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闲识得阅读面,百花齐放尽是春

2019-09-10蒋绍群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开展阅读教学

蒋绍群

摘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贯彻和落实,阅读教学越来越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注。与此同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着忽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自身阅读素养不足、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乏味、注重教学过程忽视结果等问题,解决诸类问题必须付诸相应对策:增强对语文阅读的重视程度、强化教师阅读相关校本培训、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方式、教给学生阅读文本的简单技巧。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开展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188-01

初中是学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在此阶段加强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是人们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旨归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训练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拟通过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路径,以期为提升初中阅读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论和现实价值。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存问题

1.1忽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初中开始开设专门的语文阅读教学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穿插阅读教学的内容。然而,学校、教师和家长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仍未形成清晰的认识,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明显不足。部分学校只是为了完成上级政府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而教师也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而被迫敷衍了事。家长对教师开展阅读教学也未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配合,导致初中阅读教学开展效果不佳。

1.2教师自身阅读素养不足

阅读教学是一门涵盖范围极广的学科,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对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而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自身就对阅读不感兴趣,未能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自身阅读素养不足导致教师无法确定符合学情的教育内容,也无法选择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育方法,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都极为不利。

1.3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乏味

当前,多数语文教师在初中阅读教学中仍在使用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的讲授法,教学环节基本为:教师朗读课文一讲解文章生字一学生跟读课文一布置课后作业,而且课后作业多为背诵课文或抄写生字,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没有课堂参与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机械记忆也不利于学生记忆的长效维持,无法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本目的,对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非常不利。

2.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路径探寻

2.1增强对语文阅读的重视程度

由于中考“指挥棒”的作用,学校、教师和家长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他们没有认识到阅读能力的提升也能为语文成绩的提高助力。社会各界对阅读教学的重视是初中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应通力合作,构成“四位一体”共同促进阅读开展的有效机制。社会应为初中阅读教学提供政策和财政的保障和有力支撑,学校应加强对初中阅读课程的管理和监督并为学生提供阅读场所,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教学课堂,家长应帮助学生改正不良阅读习惯并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2.2強化教师阅读素养校本培训

教师阅读素养的不足也是阻碍初中阅读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升教师的阅读素养对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基于此,学校作为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应努力强化教师阅读素养的校本培训。学校可以依托附近的高校为其提供智力支持,选派语文教师到高校学习系统的阅读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也可以请高校教师到中学开展相关校本培训,以有效提升教师的阅读素养和阅读教学能力。

2.3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方式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单一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新型的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方式则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缺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去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教学开展的效果。探究教学法是由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学生根据这个情境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以人教版初中语文《谈读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论读书的重要性”、“关于读书的名言”、“思考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等主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有所收获,课上再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合作学习也是由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分工、讨论和总结的过程。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小说阅读的阅读教学活动时,在借课文《范进中举》《心声》讲述完基本小说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之后,给学生提供两篇短篇小说《蜡烛》、《拔掉那颗蛀牙》,让学生阅读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2.4教会学生阅读的步骤

正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步骤:读懂内容(写什么)——读懂人物或所写对象的特点(是什么)——读懂主题(为什么写?表达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读懂特色(语言或写法)——思考所得(个人读完课文后的进步和提升)。让学生学会阅读,受益终生。以现代文阅读《散步》为例,第一遍:先阅读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思考: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读第二遍后再结合首尾议论、抒情分析小说的主题:表现中年人的家庭责任和使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再精读课文,结合相关的字、句、段,分析语言和写法的特色:语言的对称美、典雅美,以小见大、一波三折等等。

3.结语

阅读教学对初中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增长、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都意义重大。尽管当前初中阅读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不断丰富、优化和创新语文阅读教学课程,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我们一定会迎来“百花齐放尽是春”的美好局面。

猜你喜欢

开展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开展网式足球运动初探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