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教平台资源,让书声更加悠扬
2019-09-10潘庆辉
潘庆辉
摘要:让学生独立地、反复地诵读感悟,并将在读书中意会到的东西有表情地朗读表达出来,是便捷有效的文本解读方式。人教资源的运用为缺少普通话环境的农村学生学习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提供了具体直观的指导。运用范读资源,可以让学生读得准确;利用多种形式(以范读资源为依托,开展朗读竞赛;以动画演示为依托,开展配音活动;以声乐资源为依托,开展配乐朗读)可以让学生读出兴趣;运用图画资源,可以让学生读出情感;运用激励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受成功。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教平台资源 朗读训练
“书声琅琅”是一节优质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学生熟读深思,感悟文字,激情诵咏,以言传情的场景,永远都是课堂上最隽永最生动的画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独立地、反复地诵读感悟,并将在读书中意会到的东西用可以检测的表情朗读表达出来,是便捷有效的文本解读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验品味、培养语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源大多来自周边西湖镇农村,学生平时不说普通话,在学校也只是上课时说,平翘舌部不分,边鼻音不分,方言土语、古怪的发音、错误的断句更是让人听得晕头转向。如何给学生以正确优质的指導,如何让学生能说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让学生改掉唱读的习惯,改掉有口无心、读字不读句的习惯,培养他们朗读的兴趣和能力,人教平台资源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平台。
一、运用范读资源,让学生读得准确
在人教平台的课程资源里,每篇课文都有相应的媒体资源。有教学演示课件,有课堂教学视频,有相应的拓展资料,有丰富的图片资料。其中也有课文范读。这些范读语音标准、音色优美、感情丰富,有的还配有动听的音乐或者是生动的动画,特别能吸引学生。
针对这样的资源,我就将相应的文字段落呈现在屏幕上,一面播放范读的原音,一面让学生跟读、仿读,在反复练读的过程中,掌握了不同情感的朗读语气与节奏。媒体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浓缩了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深刻体会,学生可以闻其声、悟其情、感其意,进而明晰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暖暖的温情、不屈的信念,就会像一股清泉滋润着学生稚嫩的心田,荡漾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可以说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间接指导学生学习朗读,其实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既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又能学到一些朗读的技巧。媒体中的范读可以任意暂停、重复、反复,学生听得久听得真也学得实;媒体中的范读字正腔圆、优美动听,学生会耳濡目染,品味、体验、模仿,久而久之,这种朗读能力会逐渐地转化成学生自身的能力。当然,媒体中的示范指导和学生跟读时的自我探索、自我纠正,甚至是自我创造,应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兴趣
朗读是一项语言技能,也是一种艺术技巧。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语言运用的环境中长期实践、反复训练,才能熟中生巧。为了避免枯燥,我就借助人教平台资源,采用多样的朗读形式,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
1.以范读资源为依托,开展朗读竞赛
(1)“听范读,再跟读”:看看谁读得更准确。
(2)“自读后,听范读”:比比和范读的差异。
(3)“听范读,表演读”:表演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变换成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有助于学生真切体会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儿童也喜欢分角色表演朗读,他们天生喜欢表演,喜欢融入到角色中。通常几次表演读下来,课文中的句子学生都能流利地朗读甚至背诵了。
(4)“我与范读比高低”:比一比哪一组读得好,哪一个同学读出了感情,哪个同学读得跟范读最接近。学生的好胜心较强,采用竞赛朗读,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和热情,还可以激发他们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精神。
2.以动画演示为依托,开展配音活动
“我是小小配音师”——平台资源中有不少是FLASH动画,以动画的形式将整篇课文的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我就借助动画的演示,让学生来给动画配音,节选课文中的段落读一读人物的对话,读一读优美的风光描写,读一读意味深长的句子,读一读扣人心弦的场面描写……学生看着生动的动画、读着文中的句子,个个兴趣盎然。他们联系体验揣摩句子,读得有声有色、有模有样。
3.以声乐资源为依托,开展配乐朗读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朗读会上,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再根据学生所选的文章内容选择声乐资源为文章配乐,学生根据音乐反复练习朗读,再进行评选,推选“最佳朗诵能手”。这样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口诵着优美的文字,在脑海重现文章中的优美意境,对文本的理解、对文字的感悟、对美的感受等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三、运用图画资源,让学生读出情感
“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学生读的过程就是感悟体验的过程,是语感形成的过程,也是语言积累的过程。但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仅仅粗通脉络后,老师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有感情地朗读”往往是我们对一篇课文朗读的最终要求,它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上——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在感悟的基础上促进朗读表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
如何有效地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形成自己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人教平台资源中那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给了我很好的帮助。
对于《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人教平台中配有几幅课文的插图,在感知文字的基础上,我将图片呈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这时候小熊是什么样子啊?”
生:“高兴得跳了起来”“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抱着小纸船咪咪地笑”“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这样的表情说明小熊现在——
生:“乐坏了”“很高兴”“开心极了”……
师:“那你能不能读出小熊乐坏了的感觉呢?”
我想,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地向抽象思维过渡发展。用图片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形象化,适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使朗读的情感基调有了直观的物化表现。
四、运用激励语言,让学生感受成功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萧伯纳曾不无幽默地说:“一句夸奖的话语能让我高兴三个月。”我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在学生的朗读上进行恰当的点评,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效果。我一般是先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如“这次比上次读得流利,读出了自己的体会。”“你读得字正腔圆,真不简单。”“语调有变化,读出了你的感受,老师听到了你激动的心情。”……再婉转地提一些建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语文教师坚持不懈地搞好朗读教学,定会使学生受益无穷。现在在课堂上,我高兴地看到学生逐步掌握朗读技巧,在朗读中有了起伏顿挫的语气变化,有了种种不同的情绪,有了合理的断句和语气。这一切,人教平台资源的帮助功不可没。
责任编辑:丁 蔚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