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探讨

2019-09-10储小雨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3期
关键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急性脑梗死

储小雨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每天服用100毫克阿司匹林,对照组每天联合服用20毫克阿托伐他汀,观察组每天联合服用40毫克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I-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斑块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均具有一定疗效,但40毫克/天阿托伐他汀剂量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血脂各项指标降低,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096-5249(2019)03-000-01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价格低廉,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常用药物。他汀类药物属于新型调脂类药物,在急性脑梗死领域发挥重要生物学效应。但临床对于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412±5.81)岁,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4-20分。观察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6243±5.76)岁,NIHSS评分5-22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压处理,给予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每次100毫克,每天1次;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每次20毫克,每天1次。

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0毫克,每天1次;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每次40毫克,每天1次。

以上用药均为1个月为1疗程,连续供药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血脂变化情况。(2)两组患者斑块体积。(3)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NIHSS评分范围为0-42分,0分代表正常,1-4分为轻度卒中,5-15分为中度卒中,16-20分为中重度卒中,21-2分为重度卒中,得分越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对以上所得血压、血脂、斑块体积、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x±s)以f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观察组患者TG、TC、LDL-C水平分别为1.10±0.37mmol/L、3.64±1.12nmaol/L、2.46±0.38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斑块体积、神经功能观察组斑块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40.25±8.69、10.2I±2.36,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病与高发病,致病机理为血管壁发生动脉粥硬化,患者血管壁、血液成分以及血液流变学发生异常变化,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阿托伐他汀药物可以对血小板凝聚、血栓形成产生抑制作用,降低凝血酶合成量,动脉粥硬化斑块稳定性提高,血小板活性降低,达到减少血栓形成目的。

本文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结果表明,观察组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急性脑梗死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