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赋能学校教学管理
2019-09-10赵骎陈向华
赵骎 陈向华
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管理者从经验型思维向实证型思维转变。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基础教育”的提出可谓顺应潮流,要求我们努力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怎样在教学中有机利用移动设备终端,促进教育质量管理机制的不断提升和完善,让学校享受到信息技术的福利,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浙江省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以杭州市智慧校园试点校建设为契机,采用学科质量三级监测制,将基于移动设备pad应用的“意趣课堂”新样态课堂模式与学科作业“互联网+传统”相结合,面向全体,分级分层实施,促进全面发展。
学业质量监测机制,形成发展性教学评价
根据学校“绿色低碳”理念,结合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丁兰实验中学学业质量监测分三级监测。第一级是以备课组为单位,同备课组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习难度,自行组织的以教学单元或周次为单位的作业达标。命题人员为本备课组教师,有利于教学诊断和基于实证的教学改进。作业达标在周五下午进行,每门学科用时40分钟,学科分周交替进行。第二级是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的单元检测,主要在初三阶段实施,考试安排与期末考试基本相同,命题老师同样为本备课组教师,但考试时间每门课减少10分钟。第三级为学校组织的期中、期末学业质量阶段检测,按中考时间和要求进行。
在第二、第三级检测中,评阅试卷采用手阅(先阅卷后扫描方式)和网阅(先扫描后阅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智学网大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日常的作业达标、单元检测、期中期末阶段检测等数据,通过对学校、年级、班级、学科、学生的多模块、动态行为数据分析,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业评价体系,形成发展性、常态化教学评价。
学业命题管理机制,科技提升效率
根据教学质量检测三级制,学校在命题管理上的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备课组教师组织的作业达标,分为课前pad上的导学案和课后pad上的错题组卷两种形式。课前老师以导学案形式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后借助pad上丰富的题库,组合不同层次、难度和数量的题目,形成适合学生的作业。一至二周后,以学习章节为单位,利用pad进行错题组卷,有效解决单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年级组织的单元检测主要以一个月左右的教学时间为单位。考虑到初三阶段的教学进度和学习强度,以及中考应考需求,我校在初三实施阶段检测制。检测内容随着新课教学的深入不断增加,直至中考要求掌握的所有内容。
第三,期中期末阶段检测。期中检测依据学生学习范围,教导处提供考试细目表,由同年级备课组进行命题并磨卷。以此为契机,学校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命题比赛,以赛促研。命题过程中要求以课程标准、教材或考试说明为依据,兼顾“覆盖面、科学性、精准度、逻辑性、趣味性、独立性”,同时把试题难度系数的达成情况作为考量命题科学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期末试卷一般以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提供的参考试卷为主。
考试诊断改进机制,精准建立校本资料库
传统教学时代,校本资料库建立比较繁琐且针对性有一定的局限,有了大数据平台,可以高效精准地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作业达标中pad电子书包能够进行精准统计,反映出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指导和帮助学生建立个人的“错题诊断库”,实现高效补漏。每个备课组利用期中、期末进行系统整理归类,形成本学科特有的校本资料。
其次,在单元检测和期中、期末阶段测试中,智学网大数据平台能提供多指标、多维度的考情分析。针对学生,系统提供班级前、后五名学生,大幅进退步学生,临界生及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名单。针对试卷,系统提供试题对应的知识点及解析,统计每个知识点班级整体的掌握程度,将班级得分率与学校得分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
系统通过自动网路阅卷系统获得数据后上传云平台,产生诊断报告。这份报告除了一般的成绩统计、排名、答对率等图表,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的可视化图表,帮助老师针对学生做个性化的辅导,找出异质试题,作为后续命题参考。校长可以看到学年诊断分析报告,充分掌握全校各班级的学习成效,并判断可能的问题点。
校本研修,基于教师的技术保障机制
基于自主命题的校本研修。根据学科特点与教学需要设计评价工具的能力,特别是命题的能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但总体而言教师的自主命题能力较弱。学校积极推进青年教师的培养,围绕“学、命、磨、评”四个环节开展教师自主命题的校本研修。
第一步:学。在学期初,邀请命题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學习命题规范和方法,钻研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提高教师科学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借助区学科命题培训活动,提升教师命题能力。
第二步:命。在对命题规范有了具体的理解后,通过青年教师命题比赛,增加教师自主命题的机会。
第三步:磨。青年教师完成命题后,备课组内教师进行研卷、磨卷,教研组长审卷。
第四步:评。命题的试卷作为期中试卷,以学生的考试结果验证难度系数的达成度,分析命题得失,对命题质量进行校极评比。
基于实证改进教学的校本研修。首先,构建课堂新样态模式。课前,学生在移动设备pad上完成学习。课中,学校形成监控学情、即时反馈、混合学习、智能支持四个模块的课堂新样态。课后,教师将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展。通过云作业,教师即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而且移动设备pad也能帮助家长掌握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实现家校互动互管。
其次,借助pad工具,推进“意趣课堂”建设。学校教学坚持“低起点,小步子,趣活动,多赏识,求变化,勤矫正”,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学校电子书包平台,通过排行榜、闯关、PK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云作业实施分层教学,让优等生学得更好,让学习能力不足者有机会跟上。
再次,逐步建立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学校绿色质量综合评价包含三个维度:学生表现性学习评价、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及成长环境评价。后两者同步进行,以数据的方式提供实证,帮助学校进行教学诊断和改进教学。
个性化所需带来的挑战
通过“互联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建设,学生学业负担有所减轻,教学精准性有所提高,家校学习对接更加深入。不过,新环境、新模式在教学实践的运用中必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技术设备与教学的融合问题,移动设备终端在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系统中的题库修改和整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学习资源的添加和修改也有局限性。教师对其接纳与使用情况不同,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说,改变总有些困难存在,因此现阶段,尚处于传统作业模式与pad作业模式并存的时期。
此外,由于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不同学科对pad等移动设备的功能需求是不同的;同一学科也有不同课型,pad的使用时机和方式不同。为此学校专门开展课题研究,2016年11月《基于电子书包的初中科学导学案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获得江干区区级立项,2017年5月《基于移动设备PAD应用的课堂新样态研究》立项为杭州市教育规划课题。本学期,每个教研组都结合本学科教学特点开展pad在教学中应用的子课题研究,继续深化互联网与传统教学结合的研究。
智慧同行,意趣致远,教育之路上我们将继续探索。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