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环境下图书馆员工作的服务与创新

2019-09-10徐靖国马俊玲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9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

徐靖国 马俊玲

【摘  要】文章探讨了智慧图书馆产生的必然性、构成智慧图书馆的主要要素以及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员工作的服务与创新。

【关键词】图书馆;智慧;智慧图书馆

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的普应用和RFID 技术日益成熟,伴随着近年来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大学概念的提出,我国图书馆领域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智慧图书馆概念应运而生,并被图书馆界开始深入研究和和探索实践。

1 智慧图书馆产生的必然性

1.1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图书馆领域,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的图书馆突破了传统的图书馆资料、文献的人工借阅模式,实现了管理的职能化。RFID是一种通信技术,该技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须识别系统和特定目标之间建立的机械或光学接触,可以进行批量处理。图书馆应用该技术,通过标签转换装置,将条码号与芯片无缝连接,这样借还图书的时候只要利用自助借还机感知读者一卡通和图书的芯片,即可完成图书借还工作,从而实现了图书馆的智能化、智慧化管理。

1.2 读者需求的不断提高。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应用,目前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比例逐年提高,很多大学图书馆已经达到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采购比例 1:1,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查阅图书资料。现在,图书馆已不再是以往那种以保存文献资源为主,只为用户提供简单借阅服务的场所。读者来到图书馆更多地是利用图书馆提供的优雅环境学习或者是利用图书馆的创意空间、信息共享空间以及书吧来讨论问题等,读者越来越注重获取图书馆知识信息和享受良好的服务水平,更加需要图书馆员提供专深的、高层次的个性化服务,而智慧图书馆恰恰符合了读者的这种对图书馆服务更加专业、深入的需求。

1.3 图书馆员价值的实现。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以及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越高,对招聘图书馆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大量硕士、博士投身图书馆事业。智慧图书馆的出现正好发挥了高层次图书馆员的知识优势。由于未来图书馆智能化设备的大量运用,使得图书馆员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从事更高层次的为读者服务工作,这样的工作不仅具有挑战性,而且充分实现了图书馆员自身价值,使他们的知识和才华的得以充分发挥。

1.4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从低级到高级,图书馆也遵循這样的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由传统的闭架重藏时代、开架借阅时代、自动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时代、虚拟图书馆时代、复合图书馆时代,智能图书馆时代。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利用一切对图书馆有利的技术、资源等发展图书馆事业,使其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智慧图书馆正是顺应的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2 智慧图书馆主要构成要素

图书馆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图书馆的资源、技术、馆员、读者。智慧图书馆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在普通图书馆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即馆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挖掘存储信息资源,利用大数据感 知技术分析用户的偏好,将信息推送给读者,或者引导读者自己利用技术手段,在智慧图书馆利用智能设备获取所需知识信息。

1.1 资源是智慧图书馆的保障。在传统图书馆中资源是保障,智慧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高级新形态只是图书馆资源的形式有所不同。由于智慧图书馆拥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智慧图书馆比以往的图书馆更侧重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电子资源,而且,智慧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也不像数字图书馆那样单纯扫描纸质版做成电子版,而是拥有视频课件、慕课、真人图书馆、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等多元化的资源。

2.2 技术是智慧图书馆的手段。由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RFID 技术的成熟,云计算技术的普及,智慧化设备在图书馆领域被广泛采用,从而使图书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大大地也吸引了读者图书馆的利用率。例如,图书馆自助门禁系统。所有的用户进入图书馆都需要刷卡进入,为图书馆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还有自助借还系统,该系统打破了时间限制,使用户随时可以借还自己需要的图书,并且解放了图书馆员的基础性工作,从而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有精力为用户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中的自助计时缴费系统,用户上机前只需刷卡计时,上机后刷卡即完成缴费,从而大大提升了准确性;自助选座机,智慧的选座机可以定位图书馆所有自修座位,用户只需刷卡,界面就会变成像电影院选座一样的画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暂没有用户的座位,从而也避免了图书馆因抢座占座引发的冲突。另外,还有使用手机 app 自助查馆藏、借阅历史、精品课等先进技术都可以在图书馆得以应用。

2.3 馆员是智慧图书馆的关键。智慧图书馆再智慧也是通过有智慧的人推动建成的,因此,馆员的智慧化才是一个智慧图书馆的关键。智慧图书馆的馆员不再像传统图书馆那样负责简单的借还图书,在新技术的冲击下,智慧图书馆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馆员要在大数据的环境下挖掘信息,分析信息,感知用户的喜好及习惯,从而为读者推送需要的各种信息,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馆员的工作将更加创新和灵活。

2.4 读者是智慧图书馆的最终服务对象。图书馆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图书馆作为存储知识,传播知识的一个部门,其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服务,提高用户的素质。因此,不论是智慧图书馆还是哪个阶段的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本质是不变的,变的只是提供服务的方式和方法。科技的进步使得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读者到图书馆不仅仅查阅文献资料,更多的是满足个性化的科研和服务。目前只有智慧图书馆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 智慧环境下图书馆员工作的服务与创新

智慧图书馆环境下,对图书馆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要求,采编人员在加工图书的过程中需要将 RFID 芯片夹在图书中,取代传统磁条,之后将图书放到馆员工作站上进行标签转换,只需扫描条码号即可完成标签与馆藏信息相匹配。这样用户在借还图书时可以通过自助借还机批量处理,这样完全打破了图书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延长了图书馆开馆时间。

智慧图书馆环境下图书盘点定位取代了过去传统的逐本盘点定位程序,采用 FID 特有的非接触式扫描芯片读取图书信息,在与之配套的平板电脑上实时查看馆藏图书状态,从而使清点工作变得简单快捷,流通人员图书盘点定位更加方便。在智慧图书馆 OPAC上嵌入RFID 三维智能导航系统,后台将计算读者所在位置与所检索图书位置关系,在OPAC上会以图像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最优路线,具体到所检索图书具体架子层数,脱离了烦琐的索书号查找过程。由此可见,图书馆先进技术的应用要求图书馆员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使用原理、工作程序和操作技能。

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要求图书馆应定期举办如何利用好智能设备和智慧化服务的相关培训,使读者通过亲身体验完全掌握,从而可以熟练利用各项服务。例如自助文印机,自助选座机、自助借还机,自助阅报机、慕课、真人图 馆、智慧化参考咨询、智慧化定题跟踪服务、智慧讨论室等。

参考文献:

[1]谢芳. 论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功能与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4(6):11,15-20.

[2]郎玉林.智慧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2015(4):77 -79,84.

[3]陈嘉懿.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之道—浅谈高校图书馆 RFID 技术应用新思路[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1):54 -58.

作者简介:

徐靖国,1962年,,男,馆员;马俊玲1965年,女,副研究馆员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
图书馆
飞跃图书馆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智慧图书馆项目建设的应用实践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