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艺术和科学跨越学科边界创作的不同样态

2019-09-10孟靳

锦绣·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跨学科科学艺术

摘 要:近几十年来,整个人类意识形态的跨界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学科的界限不断被打破甚至重塑。跨学科研究领域不断产生。那么在探讨艺术与科学跨越学科边界前,我们要知道艺术是什么?为什么那是艺术?而那个为什么又不是艺术?艺术的边界在哪里?在许多不同的场合,公众的艺术观念实际上非常混乱和模糊,但表达和表达也是一种耻辱。不仅为公众,也为艺术评论家,理论家和艺术家。

关键词:艺术;科学;跨学科;不同样态

一、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1.1艺术与科学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普遍性是相互联系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艺术和科学也不例外。纵观艺术史,不只在当代艺术时期,以往的历史中也有不少艺术家不是“专职画家”。如意大利艺术家、科学家达芬奇,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不仅在绘画领域拥有超人的天赋,在雕塑,哲学,医学,生物学,工程学,武器制造等领域,也有深入的研究。这样的学科背景,让他成为了历史的传奇,而不只是艺术领域的传奇。在他的作品“蒙娜丽莎”中,女士对肌肉面部肌肉的微笑,肌肉的圆形肌肉,并不是一个无法弄清楚可以画出什么的人。

1.2艺术与科学的异同

科学侧重于逻辑和实验,即理性和抽象。科学之美在于现实,在于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科学用“理性的方式”来把握世界,而艺术则用“审美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前者创造的是理性世界,后者创造的是形象世界。

艺术应该表达每个人的审美体验,并且使用艺术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表现。用艺术家的历史和内心的生活情感统一历史和生活的真相,激发人们的美丽。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自身智慧的结果。科学经常需要艺术的滋养,艺术往往需要科学的帮助。当科学和艺术走向高峰时,它们融入了哲学,代表了人类最高的思考能力。

二、跨越学科边界创作的现状跨学科所呈现出的不同样态

2.1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是指添加材料而不是凿刻原生材料,例如3D打印技术。在未来,3D打印技术可以创造一个“印刷一切”的世界,这当然适用于艺术行业,特别是在雕塑领域。当技术足够流行和简单时,许多人设想一个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普通人。通过3D打印机成功地将你自己视觉的视觉图像转换为真实物体也很容易。

在所谓的雕塑家隋建国的个展“化身”中,展出了艺术家使用高精度3D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作品。这些工作准确无误地恢复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留在作品表面的手印细节,打破了之前放大泥浆的过程。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局限对于细节还原的不足之处。

2.2行为互动装置艺术

《沉浸式环境雨房》是通过运算化设计而来的艺术作品,雨水室是一片可以在任何地方检测到人体的地方停下来的瀑布,它为游客提供了控制雨水的体验。借助数字技术,雨室创造出精心设计的倾盆大雨,同时鼓励人们在一个意想不到的舞台上成为表演者,并创造出一种亲密的沉思氛围。

这项工作邀请参观者探索科学、技术和人类创造力在稳定我们的环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它看起来像是设备外的大雨,但是当你真正走进去时,它根本不会被弄湿,设备内的3D摄像头会捕捉到访客,系统控制雨水以避开行人,并且有一種独立光环的错觉!

2.3声音艺术

提到声音艺术,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他们就是日本新媒体艺术家池田亮司以及声音艺术家黑川良一。

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是最重要的声响艺术家之一。他通常从细微处入手研究超声波学,频率学和声音本身的基本特性。其实自1995年开始,池田亮司就积极尝试各种形式的创作,其中包括音乐会、装置、唱片、综合声音等。池田亮司将声音视为一种“感觉”而非物理现象来研究,试图展现这种感觉与人类感知之间的关系。

池田亮司的最新作品《the planck universe》的作品形式是一个巨大的地面视频投影,伴随着令人不安的高低频率声音,这些声音便是他喜爱的“非主流声音”,地面投影上的一些疯狂的光条、粒子的频闪画面会在脚下滑动而过,即便是透过屏幕观看,也会感觉即将被传输到冷酷的数据深渊。

黑川良一在“Node 5:5”中,黑川的声音,激光轨道和投影图像的组合涉及各种技术,包括动态激光成型,视频投影和波场合成在任何空间中创建声源的扬声器系统。激光系统控制不同的激光器,每个激光器彼此独立。屏幕上的白色图案是随声音和激光而变化的投影图案。

2.4生物艺术

艺术家利用技术手段和合成技术试图突破“生活”的界限,创造出与传统观念不同的“生活形式“合成生活”。或者通过编辑DNA来设计新的生物学功能,即合成生物学。

2008年,西澳大利亚大学研究实验室的艺术家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了“无害的皮夹克”。他将人和小鼠干细胞置于实验室玻璃生物反应器中,并通过管饲小牛胚胎血清培养。过了一会儿,这件“夹克”意外地变得疯狂。最后,博物馆不得不停止提供养分以限制其生长。

在作品“复活”中,用新鲜的青蛙尸体剥去8个实验,浸泡在液体中并与电极连接;该仪器将电子音乐中的节拍转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被传输到电极以反射保持活动的蛙肌。在充满活力的音乐中,无头青蛙的大腿被踢得有节奏,就像跳舞一样。这件作品就在探讨 “意识是否能够控制身体” 这个问题。而另一个问题是生命的边界,工作中的青蛙只有半身,但它仍然在移动。这时你就会觉得:它是活的吗?但它又不是活的,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这两件艺术作品以这样的结果收尾引起了一些争议:生物学应用的伦理该如何规范?

结语

事实上,艺术从未被确定,包括目前对艺术定义的混淆,这与现有技术的跨学科设计密切相关。艺术创作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出的艺术也是不确定的,并且从未有过固定的艺术。通过调查艺术和科学跨越学科边界创作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研究后产生的分析和整合后发现,艺术界限的打破与艺术的生长是密不可分的,也是我们一定要关注的部分。

作者简介:

孟靳(1996-),女,汉族,籍贯:江苏南京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视觉传达),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跨学科科学艺术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纸的艺术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