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的追求——构建生物高效课堂——浅谈初中生物高效复习“1+4”策略

2019-09-10霍延英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图表中考题目

霍延英

摘 要: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成绩呢?笔者认为重点是抓好初中阶段的复习,复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中考的命题思路、指导思想并结合本校的学生实际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中,要重点做到以下方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课堂成果检测,注重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等级 生物复习 课堂教学 课堂检测 减负、高效 “1+4”策略

生物在高中招生考试中被划分为等级。等级考试的试题重点并没有放在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查上,而是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并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且命题要求难度系数不得超过6.5。这就决定了考试涉及的知识只能是主干知识。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避免纠缠于细枝末节的零碎知识,也不必要把知识挖得过深过难,通过复习,不断巩固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 综观知识体系,研究中考命题,以高效学习为中心

1.1 构建知识网络,优化教学方案

新版本教材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淡化了知识体系。教师课前必须站在整个初中生物体系的高度,对每一章节的知识进行梳理,抓住主干知识,找出基本知识点和考点,构建知识网络,合理分散难点,强化知识重点,重视联系实际,关注知识热点。能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一定要制作课件,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增大课容量,重点突出;二是形象直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奋度,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可以解决图表题的板书问题,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解题的能力。

1.2仔细分析研究历届中考试卷,确定复习重点,指导复习计划

纵观历届生物试题,考试的内容、题型、题量和整体难度基本上不变,考试热点的重现率较高,同类试题或相近试题年年出现,系列练习中的传统试题也不回避。例如:生态部分、遗传变异、新陈代谢、传染病和免疫、植物体的三大生理作用、实验探究等,每年都有类似的题目出现。传统试题中的图表题,往往设置新的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吃透历届中考试卷,有助于我们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适时调整教学方案,确定重点,指导复习计划。

2、 课堂教学,精讲精练,讲练结合,重在落实,突出“1+4”教学模式

2.1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重点内容的梳理,以知识网络、填空等的形式通过多媒体呈现,同学通过阅读课文、相互提问等方式,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体系。教师抓主干,舍末节,为学生答疑解惑。

2.2例题解析

现行的生物课本有大量的图表,这些图表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纵观近几年的生物中考试卷,图表题占有70%左右的分值,这些图表都是课本图表、系列习题图表或其变形。在掌握基本知识、理解基本原理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文对图、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

对于简单的图表,考察的知识点一眼可以识別,教师可以采用手绘板图的方式,边绘图边引导学生掌握其结构、功能,例如细胞结构图、反射弧结构图等。也可以让学生参与绘图,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感官,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复杂的图表、资料分析、实验等应借助多媒体,教师要把握好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按“审图→说图→补图”的方法分析,既读懂该图考察了哪方面的知识、说出考察的知识点以及还可能有哪些问题在本题中考察,以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2.3知识巩固

在精讲之后,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设置题目巩固落实所复习内容。知识巩固的题目设置一定注意要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简单题在前,综合题在后,能力提升的题目放在自选题部分。什么样的学生,完成检测中的什么题目,达到什么程度,教师事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4课堂检测

中考的题目千变万化,但知识点是不变的。一节课的最后,安排知识点的默写,突出与中考相联系的内容,做到规范课堂用语,培养学生的严谨性,达到重视基础,夯实知识点的目的。例如:①细胞的结构一节,默写内容突出细胞结构名称与各部分的功能,②光合作用第一节,突出实验步骤以及每一步的实验目的,第二节突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在表达式中隐含着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等,一个知识点带动若干题目的复习。在默写中,应关注边缘学生,注重差生转化,及时对这些学生予以鼓励和指导。

3、 关于课堂检测的几点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中考53个考点为中心、为主线,按照知识梳理→例题解析→知识巩固→默写检测的步骤作为课的呈现形式。但“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每一节课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设计具体的教学思路以及课的呈现形式,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教师满意、学生满意。课堂检测应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当堂检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课堂检测应突出重点,形式应多种多样,基础知识、基本点的落实可以随时口头提问,或通过多媒体设置题目,同学相互竞赛,也可以默写或专题测验,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也便于教师课外辅导能有的放矢,提优补差。

通过检测,教师应针对这节的教学过程、方法、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的落实情况等进行总结、反思,发现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优化教学思路,做到“以学定教”而非“以教定学”。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大前提下,教师在课堂上能惜时如金,做到每一分钟、每一句话都是高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精心设计,使学生在快乐、清醒、互动的情况下完成教学。坚持“1+4”教学模式,在学生不够重视的现实下,下大力气抓好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如何搞好“3十理科综合”高中生物学复习,浙江

2、济南市教研室“中考说明”

猜你喜欢

图表中考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