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9-10夏和平刘壮
夏和平 刘壮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广,音乐教育在全国高校中逐渐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各个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许多与音乐教育有关的课程。虽然高校音乐教育在不断进步,但是人们也要看到音乐教育当中整体存在的问题,例如设备落后、教师素养不高等,这对高校音乐教育和发展都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有效解决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提升高校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策
引言
21世纪,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在具体实践中,大多数高校都对艺术教育进行了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当前,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处于年轻态,特别是高校音乐教育没有形成体系,存在很多较为突出的问题。高校音乐教师怎样制订与音乐特色相符的管理方式,如何突破现有守旧的音乐教育理念与行为,直接关系着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及素养的提高,影响着高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索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新路径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1 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的意义
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手段,在教学的工作中意义重大。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不仅彰显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也能够表明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对于音乐文化对人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的理念历史比较悠久,在古代人们就将音乐和品德紧密结合,使两者形成内部关联。具体到高校音乐教育来说,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丰富多彩,为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活跃的艺术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自信心等,学生在音乐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了乐趣,音乐教学在无形中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音乐教育的丰富德育内容。
2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材内容缺乏规范性与时代性
高校音乐教材缺乏规范性,教学大纲也不独立、健全,选择教材时又存在随意性。在高校音乐教育管理视角下,音乐教材需要以教学计划、教育特色为依据,精心挑选。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学者、专家以及一线教师或优秀高校牵头,共同编写音乐教材与教学大纲,力求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提供统一性指导。同时,音乐教材内容必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相统一,以学生音乐认知能力为立足点,侧重题材与体裁的多元化,保证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作品之间的巧妙交叉、承接,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有着民族之分、信仰之别、文化之差,编制涵盖多民族音乐内容的教材,更利于学生讨论、分析、学习。音乐教材内容还应与民间音乐相融合,例如傣族音乐、陕北民歌等。教育
2.2音乐教学设施比较落后
当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音乐教学逐渐受到了关注。但是高校广泛的音乐教学活动并没有得到高校领导的过多关注,这是因为音乐教学的设施比较少,教学设施不能够满足学校开展音乐活动。另外,随着近些年来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多,教学设备使用频率也得到加快,但是音乐教学设施并没有得到更新、维护和换代。很多教学设备不能够满足教学使用要求,以至于成为教学的摆设。教学设施的陈旧和短缺并不能够满足教师教学的实际需求,这导致人们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
3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开展的有效对策
3.1音乐道德素质教育策略
音乐具有非常强的道德教化功能,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上下悠悠五千年,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民族民间音乐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在传承中国优秀音乐文化的同时,对听者、学者与传承者的道德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乐记》中记载的“乐也者,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音乐有对人施行教化的作用,用得适当就能使人们的行为符合德行的要求。在高校教育中,音乐教师应采取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让大学生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深刻感知其中蕴含的道德思想。当然,西方音乐教育也能培养与发展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例如,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教师应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其中蕴含的作曲家对爱情、和平、幸福、苦难、自由与光明的情感。
3.2高校音乐文化素质教育策略
音乐教育具有较强的文化育人功能。在高校音乐教材中,无论是外国音乐还是中国音乐,其中的众多音乐名人、乐器、乐谱等都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阅读世界各国音乐名人生平及其经典作品的同时,大学生能够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与风土人情,了解这些国家与地区的生产、生活与娱乐活动。通过音乐教育,大学生的眼界会得到扩展,想象力得到激发,他们不仅能学到专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而且能了解涉及社会、生活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具备本专业以外的知识与修养。一个国家与一个民族的发展史与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发展紧密相关。音乐作为每个国家与地区都有的艺术,在每个国家与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音乐教育,大学生掌握一个国家与地区的音乐文化流向,就能够理清这个国家与地区的文化脉络,进而加强对这个国家与地区文化的感知。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感知能从宏观层面培养与发展他们的文化素质,且这种文化素质是非常深刻、持久的。
结语
由此可见,一些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并不都是有着精英教育的经验。在普通高校中要想让每个学生的音乐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广泛地普及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当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了解和把握教育对象的情况、特点,了解后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充分认识到,我们教育的任务。不是要系统和完整地强调音乐知识,我们不是要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而是要从审美的专业角度出发,教会学生怎样用欣赏、鉴别的方法去研究音乐的美,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以及全面提高普通高校学生的音乐素质修养。
参考文献
[1]李婷.浅谈高校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7(02).
[2]刘洋洋.音乐素质教育的理想路径——评《“乐”者乐也音乐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18(01).
(作者單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