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提高“留守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2019-09-10谭君仪
谭君仪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12019)03-0019-01
提到留守儿童这个名词大家都不陌生,都会想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在父母身边生活,或者即使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教养的责任却被父母委以他人的城市儿童,他们与那些父母远在他乡的农村孩子们一样成为城区隐性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薄弱,通过语言沟通交流的能力相对较差。如何提高“留守儿童”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我们面临的严峻任务。
1.“留守儿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及现状
笔者所在学校为新城区,不少隐性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相比父母陪伴的孩子,普遍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1)口语交际时缺乏自信,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声音较小;(2)语言表达不通顺流畅,条理不清晰;(3)表述问题时会出现用词不准确、语句不规范,出现语病现象;(4)方言味浓重;(5)词汇贫乏,语言干巴巴,甚至存在不文明用语;(6)不会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喜欢插嘴。(7)语言沟通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些孩子与别人缺少沟通。
影响隐性“留守儿童”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多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
第一,这些隐性的“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在交际方面普遍胆子小,所以不会轻易举手发言。
第二,“留守儿童”很多不在父母身边,缺乏父母的陪伴,容易产生“心理留守”,隐性失陪现象越发严重,加剧了父母对孩子隐性留守。这样一来都限制了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第三,隐性“留守儿童”缺乏陪伴,阅读量较低,知识面窄,缺乏语言的积累会限制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以上三点都是限制“留守儿童”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何提高“留守儿童”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我们面临的严峻任务。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本人的实践谈谈提高“留守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些策略。
2.提高“留守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2.1营造氛围,点燃“说”之欲望
老师把自由“说”的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自由地说,尤其是“留守儿童”,更要关注他们,鼓励他们大胆说、学会说。笔者认为可以从生活中采撷素材,提炼主题,给学生提供说话的素材。笔者则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作了把新闻引入口语交际的尝试。让学生每天留意新闻,并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两则新闻记录下来,班里利用班费,订了《广州日报》和《番禺日报》,也让家里有征订了报纸的孩子,带回班来一起阅读,班里的阅读角可热闹了,几位“留守儿童”成了阅读角的常客。每天利用课余,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向自己的组员报道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笔者并没有限制学生报道内容,学生可以从“国内大事”、“国际大事”“民生生活”“体育新闻”等方面选取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报道,目的是要点燃“说”的欲望。在巡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尤其是平常比较胆小的、羞涩的“留守儿童”,都能勇敢地表达自己。
2.2及时肯定,增强“说”之信心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或者凭他的经验总结可能得到一些荒谬的结论,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更多的应该是肯定学生可取的地方,引导出正确的观点。如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师采用对比的手法讲述圆明园的辉煌、以及它凄惨的毁灭,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有的学生的反应很积极,争相发言,但部分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由于愤慨而显得过于激动,或者情绪过于紧张,以至词不达意,语音结巴。这时老师要注意报以鼓励和赞许的目光,及时的语言引导,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流利地通过朗读或谈感受把自己的表达内心感受抒发出来。
2.3积累优秀语言文化,促进“说”
语言的表达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有兴趣,有信心外,更需要多积累词句,才会得体地正确运用语言与别人交流。笔者利用每节语文课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诵读经典的诗篇,感受语言之美,大量积累、汲取中外优秀语言文化,尤其是“留守儿童”口语交际时语言表达干巴,词汇贫乏和方言味濃重的问题,只有坚持积累经典诗文,才能促进“留守儿童”口语表达时用词用句的规范性、文采性。网上有这样一个对比,要求形容眼前看到的美丽景色,词汇贫乏的孩子只会说“美丽极了”、“美死了”,而拥有深厚诗文底蕴的孩子则会聪明的赞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相信背诵过大量优秀诗文的孩子,绝不仅仅只是会引用诗文来表达,他们一定也可以自己创新,吟诵出自己写的诗,只有在读中积累,读中升华情感,孩子也自然而然乐于开口说、敢说、会说。
2.4持之以恒,提升“说”之能力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式是坚持每天抽出时间给予学生10分钟时间进行新闻报道,不定期地在班上举行小型辩论比赛,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会,有时还特意邀请“留守儿童”分享他们的阅读收获或阅读感受,并努力给学生创造机会锻炼这种能力。例如,班上定期开展《我推荐的一本书》的读书交流会,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介绍自己喜欢的读物,交流阅读的心得。我特意布置“留守儿童”一些特殊的阅读任务,并让其在阅读分享会上,充分给他们展示的机会,给他们创设说话的平台。
把课堂的“话语权”真正交还给孩子,让他们想“说”,敢“说”,爱“说”,乐“说”,这才能达到提升“留守儿童”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口语交际敞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