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何彦佳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何彦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不断加快,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多元智能理论则是一种主张人类智能可协调发展的理论,该理论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指导作用在于其认为音乐与其它学科是可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促进的,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本文针对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几条应用该理论的有效途径,旨在为读者提供思路。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小学音乐;音乐教学;应用]

人类的智能是由多种能力而非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说法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该理论还指出,人类大脑中的智能是以多维度而非简单线性的方式互相作用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又会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因此,将该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则是主张教师从多元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协调各项职能的配合,综合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这种主张与素质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

(一)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提升作用

小学音乐教师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过程中,可避免过去机械的教学方法,转变对课堂教学的误区,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作为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首要途径,而不是灌输给小学生复杂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的诞生源于创作者的感情宣泄,只有饱含情感的音乐作品才具有艺术精神,也只有能引起他人情感共鸣的作品才会被广泛流传。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深厚的情感,使小学生能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心驰神往。

(二)对学生的智力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就是要通过该理论点出的人类多项智能的相互作用规律来用音乐发展小学生的其它能力。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师则可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作品的内涵来开发小学生的其它类型的智能潜力,在对小学生进行唱奏教学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智力发育的目的,这也是音乐教学对其它学科教学的创造性促进作用。

(三)对学生的情感表达具有辅助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可融入感情的环节不只有欣赏,教师还可通过训练小学生的歌唱与演奏能力帮助小学生表达自身情感。小学音乐教师可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所阐述的原理来鼓励小学生将其它学科学习中积累的情绪通过音乐表达出来,使小学生学会用音乐来缓和紧张精神,调节自身心态的方法,这便是将多元智能理论所说的智能多维度互相作用的体现。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策略

(一)音乐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

在了解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发挥的作用后,教师要首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才能进而转变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使小學生在音乐课堂收获全方位的智能水平提升。小学音乐教师要削弱硬性理论教学要求的存在感,而给小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小学生在浩瀚的音乐世界中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音乐体验,并通过学习音乐而得到多元智能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音乐六年级下册《走进西藏》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民乐合奏《珠穆朗玛》、独唱《格桑拉》和女生独唱《天路》等有关西藏的音乐作品,让小学生先从自身的理解体会这些音乐作品的共同点,从而对西藏地区的音乐有大致了解。随后,教师再为学生系统地讲解西藏音乐的具体特点,并通过情景描述与音乐作品的配合,将学生代入到西藏地区广阔的天地中,让小学生的视野与胸怀得到拓展,达到通过音乐智能来促进小学生其它智能发展的目的。

(二)音乐教师需转变自身角色

多元智能理论除了提倡要以一种智能的作用促进其它智能的发展以外,还点明多种智能共同发挥作用的机制,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想让小学生的各项智能同时发展,还应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地自主性,让学生发挥好其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将教师自身的角色转变为辅助性角色。

小学音乐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可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小学生在亲密的合作中同时提升音乐智能与社交智能。比如,在乐器教学时,教师可让小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合奏练习,让小学生从教师选定的曲目中任选一首进行排练,并在小组间进行成果比拼。教师可通过这种带有激励性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投入到音乐自主学习中。

(三)音乐教师需创新评价方法

在过去的音乐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忽视了音乐这门艺术学科的独特性质,将评价内容局限在对小学生音乐理论的考察上,使得小学生的音乐智能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建立更加多元的评价机制,对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欣赏水平、歌唱水平与演奏水平等各种表现进行单独评价,鼓励学生提升综合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学唱西师版音乐课本中抒情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时,教师可从学生对该首歌曲表达情感的理解与学生在学唱歌曲时的情感注入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可准确把握自身在音乐理解方面的不足,从而在日后的学习中对该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一种揭示人类自身能力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论,对素质教育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可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应将该理论与教学有机融合。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从转变教学观念与自身角色入手,帮助学生发挥音乐学习的主体作用,并通过多元的评价机制来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将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生审美素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智美.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2]陈贝.小学艺术课程中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3]姜莹名.构建中小学音乐审美教学模式初探[D].渤海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理论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