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探讨

2019-09-10卢祖省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9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防范措施成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审计人员和部门需要更加注重审计风险问题。有效缩减审计风险,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是当下审计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审计风险出现的成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近年来,企业越来越关注审计风险的问题,不断思考审计风险的控制方法。一般而言,审计风险具有内外两层成因。从内部出发,考虑审计风险主要源于企业内部的控制系统,而外部成因则主要是因為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道德水平。因此,在分析企业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时,需要结合内外两种层次的成因,分析控制对策。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之中,难以实现将内外两个方面的成因因素互相分割开来,只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审计风险

我国相关文件支出,审计风险主要是指在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大量错误及漏报的情况,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之后对此发表白身不够恰当结论的可能性。这个风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成因:首先,审计人员没有注意到财务报表中的漏洞,出现实际报表中重大错报漏报的现象:其次,便是审计人员认为某些漏洞不能被接受,但实际上是可以公允的情况。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

审计风险主要是指审计工作人员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审计过程中,由于较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一些风险的情况.,而这个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审计主客体方面的成因,以及审计外部整体环境的成因。

(一)审计客体方面的成因

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合理和健全,主要是指在依照管理制度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审计工作的需要,各个系统需要实际建立的控制环节及节点是否更加齐全,有没有出现较多或者过少的情况。在审计中应该建立较多控制点,但是实际管理制度并没有涉及,在实际工作之中也没有付诸实现的情况。管理制度在不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较多的控制点,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况。在已经建立控制点的情况下,依然存在人员分工不明,职责守护不清的情况,导致较多错误漏洞的计现,增大了实际的控制风险和同有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审计人员在风险检验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因此,在这个基础上使用抽样审计的方式,会导致审计风险不断扩大。

(二)审计对象的复杂性

目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也日趋复杂,企业想要在不断发展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进行的交易势必更加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审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记录不当服务的可能性,进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包括实际情况与审计结论之间不对称的可能。因此,审计工作人员更加难以完整的做出审计结论,审计风险的概率也在不断提升。

(三)周围环境的影响

除上述的成因之外,外部的环境也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比如社会公众的审计意识如果不断加强,内部制度的控制建设受到重视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随着企业审计地位的提升,人们开始逐渐依赖审计结果,审计人员将面临更大的审计风险。尤其是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是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员对于整体企业经济发展的监督方式,这个审计的最终评价都会直接影响着企业领导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因此,外界的审计环境将会严重影响审计结果的最终质量。

(四)审计风险的主体成因

1.审计人员的经验

企业审计工作是一个对技术和专业要求极高的职业,需要审计人员有较强的会计基础,还需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于具体的情况由相应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目前,较多公司都在快速发展中,外部市场环境竞争十分激烈,想要提高整体企业的优势,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可以对会计资料以及相关数据所表现出的形势做出正确判断,降低审计风险。

2.审计程序不合理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之前需要有充分的准备,详细了解被审计对象。如果仅凭以往审计的经验和印象,忽略当下发生的变化,不断简化审计的程度,将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另外,审计抽样的过程中使用抽样的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审计的风险。

(五)审计技术方式的成因

1.审计方式滞后

在国外,审计方式已经将风险导向的审计作为主要目标,我国的审计工作还停留在账面上的基础审计上,审计风险较高。

2.审计抽样的误差

在现代的审计工作中经常使用抽样技术进行审计,如果样本太大,势必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尤其是在判断抽样的工作中,仅凭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评判,则更容易漏掉一些重大事项,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

(六)领导不够重视的成因

领导不正视企业审计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内部审计机构

通过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升级达标,但是领导常常出现不重视审计人员的培养。

2.岗位设置不合理

内部审计机构中,没有设置相对合理的编制,无法承担应审汁项目,落实复核制度。

3.内审工作无法得到认可

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作中难免会得罪人,且薪资待遇较差。具有较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基本感觉没有上级的重视,而不注重自身的审计力量。

4.领导不了解内审的作用

领导在审计范围内外的事情都交由审计人员完成,随意安排审计,导致某些审计项目都超过了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审计运行机构

通过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审计运行机构,不断完善内部质量控制政策,可以帮助审计部门有效地控制审汁风险。审计部门在公司中占据特殊地位,需要在秉持公平、客观以及严谨的原则之下,建立相对自律的运行机制。审计人员需要在审计过程中严控职业精神,公正执法。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建立适合自身的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为审计人员提供相应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内部的质量控制制度,保证审计工作都可以遵照已设定的准则,严格把控质量控制力度,从而保证最终的审计工作都将符合当下的审计准则。只有保证这个环节的准确无误,才能有效地缩减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客观公平的宗旨。

(二)使用正确的审计方法和程序

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项目的性质,整体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审计目标内部制度的完善情况,使用更为严谨的审计方式。另外,一般情况下较多的审计人员都会在审计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根据领导制定的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实际审计。因此,对于审计风险较大的目标项目,需要从审汁团队人选,主审人选、审计时间以及审计力量等多个方面进行筹备,有效地增加样本容量,不断扩大审计的数据覆盖面,从而实现审计风险的降低。

四、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而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望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晋华.关于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J].会计之友,2011(15):74-76.

[2]李疏影,吕明睿.现代经济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全国流通经济,2018(27):114-115.

[3]胡晓敏.浅议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6(28):98+112.

[4]杨雅乔,权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5):132-133.

作者简介:

卢祖省,浙江临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台州。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防范措施成因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