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思想开拓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2019-09-10宋英华

北方论丛 2019年3期
关键词:解放思想新思路高质量发展

宋英华

[摘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主线,结合黑龙江省重点产业领域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其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绿色生态农业、重型装备制造、对俄合作区位条件有利等区域优势;积极塑造区域公共品牌、老字号新字号品牌,赋予品牌以更多文化内涵;促进绥芬河、同江、黑河等主要对俄合作通道上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优化服务环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凝聚建设高端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的要素支撑能力等若干新思路。

[关键词]解放思想;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9)03—0001—07

中共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决定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结合黑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开拓龙江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推动全省的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

一、促进现代农业振兴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振兴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农业,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发展思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黑龙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继续坚持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农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要发挥要素禀赋优势,促进农业走上特色发展之路。黑龙江幅员较为辽阔,土壤、植被、气候等要素有很大差别,因而利用这种差别化的条件,发展特色农业具有有利的禀赋条件和优势。需要深入研究各地独具特点的要素禀赋优势,从中发掘特色,进而发展特色产品和特色农业,但如何界定特色产品和特色农业,需要我们做一番认真的努力和探究。我们认为,作为特色农业,一定与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差异化发展密切相关。一些地方现在所讲的特色农业,往往是在缺乏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得出的认识,这在实质上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特色。用一句最通俗最简单的话讲,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农业,应该是人无我有。

从实践层面看,黑龙江省特色农产品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具有省内局部区域特色优势的农产品。这类农产品与黑龙江省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但产量相对规模不大,品质相对较好,其附加值相对较高。这类农产品由于产量有限具有稀缺性,难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因而进人市场处于有利条件。二具有省域特色优势的农产品。这类农产品往往省内多数区域都能够生产,就省内各市縣各区域比较而言,难以构成特色,但是与全国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相比,则构成了农产品的省域特色和优势。这类农产品的市场走向,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的竞争。因此,还要加强这类农产品的资源品牌整合,以期通过形成全省合力,助推其走向全国市场。

(二)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要发挥生态优势,促进农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不仅仅是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的要求,还是人民群众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期盼。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要在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保护、农业投人和农业资源的延伸利用上多下功夫、多加研究、多谋思路。要从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保护上谋划农业绿色发展之路。要坚持农业农村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保护和治理,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农地资源和突破耕地红线的行为,加强对黑龙江省黑土地的质量提升和保护,使黑龙江省的黑土资源能够得到永续利用,使黑龙江省的寒地黑土资源优势能够得到持续发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黑龙江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提供坚实有力的土地载体支撑。要从农业投人上谋划绿色农业发展之路。今后要加强农业投人,要着力加强农业绿色投入。要继续坚持农业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的发展方向,以生产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健康、绿色、生态农产品。要从农业资源的延伸利用上谋划绿色农业发展之路。就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加强农业秸秆的延伸利用。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种植业秸秆量大,这是一个重要的农业资源。要切实加强农业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延伸开发利用,努力遏制焚烧秸秆这一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从而使秸秆的延伸利用成为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三)走品牌农业发展之路

要塑造区域公共品牌,促进农业走上品牌发展之路。具有良好口碑和形象的农产品品牌,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在塑造农产品品牌的进程中,要着力塑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区域公用品牌的塑造,以带动区域相邻、条件相近、质量相同的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塑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仅是一个提高农产品品牌标志影响力的问题,还有助于赋予农业以更多的文化内涵。一些农产品之所以有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影响力,除了特定的自然条件支撑以外,还与其丰富的生动的文化内涵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塑造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满足于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响亮名称,而是要深入发掘其蕴藏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会对农产品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形成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和支撑。由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覆盖面相对较大,所以,在其覆盖区域内,如果有个别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就可能会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同志对此表示担心的一个因素。因此,塑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应制定必要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只有通过相关的制度性安排加强监管,才能保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塑造惠及农业生产主体和广大农民群众。

(四)走扬长避短发展之路

要推动条件转化,促进农业走,上扬长避短发展之路。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条件转化的过程。尤其是各地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都会面临程度不同的不利发展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研究探讨将不利条件如何转化为有利条件,以促进农业的振兴发展3。这在实践中已有很多成功的示例,值得学习借鉴。农业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业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我们经常讲,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制约因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自然条件的制约因素。破解这些自然条件的制约因素,加强资金、工程、技术等投入固然十分重要,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通过深化认识转变观念,通过结构调整,走农业生产与其自然条件相协调的发展之路,换言之,就是走适应性农业发展之路,就有可能将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转变为有利的自然条件,为农业生产开辟新的途径。

二、促进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

装备制造业在黑龙江省有一定的基础,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形成,在相当的程度上就是源于这一基础。推动黑龙江振兴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与老工业基地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要切实解放思想,推动黑龙江装备制造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推动装备制造业技术提升

要推动装备制造业走上技术提升发展之路。黑龙江装备制造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目前亟待解决技术支撑能力问题。在资金和其他要素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键技术、重点产品上进行集中技术集成和攻关,以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推动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

当然也应该看到,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和提档升级,也面临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这也是导致一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往往踌躇观望、裹足不前的重要成因之一。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已经确定的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支持制造业企业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的利好政策,并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以推动技术改造印。与此同时,必须加大力度促进装备制造业与信息产业向深度融合,构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互联网平台,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大力推进“智能+”,为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赋能。

(二)推动装备制造业构建产业集群

构建产业集群,是现在装备制造业乃至其他行业的生产力重要组织形式。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行业之所以能夠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构建起具有竞争力的有规模的产业集群。也应积极学习借鉴这一经验,根据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区域分布特点,围绕原材料、技术、经济上的连接和产品上:下游的延伸关系,构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工艺可分性强,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鼓励一些大企业和核心企业将配套部件、加工模块等向中小企业委托分包,这既有利于形成装备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又有利于装备制造业的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当前,制造业发展又出现一个新趋势,就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与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出现融合。也要积极推进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与现代生产型服务业的融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上其他生产型服务业在知识产权提供、技术服务、环境服务、市场服务等方面与企业见面,不断加深融合关系,从更大的范围内构建起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而提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三)推动装备制造业突出行业优势

要推动装备制造业走上突出优势发展之路。振兴发展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既要立足已有现实基础,又要认真研究潜在条件和优势,寻找和培育新的装备制造业增长点。装备制造业门类众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能各门类齐头并进,而是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突出长项,以切实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为黑龙江省振兴发展的牵动型产业。突出重点,就是要研究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在现有基础上,哪些领域可以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扶持领域。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领域,也应成为黑龙江省今后的主导产业之一。突出特色,就是要深人研究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在哪些领域有别于他人,从而确定装备制造业的差异化发展之路。这既有助于克服重复建设,也有助于明晰市场定位,占领应有的市场份额。突出优势和长项,就是要在研究把握国内外同行技术前沿的基础上,切实找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长项,也包括在哪些领域经过努力,可以形成的优势和长项。通过上述努力,应力争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切实实现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

(四)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强自主创新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国家重器,其核心技术和工艺是难以通过购买的手段获取的。推动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从省内的层面讲,除了要发挥企业主体的自主创新作用以外,还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方式,尽快将其科研成果转化成装备制造业的现实生产力。从国内的层面讲,要推动装备制造业走上协同创新发展之路。要积极利用好国家提供的粤黑、深哈合作平台,通过合作引进、利用广东和深圳的技术,改善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支撑条件,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要加强与国内装备制造业先进地区、先进企业的深化合作,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当然,在强调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积极鼓励支持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要积极努力引进国外先进成果和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培育后发优势,创造新产品,形成新优势。

三、促进资源型城市振兴发展

黑龙江是全国资源型城市分布最多的省份,全省13个地市,有9个属于资源型城市。因此说,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对促进全省的振兴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做大做强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

要把资源性产业的接续性和替代性产业做大做强。长期以来,资源性产业是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支柱。随着可采资源存量的减少,再继续沿袭过去的发展思路已经行不通,为此要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已有存量资源的开发上,要大力开发延伸产业链,发展接续产业,进而提升价值链。与此同时,资源型城市要立足于城市的整个资源和各种要素,以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替代产业。不能简单地把二者等同起来,前者立足于存量调整,而后者立足于增量调整,而在不同的资源型城市,二者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切实的把握。

(二)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要把资源型城市的民营经济做大做强。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主要依托于大型国有资源性企业的发展,而要使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发展,我们既要必须发挥好国有大企业的作用,也要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调动资源型城市的群众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融合发展,进而提高资源型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切实转型发展。做大做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民营经济,要着力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给民营企业家吃上一颗定心丸。做大做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民营经济,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本着“法无禁止皆可为”的精神,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开拓进取。做大做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民营经济,既要调动本土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要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外埠民营企业家人驻资源型城市,参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三)做大做强“废弃资源”开发利用产业要把资源型城市的“废弃地”转化利用做大做强。资源型城市在开发的过程中,形成程度不同的“废弃资源”。在其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开展“废弃资源”的多元化利用,以支撑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资源型城市特别是矿山城市,其出现的废弃地多为采矿塌陷区和废弃的矿井、巷道、矿坑等;煤矿城市所谓的废弃资源还有传统意义上的煤矸石等。对于这些资源,只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就能够使其大有用武之地,这在实践上已得到充分的印证。对于塌陷区和废弃矿坑等,可以通过建设矿山公园的方式实现修复,既增加了城市绿地和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又改善了城市环境,具有其显著的正外部性。这在客观上往往会起到带动周边的商服、地产、休闲及各种服务业的发展。至于煤矿城市的煤矸石综合利用,更是早已取得积极进展。在一定意义上说,资源型城市的“废弃资源”利用,也是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促进旅游服务业振兴发展

(一)大力发展生态、冰雪游

要依托省内的绿色生态和冰雪优势,研究发掘新项目,构建新的旅游欣赏物,提高项目的吸引力、美誉度和竞争力,让生态绿色和冰雪旅游业成为黑龙江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塑造龙江美好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使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切实转变成金山银山。要认真研究黑龙江的生态特点和冰雪特色,避免不加分析的与省外和境外进行简单类比。因为从实践上看,这样的思路很难体现生态和冰雪要素禀赋的特点。就生态游而言,应着力打造具有北国特色的夏季度假、休闲、康养目的地。就冰雪游而言,我们不仅要继续提升哈尔滨冰灯、牡丹江雪乡等知名品牌美誉度和竞争力,还应在冰雪游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上塑造新品牌。例如,大力塑造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科技、冰雪夏令营等冰雪品牌,使黑龙江省的冰雪游内容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吸引力。

(二)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游

黑龙江近代开发虽然较晚,但先民们在这块黑土地上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要解放思想,打破黑龙江缺乏历史文化遗产的误区,在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依托其发展历史文化遗产游。当然,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欣赏物的整理,增强其体验性、可视性和艺术性,以吸引更多的体验者。在黑龙江省发展民俗文化游,重点是要发掘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要根据少数民族生活分布的地域,搞好民俗文化游的布局和旅游线路的开发。开发民俗文化游,要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作为游客感受最为直接的民族村落建筑景观,无论是维护或者是复制建设,要努力保持其特色和真实性,避免民族村落景观建设城镇化。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游客的广泛认可,才能使民俗文化游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发展工农产业游

黑龙江具有现代化大农业和老工业基地的景观,这也是发展现代旅游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这方面也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突破那种认为旅游就是对自然景观和传统人文景观欣赏的认识,而是要将工农业生产景观作为重要的旅游欣赏物和旅游资源积极加以开发。尤其是要重点开发农垦北大荒的现代农业、大庆油田,对老工业基地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也应在不影响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适当开辟参观通道。其他行业有条件的企业也应开辟旅游通道,让游客直观感受到工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这种寓教于游的做法,尤其是对青少年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四)大力发展红色经典游

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前辈在龙江这块黑土地上,留下了他们辉煌的业绩和足迹。进入新时期,要继续传承好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通过发展红色经典游,使這种精神得以进一步具象化,成为鼓舞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目前,黑龙江省红色遗址虽然不少,但分布较为分散,一些遗址可视性不强,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红色经典游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必要的复制复原,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红色经典内涵的发掘,用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感人事迹来诠释红色经典,以提高红色经典游的感召力。

(五)大力发展服务业融合游

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相关产业的紧密融合。在发展旅游业的进程中,结合旅游业的传统六要素,大力发展餐饮、民宿、交通、导游、购物、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既可以完善优化旅游环境和条件,又可以带动就业。也应该充分看到,现在旅游服务业的融合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的融合,已越来越多地开始与养老、养生、度假、休闲、文化、体育、电商等新型服务业态融合。要突破对传统旅游业要素的认识,通过旅游业与新型服务业态的大融合,带动新型服务业的大发展,为黑龙江龙江振兴发展提供新动能。

五、促进对外经贸合作振兴发展

推动黑龙江省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大力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通过“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互补,提升黑龙江省的要素集聚能力和产品开拓市场的能力,以进一步推动黑龙江省的振兴发展。

(一)优化对外经贸合作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是推动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作为推动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样也面临优化产品结构的重要任务。在这一问题上。也要解放思想,既要树立服务于全国的理念,当好省外出口产品的“搬运工”,也要积极建立自己的出口加工基地,带动省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黑龙江省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要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互补性,努力推动对俄经济贸易合作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根据黑龙江省和俄罗斯的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互补条件,在继续推动双方在农业、林业上的合作基础上,可进一步集中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建材开展合作。就省内而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对俄出口加工基地不一定放在加工基础薄弱的沿边,而是可充分发挥省内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基地,既要充分利用省内的条件,也要积极吸纳省外的生产要素,尤其是要利用好中央搭建的平台,积极开展与广东省和深圳市的合作,以推进出口加工基地的建设。

(二)优化对外经贸合作的方向和路径

黑龙江省虽然毗邻俄罗斯,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对岸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口稀少,只有600万人左右。在客观上导致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市场需求受到限制。因此,黑龙江省开展对俄罗斯的经济技术合作,要把视野和行动延伸到俄罗斯中部和俄罗斯欧洲部分。从这个视角出发,研究俄罗斯的市场,我们研究俄罗斯的产业条件,研究中俄双方开展经济贸易合作的互补条件,不能仅限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而是要研究俄罗斯中部和欧洲部分的市场与产业条件,从而谋划双方的合作思路4。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好的开端,如开通了哈俄、哈欧班列,但若使这些班列能够常态化运行,就必须研究透俄罗斯中部和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市场需求条件。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延展性的研究工作,如探讨欧洲相关国家的市场需求条件,进而利用中俄中欧大通道,进一步加强与欧洲的经济技术合作,使黑龙江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有一个质的提升。

(三)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的大通道建设

黑龙江省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尤其是开展对俄经济贸易合作,要着力做好大通道建设。就省内而言,要继续做好绥芬河、同江、黑河方向的通道建设,在牡丹江一绥芬河铁路提档升级的基础上,有必要研究并创造条件对佳木斯一同江、哈尔滨—黑河铁路进行改造和提档升级。与此同时,开展对俄经济贸易合作大通道建设,也应秉持开放共享理念,加强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开展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推动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高铁线路建设,这对于构建黑龙江省对俄合作全方位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要着力改善黑龙江省和俄罗斯进行经贸合作的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扎实做好同江大桥和黑河大桥的建设工作,从而为黑龙江省深人开展对俄经贸合作提供交通基础设施上的有力支撑。

六、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振兴发展

近些年,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的进展。但也要看到,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还不能满足振兴发展的需要,还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还要进一步加大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以支撑振兴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为促进黑龙江省的高质量发展和振兴发展,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发挥先行官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黑龙江省的铁路建设。根据黑龙江省的城市布局,要在加快东环线高速铁路建设的同时,也应积极谋划西环线铁路的提档升级,使东西两大环线能够覆盖住黑龙江省绝大多数城市,进而带动全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沿边铁路的建设,尤其是要着力打通沿边铁路的“断头路”。无论对于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还是巩固边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加强我省的航空港建设。要进一步优化黑龙江省的航空港建设布局,尤其是要依托哈尔滨机场,并加强与周边机场的合作,推动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与此同时,也要积极谋划和大力发展通用机场,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求。要加强黑龙江省的内河航运建设。要充分认识内河航运具有的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积极整治内河航道,提高内河航道质量,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发展沿江旅游,以利用好黑龙江省的内河航运资源。

(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也应是振兴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但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短板,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因此,应该大力开动脑筋,千方百计补,上这一短板,以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继续加强农村道路建设。黑龙江省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道路建设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从实际需求看,还不能说能够满足农民的需要。因此,还要继续加强对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在延伸其里程的同时,促进其质量有所提高。要继续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近些年,黑龙江省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投人不断增加,对于巩固黑龙江省农业大省的地位起重要作用,但由于黑龙江省农业水利基础建设欠账较多,因而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仍然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在积极争取国家投人的同时,也要通过改革,调动社会力量,投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动能。要继续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要落实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在公共服务上对农村优先安排,以不断提升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

(三)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要大力加强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城镇的工业排放和居民生活垃圾,要加大治理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城镇黑臭水体的整治,坚持对企业的各种污染排放严格监管,坚决遏制企业私人成本社会化,积极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倡导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以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大力加强城镇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城镇道路交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很多城镇原有的道路交通系统已难以满足现代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发展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提高城镇道路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可能拓展城镇交通道路的空间,以提升城镇道路交通系统的通达性。要大力加强城镇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生活基础设施关系到百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必须加强合理设计布局和建设,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商业网点、交通站点、文化场所的布局上,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统筹规划抓好建设,以提升百姓的福祉。

七、增强振兴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推动振兴发展,必须夯实支撑保障能力。在这方面,黑龙江省必须要补短板、强弱项,以切实解决营商环境不优、投资力度不足、人才出现流失等突出问题,从而增强黑龙江省支撑振兴发展的保障能力。

(一)增强服务支撑保障能力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强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为此采取重要行动。优化营商环境实际上就是主动作为,主动增强服务意识,为振兴发展提供服务支撑保障能力。为此,必须从企业、从市场主体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考虑如何为企业、为市场主体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就是因为黑龙江省的营商环境还不优,黑龙江省的一些职能部门服务意识薄弱,客观上对招商引资、对发展民营经济,对调动市场主体参与发展的积极性都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的振兴发展,必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相关优化營商环境的决策。优化营商环境,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固然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但与此同时,还要形成一种更加良好的亲商、重商、营商社会环境氛围。在此过程中,要着力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推动形成“亲则两利”“清则两安”的政商生态,进而更可持续的服务于振兴发展。

(二)增强投入支撑保障能力

就黑龙江省而言,增强要素投入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是要增强资金投入。我们既要利用好国家相关的财政和金融支持政策,也要千方百计发吸引社会投人。要利用好国家已有的投入政策,特别是要注重发挥好国家财政投人的资金引导作用,并按照现行投人渠道在各自领域进行整合,以避免效益低下的分散投资,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要注重发挥信贷资金的重要支撑作用,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要注重创新信贷产品和信贷服务,稳妥利用各种融资平台,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尤其是要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绿色发展。要注重增强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作用。要切实把营商环境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以吸引省内外的社会资本投资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以切实解决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等问题。也要努力扩大招商力度,吸引境外资本投入黑龙江省的经济建设。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已经成熟的符合相应条件的企业上市。

(三)增强人才支撑保障能力

促进振兴发展,人才是关键。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叠加,近年来,黑龙江省人才流失现象比较明显。为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也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出举措,以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对于人才的认识,也要拓宽视野,树立大人才观,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要大力发挥高端人才的头雁引领作用。对于高端人才要本着“引进人才高看一眼,本土人才厚爱一层”的理念,切实落实好相关政策。引进高端人才切忌好高骛远,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进,使优惠政策有效发力。对于本土的高端人才,也要有相应的支持政策,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努力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发其投人振兴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大力夯实实用人才队伍。要推动振兴发展的宏大事业,我们既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千千万万的实用人才。因此,根据振兴发展的需要,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需要加大人力资本投人,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队伍。要大力倡导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振兴发展固然需要高精尖领域的人才发挥作用,但也需要各行各业技术精湛、能够破解难题、有创新精神的工匠。要传承和发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助力于高质量振兴发展。要大力搭建人才使用的平台和发挥作用的拓展空间。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虽然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持,但也不能忽视构建人才使用的平台和发挥作用的空间。要解放思想,努力开拓创新用好人才的思路和办法,以切实实现事业留人,不断推动黑龙江省高质量振兴发展。

[参考文獻]

[1]魏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农业绿色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18(33).

[2]丁声俊.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中国粮食安全故事[J].黑龙江粮食,2018(11).

[3]姜国忠.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N].黑龙江日报客户端,2019—03—21.

[4]姜振军.俄罗斯远东地区产业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18(10).

[5]王迅.准确把握金融工作重心为龙江振兴发展提供金融支撑[J].黑龙江金融,2018(8).

猜你喜欢

解放思想新思路高质量发展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探究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思路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新思路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拓宽思路 加强企业党员思想教育
解放思想,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如何搞好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