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江苏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

2019-09-10江苏省教育厅

教育家 2019年28期
关键词:一流江苏心理健康

编者按:

《江苏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中的“教育质量度”,监测点包括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办学水平等维度,主要有: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主要反映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学业合格率,主要反映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业基本水平;体质健康合格率,主要反映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程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实施、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适切性;省定优秀标准的各级各类学校比例,主要反映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学校的覆盖面;高水平大学和学科数量,主要反映高校办学水平及其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

江苏省一直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为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江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开展“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八礼四仪”“红领巾寻访”“童声里的中国”“我是美丽江苏小主人”等主题活动,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创新实施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启动实施3年来,省财政安排3800万元,建设省级项目160余个。积极推进德育课程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地各校开发特色德育课程。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组织专题培训,举办德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参加长三角地区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并获得佳绩。大力加强校外综合实践教育,各级各类校外基地认真探索设计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普遍建立了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劳动体验、艺术熏陶、科技创新、法治安全、国防教育等各类活动课程体系。在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的支持下,全省各级各类校外活动场所每年接待达460万人次。

201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江苏省科学学科的学业成绩所有样本县平均分高于全国平均分,全省四年级平均分高于全国49分,八年级平均分高于全国55分;良好以上四年级高于全国21.3个百分点,八年级高于全国22.8个百分点。相关学科综合排名也不错,初中物理排名全国第一、地理全国第二、生物全国第三。

江苏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各地各中小学校树立在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理念,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在重点完成语文、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生物、科学等学科中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也设置了心理健康内容。目前,江苏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健康教科书。自2014年以来,已开展两批省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的贯彻落实。目前,全省已创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127所。在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早在2011年江苏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全省81所高校开设了必修课,11所高校开设了必选课,所有高校均开设了选修课或相关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普遍受到学生喜爱和欢迎。

着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专业建设方面,江苏重点推进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一期工程标志性成果的完成、省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品牌专業优质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品牌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新专业设置和招生方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倾斜,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人才与学科基础;积极对长线专业进行改造,对老化专业进行限制,对条件不足、水平较低、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予以停招或隔年招生。目前江苏高校现有本科专业345种、专业点3452个,2018年实际招生专业控制在3000个左右。

创新创业方面,江苏坚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就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把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就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由专职教师、企业家、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先进、体系完整、动态优化的创新创业就业教育通识课程群,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构建了国家、省、学校和院系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力争使每一位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获得一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支持。

教学改革方面,继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引导高校在体现最新学术成就的课程建设、构建高挑战度教学内容、强化质量监控体系上下功夫。一是“让分数活起来”,推行过程性考核,完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制度。南京大学近年来给本科生新开设了400余门研究性课程,包括新生研讨课、翻转课、阅读经典课、学生自主设计课等,采取了研究性教学方式,教师由传统课堂的“演员”转变为“导演”,学生则由传统课堂的“观众”转变为“演员”或“共同导演”,改变了以往应试教育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让学习紧起来”,制订学年准入和准出标准,建立大学全周期的学业预警和审核制度。取消毕业“清考”或“换证考试”等错误做法,严把毕业审核关,努力克服“唯升学、唯文凭”思想。如南京工业大学,现在课程补考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是“走形式”,正考前每门课程考试的命题老师需要提交两份同等难度的试卷,学校随机抽取一份用做正考,另一份则用于补考。如学生补考仍不通过,需要重新修读该门课程。三是“让追求高起来”,试行荣誉毕业和荣誉学位制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常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省内13所高校,共同发起建立了江苏高校荣誉教育联盟,全面推动荣誉教育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为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江苏着力打造“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和“江苏省产业教授”两张名片。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和江苏省产业教授是2008年和2010年先后启动的两项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举措,目前江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已认定研究生工作站4361家,构建了校级研究生工作站、省研究生工作站、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四级”建设模式。省人才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开展产业教授选聘工作,目前已选聘六批次1711名产业教授。

从2017年起,江苏省着力打造科研创新实践活动。2018年全省共有29所高校承办了60项科研创新实践大赛、暑期学校、学术创新论坛。省内外万余名研究生参加,活动影响辐射长三角及辽宁、陕西等对口合作省份。2019年的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由14个教指委主办,共计80项。

江苏率先在省级层面组建了覆盖学科最多、专业领域最全的14个类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今年还将组建以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为引领、优势学科为主干、重点学科为基础的江苏高校学科联盟,促进学科强强联合、以强带弱、优势互补、集聚发展,提升江苏高校学科整体实力。

建设“高地”与“高峰”

为建设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2010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任务是建设高峰学科、培育杰出人才、产出重大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已实施三期。

一期项目建设期为2010年—2013年,全省共有31所高校的122個学科进入立项,其中部属高校62个,省属高校60个,覆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省级财政共安排专项建设经费34.1亿元。

二期项目建设期为2014年—2017年,全省共有30所高校的137个学科进入立项,其中部属高校67个,省属高校70个。同时立项的还有28个省重点序列学科。省财政共安排专项建设经费28.8亿元。据统计,上述165个二期项目中,有72个学科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占比达43.6%。

三期项目建设期为2018年—2021年,全省高校共有31所高校的178个学科进入优势学科三期项目建设。178个学科中共有A类学科44个,B类学科100个,C类学科34个。其中部属高校71个,省属高校107个,覆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建设经费7.2亿元,建设期共将安排建设经费28.8亿元。根据遴选规则,全省15所高校的43个一流建设学科没有进入优势学科三期项目建设行列。

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各项目高校在优质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优势学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江苏共有15所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43个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43个一流建设学科均为优势学科二期项目(含主要支撑学科)。

除了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外,江苏还立项建设一批省重点学科,作为优势学科建设的后备力量,“十三五”省重点学科共323个。从2016年起,省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由学校从每年生均财政拨款等经费中安排,省财政将根据建设绩效进行奖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于2018年、2020年对省重点学科开展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学校政策支持将作为中期检查、终期验收的重要方面。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对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中获得“优秀”等次(优秀率20%左右)的学科分别给予奖补。

为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2016年江苏启动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思路为“专项+综合”,简要概括为“4+1+1”。“4”指的是四个专项建设,即江苏已经实施的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特聘教授计划、协同创新计划、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等四大专项,夯实高水平大学建设基础。“十三五”期间,江苏持续实施四大专项,财政投入力度不减、滚动支持,预计每年投入17亿元左右。

“综合”指的是两项综合性支持,即两个“1”。第一个“1”指的是对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高校给予专项经费支持,从2018年起,省级财政对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给予9.17亿元专项经费支持。第二个“1”指的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培育)支持省属高校项目。自2017年起,江苏省级财政对重点支持高校给予每年每校1亿元左右的综合奖补经费,对培育支持高校给予每年每校3000万元左右的综合奖补经费,每年经费8.4亿元。2017年、2018年,江苏共有8所高校进入重点支持省属高校行列,每年每校9000万元,4所高校进入培育支持省属高校行列,每年每校3000万元。

此外,江苏积极推动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工作。截至目前,江苏15所“双一流”高校进入部省共建行列。2018年11月26日,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关于共建南京大学等1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意见。1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关于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的意见。通过部省共建,将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为江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一流江苏心理健康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图说江苏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