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学校围墙构建家校共育机制
2019-09-10郑春红
一、完善家校共育组织体系
为打破学校围墙构建家校共育机制,我们努力
构建四位一体的家校共育环境。在山东省淄博高新区教育局的推动和引导下,我们在区域内成立了区级、校级、年级和班级四级家长委员会,努力创设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四位一体的家校共育环境。我们利用高新区网上家长学校建设家校共育平台,开发同步手机客户端,集“通知、学习、管理、互动、评价”于一体,实现家校即时沟通,拓宽交流渠道。目前,注册家长数突破4500个,每个家庭至少有一名家长注册。
二、开设线上和线下家长培训课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也为家长成长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学校依托高新区家校共育平台,建立资源征集制度,从教师和家长中征集家庭教育资源,制作成微课程,以供家长学习使用。目前这类课程的视频已到200余个。同时,学校还派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家长使用数字美術和思维导图等信息化软件,便于家长在家中辅导孩子学习。为使家长更为直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还通过活动直播的方式向家长展示学校课堂教学的实况,实现家校即时沟通。此外,学校鼓励家长间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互动讨论和交流,共同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在线下,学校面向不同类别的家长群体,分别组织了新生家长培训、年级家长培训和毕业班家长培训等多种培训,让教师和家长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形成了强有力的家校共育合力。
三、开发亲子活动课程
学校依托山东省淄博高新区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开设了亲子教育体验式课程。这类课程具体包括“中国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用BYOD设备学习的亲子共读课程和比特创客亲子共创课程等。这类体验式课程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具有网络图文、音频和微视频等多种呈现方式,能更好地适应家长和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要求,深受家长和学生喜爱。在能力测评室,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测试孩子的天资禀赋,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神奇的脑波火车软件可以对孩子的专注力进行测评和针对性训练,消除家长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苦恼。通过这些亲子共学、亲子共创等体验式课程,家长获得了成长,学生也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亲子间的感情也得到加深,达到了家校共育的目的。
四、整合家庭教育资源
为创建家校共育机制,我们努力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具体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学校成立了70余人组成的、具有不同研究专长的区级和校级两级家庭教育讲师团,细化时间节点和年级节点,分行为习惯培养、亲子沟通技巧、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和亲子实践活动。目前,参与家庭教育讲座的人数已突破3000余人次,讲座形式和效果广受家长好评。二是把家长请进课堂。我们发挥家长的自身特长和行业优势,把家长请进课堂,为孩子们引进课堂外的课程资源,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参与授课的家长通过这种特别的体验,对教育产生了更深刻的感受和领悟,成为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有效弥补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我们首先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对整个集团近7000名家长的学历、特长和职业等信息以及3000余名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体质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详细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然后,学校根据大数据调研分析结果,把社团发展与家长特长紧密结合,热情邀请和鼓励家长走进社团课堂。目前,通过300余名家长和教师的密切配合,学校分别开设了民族舞、插花、茶艺、剪纸、足球等30余种家校共育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郑春红,淄博高新区第二小学,山东 淄博 255086)
(责任编辑:彭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