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国企改革对财务管理休系建设的影响研究

2019-09-10王国永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9期
关键词:国企改革影响研究新常态

摘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现已成为贯穿中国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国企改革在此背景下受到巨大影响,国企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从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角度切入,探讨国企改革对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影响,在分析国企财务管理体系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国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最后分析了国企改革对财务管理具体的影响,旨在为国企财务管理体系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新常态:国企改革:财务管理体系:影响研究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中同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而现今,中国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中国目前正处于重大的战略转型期,中同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逐渐转向创新驱动。所有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作为中同经济的重要支柱,同企改革也不能幸免。财务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最先受到国企改革的冲击,在国企改革的浪潮下,国企财务管理体系也必定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近年来,已有的诸多研究关注于国企改革的措施、国企财务管理改革的内容等,少有研究从企业管理角度探讨国企改革。本文从企业管理视角切入,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探讨国企财务管理体系的地位与作用、国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结合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大背景,分析国企改革对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分析旨在为国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并为顺利推进国企改革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贡献思路。

一、国企财务管理体系现存的问题

国企改革是国家经济宏观管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国有经济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的过程,但是由于国企的庞大体制以及巨大影响力,其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财务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关键的内容,是企业建立现代制度的重要保障,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所有工作的根基,也是提升企業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诸多问题开始显现。首先,财务管理混乱且滞后是最突出的问题,诸如同有企业财务账目不清不楚:国有资产监管不力,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或被私占:死账、呆账和坏账的形成,导致国有资产利用率低:财务人员私自侵占,制作假账,套用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与亏空;还涉及了国企改革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政策真空与漏洞。其次,国有企业融资筹资渠道、金额等非常有限。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主要业务,国有企业由于其国有控股的性质,决定了其融资渠道狭窄,且无法实现更大量资本的融入。国企改革预示着岗位调换、职位裁减等,需要大量的资金,财务资金的缺失也会影响国企改革的进程。再次,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独立权不够。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诸多方面都不完善,国有企业的决策通常是逐级向下的,诸如国有企业组织架构不完整,财务管理的决策往往由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人决定。最后,国企财务管理监督乏力。国企资产数额庞大,但诸多国企财务监管不到位易出现国有资产被侵吞的现象,行政权力干涉国企财务管理过多,国企资产评估过程中进行扭曲与干涉便可构成国有资产侵占。

二、国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

财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人员、财务会计机构、财务管理制度、圉企会计政策四个方面,本文将从以上四个方面论述国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

(一)财务会计人员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国企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愈演愈烈。财务会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招聘财务会计人员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才能真正上岗实操业务。还需要时常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财务理念培训,以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增强对国企资金的利用效率,对国企资产进行正确且合理的评估,并进一步清查企业的坏账、死账。此外,财务会计人员还需要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的相关培训,让企业管理人员也树立相应的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不断将财务管理的理念运用于企业的所有业务决策、形势预估以及目标考核的各个过程中。

(二)财务会计机构

国企改革的过程中须完善相关的财务会计机构,除了传统的财务部,还应在财务部下面细分设置财务预算室、财务监控室、财务成本室、财务决策评估室。各个科室负责的工作内容涉及了国企的预算、投资、投资考核以及结果评价。从机构设置就把各个财会机构的权责进行区分,将业务精准划分到个人,旨在简化与明确组织机构,推进国企改革的步伐。而且,国企财务会计机构的设置与完善能增强财会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联系,充分考虑别的部门的诉求,以提高企业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三)财务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网”,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也十分重要,目前国企改革中需要完善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国企的财务管理制度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如财务制度不完善甚至缺失,包括财务审批手续烦琐、财务报账时问漫长:财务监控制度缺乏,诸多监控制度流于形式等。因此,圉企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内容包括简化财务审批手续,开通紧急财务处理业务:设置严格内控制度,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监控,用外部的力量监控,让财务暴露在阳光下,而且财务会计数据要对内部公开透明,实时受到监督。财务管理制度应成文,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将财务管理制度确定,并下发给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学习,一方面,这可以在全公司普及财务管理知识与思想,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公司员工更好地实现对公司财务管理的监控。

(四)国企会计政策

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承认公司会计处理方法存在诸多选择,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做出变化,形成改革。而国有企业一直以来思想僵化严重,习惯以统一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业务的审核和决断,缺乏理性选择会计政策的过程,而这种情况势必难以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变化以及企业发展的要求。在国企会计政策改革方面,首先,要充分考虑国家法规与经济政策,将新常态的相关宏观经济变化进行解读。其次,充分考量本公司的组织形式,对国企而言应偏向于选择披露会计信息的会计政策,以赢得口碑。再次,充分考虑本公司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应选择更为稳健的会计政策。最后,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对会计政策做出适当修改,依据主营业务确定最为合适的会计政策。

三、国企改革对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影响

基于以上论述,国企改革能对国企财务管理体系产生诸多影响,对国企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企改革可以优化国有资产利用效率

国有企业占有诸多的优势资源,但如果无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就无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财务管理需要对企业资金去向进行评估,从财会指标衡量是否有继续追加资金的必要。还需要从财务管理数据对拟新投资的业务进行可行性分析,用财务指标确定国企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建设圉企财务管理体系,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提高企业信用,打造企业名牌,进一步实现对国有资产的集约化管理,及时对剩余资产进行有效地管理,增加企业盈利,提高企业效益。

(二)国企改革可以提升国企财务管理能力

国企改革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增强对企业内部流动资产的管理,而且增强同定资产购入、投融资的计划性,这能有效避免国企财务管理出现资金闲置或资金短缺的状况发生。同时,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体现在对国企资产的监管,国企资产浪费是由国企决策权力过于集中与国企资产的监管缺乏共同造成的。国企改革通过分化过于集中的决策权、财会数据过程监控国有资本效率以及财务管理手段的与时俱进等方面的内容增进对国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健全的财务监管体系设置了相关的资金使用监控部门与人员,能及时对坏账、死账进行清理,并对库存进行清理,避免出现库存过多或者库存过少等极端情况。

(三)国企改革能促进国企财务管理体系优化

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可以进一步实现国有企业适应新常态的发展速度与节奏。随着经济常态化发展,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使国有企业的相关业务开展竞争更激烈,需要不断优化国企的财务管理效率,实现市场业务与市场份额的扩张,最终实现国有企业财务的良性循环。国企改革能实现国企财务管理体系的权责分化与明确,匹配相关业务到部门及个人,通过国企改革能实现组织机构的精简,提高运营效率。

四、结语

国企改革是个时代命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国企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探究的核心是从财务管理体系视角研究新常态背景下国企改革的思路与变化。首先,本文强调新常态与国企改革的关系,然后分析国企财务管理体系現存的问题,并进一步从财务会计人员、财务会计机构、财务管理制度、国企会计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国企财务管理体系改革的内容,并最终分析了国企改革对国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影响与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国企改革推进以及新常态背景下国企的发展选择提供理论基础,以期圉企改革更加深入、更加彻底。

参考文献:

[l]刘旭荣.探讨国企改革中的财务管理[J].纳税,2018(25):200.

[2]申筱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浅析[J].企业经济,2001(1):71-73.

[3]方伟伟.浅析国企改革与企业管理[J].科技资讯,2007(4):160

[4]贾舜堂.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3(92):121.

[5]乔春华.高校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配置研究——三论高校财务管理体制[J].教育财会研究,2011,22(2):3-10.

作者简介:

王国永,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

猜你喜欢

国企改革影响研究新常态
体育电视节目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信息化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