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air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

2019-09-10周燕黎鸿雁贾柠宁李静张佳景马波

高教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创新实践创新创业教育

周燕 黎鸿雁 贾柠宁 李静 张佳景 马波

摘  要:萨提亚模式作为一种积极向上、自信统一、内外和谐的心理学模式,非常适合融入大学生创新创教育及训练指导,帮助大学生迈向身心统一、充满信心地创新实践锻炼,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寻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力量、勇气、喜悦,建立更和谐的团队关系,為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萨提亚(Stair)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实践;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3-0043-03

Abstract: As a positive, self-confident, unified and harmonious psychological model, Satia model is very suitable for incorporating innovative and creativ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Helping college students towards physical and mental unity,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training with confidence. Stimulat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warenes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helping student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practice of entrepreneurship, we can find the strength, courage and joy that belong to our heart and establish a more harmonious team relationship,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career planning and future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e practice of entrepreneurship, we can find the strength, courage and joy that belong to our heart and establish a more harmonious team relationship,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future career development.

Keywords: Satia mode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novation practice; career development

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我国当下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素质及创新创业能力。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及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萨提亚(Stair)模式作为一种积极向上、自信统一、内外和谐的心理学模式,她相信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不断地在演变、成长,而且永远都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非常适合融入大学生创新创教育及训练指导,帮助大学生迈向身心统一、充满信心地创新实践锻炼,在提升创新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同时,还增强了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及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寻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力量、勇气、喜悦,也同时创造了更和谐亲密的团队关系。

萨提亚(Stair)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就是要揭开冰山的秘密,使学生们看到自身内在的渴望、期待、观点、感受及改变,看到真正可以成就的自我,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成就自己、服务社会。

探索初期,研究团队在教学中从创新素质教育开始,运用萨提亚冰山理念,开展以能力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和训练,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没有创新精神的提升和对自我价值的批判反思,就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创新意识,任何创新创业行为都是对自我精神的探索和大胆实践,创新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创业则是一种行为的表现,创新创业实则是一种表里的关系。我们认为,萨提亚冰山理论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感受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认识自身存在的创新创业潜质、渴望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能力增长、期待创新创业项目获奖的喜悦、坚定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

一、使学生感受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教育

萨提亚(Stair)模式借助冰山隐喻来探究人们不同层次的自我,倡导对所有的体验水平展开工作。鼓励人们将注意力转向他们的内在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内容,并把他们带入觉察中,并转化这些隐藏的观点、信念、感受和期待,成为正面的能量。萨提亚的感受分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关键是如何使消极情绪发现资源,从而转变为动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持续推进,但在基础教育却从来没有过,因此,对大一新生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全新的成长过程,但是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和成长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有距离,开始他们感觉有一定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我们着重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培养。

第一,意识培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了解创业的内涵、创业要素及创业特征等,掌握创业过程需要的基本知识。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创新与创业成功案例,积极开展启发式、引导式、探究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合联系,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其次,以本学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为例开展教学,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鼓励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体验能发挥自己技能的项目去做。

第二,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执行力、决策力、协调力、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技能力,把课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特别是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创新创业过程。我们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创业团队和社团为活动群体,以“一站式”全程指导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环境认知。引导学生认识市场行业及企业成长环境,学会评价创业机会,创新开发商业模式,预测创业风险等,有效地设计应对策略。教学中使学生了解:1. 创业的主体是个人或者小规模群体。2. 创业的关键是商业机会的发掘与把握。3. 创业者的身份是资源配置者。4. 创业需要创立新的社会经济单元。5. 创业的价值实现有赖于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转化为商品。6. 创业是一个创造过程,创业的基础是创新创造。大学生正处于创造能力的觉醒时期,对创新充满了渴望和憧憬,大学生更容易接触一些新的发明创造及新技术改造,创新创业教育改变了他们的成功观念,有些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有创业经历了。

第四,实践体验。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为核心目标,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大学生创新品质,从而进一步拓展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新视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路、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及创新创业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进步。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模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等,鼓励学生体验创新创业准备的细节,包括识别创业机会、组建创业团队、营销渠道建立、创业融资方式、创办企业流程等。使学生经历从认识、模仿、体验到项目落地的创新创业全过程。

一个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个性品质,如独立性、适应性、合作性、领导力等。教学中我们通过翻转教学、创设情境、创新实践、基础训练、大赛训练等环节,使学生经历完整的自主创新、团队合作、项目驱动、作品展示、竞赛答辩等实践体验,开发自身的创新创业潜质,锻炼创新者和企业家思维,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另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关键是要变学生被动接受职业选择,而是教会学生主动选择及评价,主动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会自我发展的创业勇气。创新创业教育增强了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的胆量和勇气,以及开拓精神,提高社会适应力,提高职业竞争力。

二、认识自身存在的创新创业潜质

萨提亚(Stair)模式认为:问题并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个体感受问题压力的大小,在于如何看待问题的视角。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其创新创业潜能,本质在于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力,拓展职业视野,完善职业心理素质,提升职业精神境界及追求,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终提升职业综合素质水平。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求职观念单纯,在择业时存在“等、要、靠”的思想,缺乏择业的主动性和创业意识,限制了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创新创业教育要提升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承受并克服困难、合理调节挫折失败造成的心理压力,在日趋激烈的社会职业竞争中游刃有余。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基于萨提亚(Stair)模式,我们创设了十大创新思维训练方法:

第一,分享讨论法。组建若干个3人小组的团队,在五分钟中限时内,就讨论的主题,互相交流意见并归类分享。然后,再回到团队中作汇报。

第二,智慧碰撞法。这个方法强调集体思维的相互启发,着重互相激发思考,鼓励参加者在指定时间内,迅速碰撞思维的火花及创意,并从中引发新颖的构思。主要以团体方式进行,但也可2人之间思考探讨和寻求问题解决,激发彼此思考。

第三,心智共创法。是一种刺激思维及帮助整合思想与信息的思考方法,结构上,具备开放性及系统性的特点,让学生能自由地激发扩散性思维,发挥联想力,又能有层次地将各类想法组织起来,以刺激大脑做出各方面的反应,从而发挥全脑思考的多元化功能。

第四,冥想分合法。此法主要是通过冥想将原不相同亦无关联的元素加以联结,产生新的创意。利用模拟与隐喻的作用,协助思考者分析问题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观点。

第五,属性列举法。此法强调使用者在创造的过程中观察和分析事物或问题的特性或属性,然后针对每项特性提出改良或改变的构想。

第六,希望列举法。这是一种不断的提出“希望”、“怎样才能更好”等等的理想和愿望,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第七,欣赏列举法。这是一种逐一列出事物优点的方法,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

第八,缺点转化法。这是一种不断的针对一项事物,检讨此一事物的各种缺点及缺漏,并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第九,辩证检表法。是在考虑某一个问题时,先制成一览表,对每项检核方向逐一进行辩证检查,以避免有所遗漏。此法可用来训练学生思考周密,构想出新创意。

第十,七何连问法。此法的优点就是引导学生连续从不同的层面去思巧和解决问题。即:為何(Why)、何事(What)、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如何(How)、何价(How Much)。

基于萨提亚(Stair)理念,我们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时着重关注以下三点:1. 新颖性。注重创新思维的超常规性,追求对问题思维的求新、求异。2. 独特性。敢于对习惯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挑战,打破框架、独具卓识。3. 多向性:善于从多维度想问题,尽量多的提出种各种设想,探寻多种解决方案,扩大选择空间,灵活看待影响现象质和量的变化因素,从而产生新的思路。

三、渴望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能力增长

萨提亚(Stair)认为:使身心与环境达到一致,应该是全身心投入、满足成长需要、感受自身价值、提升自尊及团队归属。为了满足大学生渴望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能力增长,我们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辅导活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重在创新能力培养,包括选题、立项、研究、创新、成果等完整的训练过程,项目训练的各个环节,要求每个成员要努力高效快速地完成任务,使学生更加理解团队协作精神,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素质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们非常积极地参加训练项目,渴望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能力增长,收获成果。学生参与训练项目,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解决具体社会实际问题,既锻炼了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又使专业知识得到了系统性的加强和扩展。另外,教学端团队构建以环节实践、任务实践、项目实践三个层面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形成“主体”+“任务”+“项目”=“能力提升”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式,以学生的兴趣+专业+特长,开展丰富多彩拟定或自选项目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自主创新、合作成长、共同进步的实践活动。

四、期待收获创新创业项目获奖的喜悦

萨提亚(Stair)认为合理的期待引导,可帮助学生实现目标、满足渴望、激发潜能。为此我们以“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竞赛为载体,开展“竞赛驱动”指导模式。近几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设立了包括“实践挑战赛”、“公益项目”、“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在内的新竞赛类别,这类竞赛项目的指导,不仅增强了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同时也搭建了拓展双创教育最好的实践平台。教学团队2014年指导学生《金叶苗木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获 YesBop(“金字塔底端的创新”)JA中国赛区最高奖“优胜团队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国家铜奖;2016年指导学生《养殖生态圈下的饲用酶制剂》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铜奖、公益项目《太行故里》获得河北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2017年指导学生《绿环全生物降解保鲜膜》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铜奖、《河北省淘宝村及淘宝镇升级对策研究》获得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18年指导大学生《乐达生物全降解保鲜膜》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铜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新智农培育服务平台》和《太行北方茶》获得河北省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学生们非常积极踊跃地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期待收获成果获奖的喜悦,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五、坚定对未来职业发展充满信心

通过萨提亚(Stair)模式的引导,大学生认识到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应对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关键是提供一切条件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去,满足学生的渴望、实现心中的期待、开发创新的潜质,感受自身的价值、提升自尊与自信、体会团队归属感。特别是使学生在大学一开始,就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充分准备,不能因为安逸而放弃努力、因为挫折而丧失信心,未来的命运是他们自己的,要靠努力改变生活,要靠拼搏取得成功。

从2014年期本教学团队组建了由双创导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和有创新创业活动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共同组成的创新项目指导平台,基于萨提亚(Stair)模式,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让学生及时地参与到创新实践活动中,针对学生创新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由教师提供分析和指导服务。不定期地开展创新案例分享教育活动,用成功案例去影响学生,还可以通过反面案例去提醒学生,让学生吸取前人失败的教训,使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认识自身存在的创新创业潜质,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增长能力,坚定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最终走向身心和谐一致的职业发展道路。

六、结束语

基于萨提亚(Stair)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提供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体验、潜能挖掘、指导服务等,帮助学生自信成长、实现愿望。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重在训练,包括立项、研究、实践、成果等完整的过程训练,培养创新人才高效快速地完成任务,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特别是为他们四年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们中的一批优秀代表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取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的同时,也迎来了自身更好的全面成长成才。2014-2018四年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种竞赛奖励34项,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人才,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赵天明.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08).

[2]董水生.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A].对接京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论文集[C].2018(06).

[3]趙云峰.独立学院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5).

[4]于专宗,王盛.“一带一路”视域下辅导员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4).

[5]郭知涛.贵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青年与社会,2018(11).

[6]刘翠娜.家庭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J].大众心理学, 2008(01).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创新实践创新创业教育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