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作品审美赏析 ——以《在路上看到的生活》为例

2019-09-10苏梦璇顾逊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6期

苏梦璇 顾逊

摘要:随着西方艺术观念的内在变化,纪实摄影逐渐发展成为当代摄影的重要艺术形式。本文通过重点分析其构图方式、光影质感和色调对比来邂逅摄影创作的审美艺术,呈现出特殊历史语境下摄影作品传递的艺术体验。

关键词:纪实摄影;审美赏析;视觉隐喻

当我们邂逅真正的摄影作品时,我们便进入了艺术的审美体验。与此同时,摄影作品作为现实世界的视觉隐喻,展现了人们非常重视的精神层面。

《在路上看到的生活》

作品描绘了两个面部模糊的人物,被风吹过的脸是饱经风霜的,反映出来轻微的笑容。他们都是深棕色头发,穿深色衬衫,皮肤是浅灰褐色,双臂交叉。奔驰卡车上,在人物面前的虚空间中,穿过绿色的树木群,营造出充满活力的自然氛围,在人物脸上投射出光影,脸部亮点和衬衫褶皱明显的对比渐变,反映在整体灰褐色前景和充满活力的背景之中。通过从温暖到凉爽的微妙变化,实现了非凡的美感。角色的静止和树林的运动传达了一种运动感。他们是自由的流浪者。

显然,在这部摄影作品中,主导因素是鲜艳的色彩,在前景和背景中如此突出,使作品显得平静和放松。明显的对角线形状,明暗对比强烈,以及各种暖色调的使用营造出愉快的氛围和美好的梦想。凄凉的环境是一个贫穷和经济萧条的国家,旅行者通过整个解放和自由的镜子看到自己的存在。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流浪是一种已经消失的生活。“流浪者”这个词映射了黑白图片,但这些图片都是彩色的。他们展示了一群在这个国家的人,顽强而无拘无束。他们可以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美国。另一边,他们不愿意依赖不真实的希望而努力工作,而不是依靠传统的美国梦来生存。照片的沧桑是真实的,药物使用是真实的,大自然的风雨也是如此,货运列车的致残和杀戮,无家可归的生活个体被视为违法。多数旅人去流浪是出于选择,而他们选择流浪这条路,答案通常用一个词来回答:自由。他们放弃物质享受,换取时间和空间,发现创造性的自我,想象,阅读,创作音乐,艺术和写作。他们洞察个人的重要精神方面,坚持社会重视的信念,并以纪录片摄影的形式有力地攻击美国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美国梦。

真正的摄影作品不是消费品和装饰品,但除了唤起审美反应之外,作品的社会和道德价值也以独特的方式创造,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和心理方面。艺术作品的重要功能是传承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和态度以及跨文化传承。

參考文献:

[1] 纪实摄影的人文情怀表达研究[J].李燕.山东工会论坛.2018(03).

[2] 纪实摄影的本质内涵、本土特色和未来发展[J].刘刚.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