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农村中学生微习惯的培养

2019-09-10肖忠勇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9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策略

肖忠勇

摘  要:农村中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管,养成了诸多坏习惯,改变现状迫在眉睫。本文以培养学生的卫生微习惯为例,探讨农村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策略。农村中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城乡教育综合效果差距还是相当明显,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相对城镇较慢,依然没有从旧的教学方式走出来,依然忽视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行为习惯;微习惯;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9-0014-01

1.“微习惯”的定义及效用

所謂习惯就是“不依赖毅力或意志,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洗脸般轻松的状态”即保持行动地持续进行,就是习惯。而微习惯就是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基本上就是它经过大幅缩减的版本,比如,想培养读书的习惯,就从每天读书100字开始,一天天坚持。微习惯就是坚持每天做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微习惯体系的基础在于“微步骤”,在于那些小的不可思议的一小步。如果你想练好字,坚持微习惯每天练十个字;如果你想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坚持写作微习惯,每天坚持写一小段文字,可以是50字,也可以是100字。习惯所产生的效果会通过“复制”而产生惊人的成果,就算是一个微小的行动,长期积累到某个阶段,会产生“爆发性”的效果。如果坚持每天练十个字,半年后,一年后,你将发现你的字变得漂亮、工整得多;若坚持每天写作100字,半年后,你会发现你可以轻易写出1000字的文章。铃木一朗曾说:“获得惊人成绩唯一的途径,就是重复一个小步骤。”

2.培养学生卫生微习惯

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包括学生的个人身体卫生、生活卫生(寝室、餐厅的卫生)、学习环境的卫生(教室、操场等卫生)等方面卫生习惯的培养,实施起来十分艰巨。因此,我们需要把大的培养目标分解成微习惯来执行。

(1)制定培养目标习惯的清单

内容:养成整理、打扫的微习惯。目标:一个月后,能将自己个人学习区域整理干净。

(2)培养学生卫生微习惯的步骤

第一,反抗期(第1天至第7天)。目标清单列完后就开始执行。由班主任在晨会课前五分钟,提醒学生进行个人学习区域的整理,如,整理课本、抽屉、桌面、文具盒及位置周围的卫生。五分钟后,学生个人学习区域变得比之前更干净、更整齐了,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对此要求没有反抗心理。但3天后,由于习惯引力的作用,学生产生了反抗情绪,进入了反抗期,很想放弃目标,此时失败率高达42%。班主任应及时指导学生使用反抗期对策。对策一,以“婴儿学步”开始,即从小地方开始。可以指导学生把目标设定为只整理课桌的桌面或只整理文具盒,行动的压力变小了,容易执行,可以较快体验到成果,慢慢会开始整理其他地方。对策二,简单记录。要求每个学生给自己设计一个表格,今天整理了什么,在相应的位置做个标记,如完成整理标记O,未完成整理标记X。很多人可能觉得麻烦,也没必要,其实记录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却能发挥巨大的成效。记录的效果,在于能够消除“随意”的感觉,客观地掌握事实,减少行动的不确定性和提高动力。坚持“婴儿学步”和“简单记录”,我们可以较为顺利的度过反抗期。

第二,不稳定期(第8天至第21天)。第8天开始,进入微习惯培养的不稳定期,在此期间容易被影响,失败率为40%,在不稳定期要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在反抗期中,执行“婴儿学步”计划,比实际培养的行为习惯简单许多。因此,进入不稳定期之后,就要把难度提高到自己本来要求的程度—整理清楚个人整个学习区域,而不单单只是整理清楚干净书桌的桌面或抽屉,而是整个区域,包括桌面、抽屉、文具盒、书本乃至地板等等。应对不稳定期,可以指导学生使用以下对策:对策一,使整理行为模式化。如,首先规定整理的时间—每天晨会前五分钟,也就是七点开始整理。其次,规定整理步骤:笔盒—书本—桌面—抽屉—地板。最后,在记录表上作标记。把习惯嵌入到日常生活的节奏中,就能够无意识的重复行动。对策二,设定例外规则。计划再完美,要想每天坚持,难度也很大。如果有突发事件发生,行动被中断,可能产生自我厌恶或无力感,最后导致习惯培养的失败。

第三,倦怠期(第22天至第30天)。由于习惯引力的作用,在最后阶段往往产生倦怠感,感到厌烦,失败率为18%,同学们也一样会觉得整理没意思。此时应对的策略为:对策一,添加变化。在整理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变化,比如,与上、下桌的同学进行整理比赛或改变整理的方式,如原先把书按学科整理,现在可按厚薄、按颜色整理;如果原先把书整齐地叠成一摞,现在可以摆成三角形或波浪形等等。加入新的整理元素,克服倦怠感。对策二,设置持续开关。如设定糖果型开关,利用快感(糖果),推动自己坚持整理的行动。可以在自己整理完成时,给自己一个奖励,可以是一颗“星星”、一颗糖果或者奖励自己听一首自己喜欢的歌等等,激励自己坚持整理的行动。

相信在经历了反抗期、不稳定期、倦怠期后,学生们一定能养成整理个人学习区域的微习惯。然后我们可以根据此模式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整理打扫班级、寝室、卫生区等微习惯。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都养成了爱整理、勤打扫的卫生习惯。推而广之,我们可以把微习惯培养法用在培养学生的用餐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等行为习惯的培养中。相信只要我们能坚持对学生进行微习惯的培养,一定能改变农村学生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吉川武士.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斯蒂芬.盖斯.微习惯.江西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创新学习学生行为习惯与能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