而教师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监控、学生辅导和课后答疑上,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3 医学统计学课程开展网络开放课程开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进行网络开放授课具有很多的优势和便利,但是,并不能说明网络课程能够完全的取代当前传统的面授课程。通过对采取不同授课方式对医学统计学进行学习的学生进行访谈之后发现,网络授课方式的学生相较于传统授课方式的学生来说,其整体的授课效果并没有实际授课的效果理想。根据访谈的结果,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临床专业的学生整体的学习时间和课程安排的比较紧密,很多学生在对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进行学习时,都是利用零碎的时间或者是休息的时间进行的,特别是学生反映,由于这门课程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所以学习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打盹的现象。这就使得学习的效果普遍不佳。特别是相对于一些自觉性与自控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对课程的视频并没有进行认真的观看。这就使得学习的整体成绩出现了两极化的现状,成绩分布不均匀。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出现在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中,在其他的进行网络教学的课程中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另一方面,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相对于其他的课程来说,比较抽象,不是那么的具体。因此,为了能够将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更好的巩固和掌握,需要学生在课后认真的完成布置的课堂作业,进行相应的操作练习。通过访谈之后发现,很多的学生并没有在课后认真的完成布置的操作作业。主要的原因在于,网络课程并不会对作业进行有意义的检查。再加之,网络课程的学习时间比较自由,因此很多学生的接受和学习的程度不一,有些学生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老师并不能当场给予帮助,使得很多学生中途放弃。这时就体现了团队学习的重要性。针对网络课程来说,其重要的一个问题就在于师生之间不能进行及时的互动。因此部分学生反应面对屏幕进行学习,缺少了学习的乐趣,使得兴趣逐渐降低。所以,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将面授的课程转变为网络开放课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 医学统计学进行网络开放课程改革实践的建议
4.1 合理定位课程目标
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对于医学的各专业来说,是一门比较基础的课程。在这门课程进行定位时,不仅仅需要对基础的统计学知识进行讲述,同时要求进行学习的同学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同时,该课程还应该是结合医学学科的特点,进行专业性的讲解。再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之后,应该能够对基本的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等进行掌握,同时能够熟练地将该方法技能运用于实际的实验与研究过程中。
4.2 对教学内容、方法改革
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习曲线理论,传统的课堂学习时长大多为50分钟,这样学习的效果通常不能达到最佳。根据有关数据的调查显示,一般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常观看视頻的时长不会超过9分钟。因此,在对“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该将课程根据知识点进行划分。比如在对定性变量的描述统计这一个章节的学习中,可以将其拆分为:定性变量的定义与性质、变量的频率分布、变量的统计图、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等等这些简短的知识点。将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都控制在15分钟以内。另外,制定相应的随堂练习和测试,同时要对布置的作业进行检查。在课程开始之前,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测试,巩固知识点。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将医学统计学划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三个程度,便于学生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
另一方面,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对医学统计学的课程进行改革。翻转课堂的主要宗旨在于让学生和老师的角色互换,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行慕课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行课程理论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不断地得到提高。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能够让学不需要利用课堂的时间进行提问,而是通过专门的时间进行提问,将课程的时间专门用于对知识点和理论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专心。另外,教学的内容也更加具有特色性,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涨。结合了翻转课堂之后的网络课程,能够使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谈论,并进行针对性的模拟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如何对软件进行操作。
4.3 教学团队的培养
除了以上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之外,对于教师团队整体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能力,培养优秀的教学团队,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一方面,可以通过专家指导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设立听课观摩制度,让教师定期对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观摩学习,并通过访问留学的方式,逐渐学习课程如何讲授,以及进行网络数字化教学的先进经验的学习。同时,还应该聘请国内在医学统计学教学方面比较有名的专家当学校进行指导,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组建教师助教团队。通过加强对校内研究生的能力的培养,不断地充实扩大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将研究生培养成助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负担,助教主要负责对作业的批改以及问题的反馈,并对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答疑解惑。
5 总结
对医学统计学课程进行改革,采用开放式网络课程的行为时是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教学教学能力的关键举措。因此,逐步对医学统计学课程进行改革,能够带动学校的整个教学模式的改革,帮助学校树立良好的学风,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雯,郝元涛,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学慕课团队.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与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05):894-896.
[2] 刘静,刘言训,薛付忠,李秀君,王淑康.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的多元化改革实践[J].中国卫生统计,2017.34(01):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