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2019-09-10常州大学

教育家 2019年28期
关键词:常州思政育人

日前,常州大学印发《常州大学高水平本科教育十年行动计划(2018-2028)》,提出“到2023年,初步形成具有常州大学特色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至2028年,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的本科教育建设战略目标,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创新拉开帷幕。

专业为王,锐意改革激发专业活力

学校科学研判科技前沿、产业发展动态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学校“工科登峰、文科腾飞、理科振兴”的学科战略部署,围绕产业链、学科链、专业群,动态优化学科专业,积极构建“学科-专业”强支撑体系,加强需求、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统筹,实行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有效联动,建立与招生计划、资源配置挂钩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2019年,学校本科招生专业60个,“关、停、并、转”财务管理、通信工程等16个本科专业。

立足新工科,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國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建设,布局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融合新工科建设理念,积极推进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的改造提升。

课程为本,强力推进立德树人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出台了《常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实施“互联网+”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核心素养改革试点等工程,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同时,学校积极开辟“课程思政”第二课堂,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全国首家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全国首个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红色基因传承社,推进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有载体、有内容、有侧重、有活动,落地生根,入脑入心。加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力度,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用、学”。

融合发展,集聚优质资源推进协同育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构建“专业、学院、学校三级递进,校企、校地、校政协同并举”的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一是利用常州科教城研发实训资源优势,共建常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二是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模式,聚焦高端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先后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大数据学院,与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三是推进合作办学、境外研学,扩大国际合作育人。学校与泰国驻上海总领馆联合成立了华东地区首个“泰国研究中心”,在委内瑞拉与玻利瓦尔大学共建了首家孔子学院,承办了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8所孔子课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省外事办公室共同成立了江苏省首家政府与高校共建的拉美研究智库。

强化保障,自主研发信息化管理平台

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建立了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政策制度体系。自主研发了学生能力达成评价平台、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平台,设计了135个数据采集点,实时采集教育教学信息和学生发展信息,通过“学生成长导航移动端”和“教育管理客户端”,全程跟进学生成才过程,形成覆盖学生发展全过程、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数据服务体系,实现教学系统、团学系统和管理服务系统的深度耦合。

学生通过“成长导航移动端”获取成绩分析、能力达成情况等信息,职能部门和责任人通过“教育管理客户端”获取问题清单,进而以问题为导向,触发学生、教师、专业、学校、社会、第三方等教育教学要素的协同联动,建立“问题清单-责任人-改进措施-效果审核”的信息化支撑的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猜你喜欢

常州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常州的早晨
美丽的常州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