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心素养下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2019-09-10王宁黎兴红
王宁 黎兴红
摘要:中学体育课程成为了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点。同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学生体育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要拥有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因此,教师在实际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着重关注体育文化,并让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挫折教育”成为了重要的方式,能够在教学中融入多个方式,让学生的身体更加健康。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体育教学;“挫折教育”;运用策略
在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合理的运用“挫折教育”方法,让学生从具体的体育内容出发,进行合理的运动。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挫折,就会让学生练就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让学生的抗挫能力得到提升。因此,下文分析了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挫折教育内涵
“挫折教育”主要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候,能够为学生制定出一定的挫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挫折的洗礼。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
二、挫折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适当的批评和打击
在中学阶段,学生都是家中的核心,周边的人们往往是对其进行鼓励和赞美。但是,其在步入社会之后就可能会遇到一定的不如意。这对于学生的一生来说是不利的。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批评和打击,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正,就会让学生对自己形成正确认知,并让学生拥有容忍挫折的品格。
(二)给予学生适当的劳累
在中学中学生往往需要经历军训这个环节。但是,有很多学生往往是身体比较虚弱,并不能完成训练。比如,男生出现晕倒,伪娘行为出现。在此,体育教师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为学生安排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关注学生不愿意练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一定的困难的和挫折。比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耐久跑、校园越野跑等长跑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让男同学在其中形成阳刚的性格,展现出自身的责任感和担当,并让男生能够不怕吃苦,敢于挑战。最终,形成较强的意志[1]。
(三)适当的失败和挫折
人生中难免会面对一定的挫折,而且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应该拥有接受和处理挫折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适当的制定出相应的小挫折,让学生在遇到挫折的过程中就想要制定挫折的解决方法。这样,学生在没有步入社会之前就拥有抗挫心理,那么在今后的成长中就会拥有较强的心态。
三、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的相关内容
(一)体能模块教学
在体能模块教学的过程中,长跑成为了学生的惧怕内容。教师就可以紧紧抓住这个机会,通过长跑训练学生的毅力,并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展之前,就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随之向学生讲解专业理论知识。比如,让学生明确“极点现象”和“第二次呼吸”内容,在学生明确其中原理之后,就会让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在长跑的过程中,人的身体素质一个重要方面,个人毅力和意志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阿甘正传》中的阿甘,让学生学习他是如何面对困难并取得成功的。
(二)体操模块教学
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其会锻炼学生的意志。在实际学习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存在畏难的心理。由此,教师要让学生转变胆怯的心理,为学生提供趣味性的课堂内容。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就会理解体操的语言和动作。同时,也可以防止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在面对这个挫折时,教师就应该教会学生进行自我保护,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环境[2]。
(三)技能模块教学
在中学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认为很多基本的技术是乏味的,也认为这些内容耽误自己的时间。很多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厌恶的情绪。比如,在面对球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让学生在掌握连贯技术的情况下,拥有较强的技能。学生在实际练习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厌烦的情绪[3]。学生只愿意直接参与比赛。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学生所喜欢的球星,并向学生阐释其成长经历。学生在球星的启发下,则也会从基本的技术开展练习,最终掌握球类技能。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运用挫折教育。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接受适当的挫折,就会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格,并能够勇敢的面对困难。在挫折教育的带领下,让学生出色的面对自己今后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黎玉正.浅谈对学生的挫折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3 (12):50-51.
[2]付曉荣.体育教学中竞争与挫折教育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0 (1):74-75.
[3]万国华,杨小勇,王碧怡.生命——体育教育的本真回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