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乡情·忆乡音:浅析小榄话的语言特点
2019-09-10黄柔嘉
黄柔嘉
摘要:小榄方言作为沙田话的代表之一,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它有8个声调,元音和辅音的用法也与广州话、普通话存在较大差别。在表达方式上,小榄话有许多如“铲街”“吊腰”“细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小榄话出现文化融合现象,受外来语的影响逐渐加深。
关键词:小榄方言 语音特点 特殊表达 文化融合
中山的粤方言可以分成石岐话、沙田话、三角话、古镇话四种。其中,分布地区最为广泛的是沙田话,集中在顺德和珠江三角洲一带,包括南头、黄圃、小榄、东升、民众、阜沙、东凤、横栏、港口、沙朗、板芙、坦洲12个镇,说沙田话的人约占全中山市常住人口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12个镇虽同属说沙田话的范围,但不同地区的沙田话还是会有细微的差别,每个地方的沙田话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说沙田话的居民主要来自顺德、番禺、南海等地,有大部分是被称为“蛋家”的水上人。沙田地区河道纵横,水产丰富,沙田人依赖渔业生存,很多独具特色的沙田话也由此诞生,如一种专门用来捕虾的圆形网状渔具,被当地人称为“虾捞([xa53][lɐu22])”。后来,这些水上人家选择弃船上岸,改捕鱼为农耕而定居到陆地。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劳作方式的变化,沙田话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口口乡音难改,浓浓乡情难忘,沙田话仍保有强大生命力。作为沙田人用于日常表达的抽象交际工具,沙田话是记录他们生活冷暖、人生百态的感性符号,承载了沙田人随社会发展的时代印记。
以下我们便以小榄话为例,看看小榄话有哪些独特之处,随着历史与时代变迁,小榄话又有哪些新旧变化。
一、语音基本特点
(一)声调:广州话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下阴入、阳入9个声调,而小榄话只有阴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下阴入、阳入8个声调。
小榄话把广州话中读阳平调类的字归到阴去,除上表列举的“明”和“穷”之外,还有“堤围”、“人民”、“原来”等。
(二)元音:小榄话没有“ou”这个韵母,在广州话里以“ou”为韵母发音的字,在小榄话里都发[ɐu]或[ɔ]。如“做”不读广州话[tsou]而读[tsɐu],“苏”不读[sou]而读[sɐu],不读“高”不读[kou]而读[kɔ],“好”不读[xou]而读[xɔ]。除上述所提到的字以外,“普”“铺”“图”“都”“吐”等字的韵母须发[ɐu],“早”、“报”、“老”等字的韵母须发[ɔ]。
因元音发音的变化,小榄话“好”的读音有点接近于广州话的“河”,因而在表达语气上有明显的增强,凸显了语境中被形容对象的特点,让听者感觉说话人情感更为浓厚、强烈,甚至有豪迈、豪爽之感。
广州话:“你好[xou]靓(劲、叻、大只)啊!”
小榄话:“你好[xɔ]靓(劲、叻、大只)啊!”
在小榄话中,有一部分原本应该用前、高、不圆唇元音[i]做韵母的字,要改用前、高、圆唇元音[y],如“老师”的“师”,不读广州话[si]而读[ʃy](这里还出现了辅音变化,后面有相應补充);“每次”、“次次”、“再次”的“次”,不读[tshi]而读[tʃhy](同上出现辅音变化);“文字”的“字”,不读[tsi]而读[tʃy](同上出现辅音变化)。除上述所提到的字以外,还有“司机”的“司”、“历史”的“史”、“相似”的“似”、“自己”的“自”等等。除此之外,有一部分原本应该用[œy]做韵母的字,也要改为前、高、圆唇元音[y],如“去”[xy]、“除”[tʃhy]、“驱”[khy]等。
(三)辅音:我们知道,普通话的声母有三套整齐相配的塞擦音和擦音,即[ts][tsh][s]—[tʂ][tʂh][ʂ]—[tɕ][tɕh][ɕ]整齐相配(它们对应的拼音字母分别是z、c、s—zh、ch、sh—j、q、x)。其中,卷舌音[tʂ][tʂh][ʂ]是许多方言所没有的,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都没有这套卷舌音。北方方言大多数和普通话一样分成三套,但东北话如沈阳等地区也没有这套卷舌音。西南方言绝大部分地区不分,只有昆明等少数地区能分。没有卷舌音的方言大都把这套声母和舌尖音声母[ts][tsh][s]合并,把“找”[tʂ-]和“早”[ts-]、“初”[tʂh-]和“粗”[tsh-]、“诗”[ʂ-]和“思”[s-]读成同音。
小榄话具有以上粤方言的基本特点外,还特别喜欢用舌叶音[tʃ][tʃh][ʃ],读成舌叶音[tʃ][tʃh][ʃ]的字非常多,这是小榄话突出的方言特色。在上文元音部分,发现有一个“巧合”现象,即诸如“老师”的“师”、“每次”的“次”、“文字”的“字”这类在小榄话中需要把前、高、不圆唇元音[i]改用前、高、圆唇元音[y]做韵母的字,除元音发生变化外,还出现了辅音变化。像“师”、“次”、“字”、“司”、“似”这些字,都用舌叶音[tʃ][tʃh][ʃ]作为声母,可见,在合口呼韵母前,小榄话把普通话中的一部分卷舌音[tʂ][tʂh][ʂ]和舌尖音[ts][tsh][s]变成了舌叶音[tʃ][tʃh][ʃ]。初学小榄话的朋友千万不能因为小榄人爱说舌叶音[tʃ][tʃh][ʃ],又遇到很多声母变成舌叶音[tʃ][tʃh][ʃ]的字,而滥用这几个舌叶音,如此定会闹出不少笑话。要知道,有不少普通话声母为卷舌音[tʂ][tʂh][ʂ]或舌尖音[ts][tsh][s],且声母用在合口呼韵母前的字,在小榄话中不用舌叶音[tʃ][tʃh][ʃ]做声母,如“治理”的“治”、“知道”的“知”、“吱声”的“吱”、“支持”二字等。
二、独特表达方式
小榄人性格爽朗,说话自然也不会绕圈子,且小榄人形容人、物、事时特别地生动形象,用词用语幽默灵动,语气轻松诙谐。听小榄人说小榄话总觉逗趣得很,或许与小榄人和小榄话这种直来直往的个性有密切关系。
“铲街”——“铲街”不是要拿推土机铲平街道,也不是政府要搞什么市政工程,而是小榄老百姓口中的“逛街”。“铲街”一词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人们疯狂购物的行径,听到这两个字,爱购物的女孩子们全身的毛孔都会兴奋起来,脑袋里立马就幻想出与三两好友笑口盈盈,拎着大包小包从街头逛到街尾的场景。除“铲街”外,小榄人还会把逛街说成“上街”、“行街”、“去街”等。
三、本土文化式微与外来文化影响
小榄以前可称为“鱼米之乡”,到处都是河道、水田,很多和捕鱼有关的小榄方言流行于百姓口中,上文提到的“虾捞([xa53][lɐu22])”便是其中之一。当时人们住在“茅寮([mɐu53][liu21])”里,是一种用茅草、混泥土搭建起来的极为简陋的房屋,人们把厨房叫[xa33][keŋ22]。这些词语和叫法如今早已消失,“厨房”的发音也接近广州话,很少有人知道[xa33][keŋ22]是什么了。以前小榄人还会称母亲为[a22][tai23],现在的人叫粤语或普通话的“妈”,还有英语的“mummy”。
小榄话有不少一字多音的现象,原因有很多种,如用不同读音区分状态,表示动作是否已经完成、状态是否已经达到:
“我训[fan33]觉啦。”(还没去睡,准备睡)
“我训[fan35]觉啦。”(已经睡过了)
“我要去交通銀行交我的申请书。”
这句话中的两个“交”读音大不相同,前“交”与广州话相同,读[kɐu];后“交”为小榄话特色读法,念[keu]。这是因为“交通”这个词不是小榄土生土长的词,而是从广州话那里“引进来”的,保留了广州话的语音语义,一字多音现象由此产生。类似的还有“交钱”、“交易”、“交换”读小榄音[keu],“交警”、“交涉”、“成交量”读广州音[kɐu]。
小榄方言作为沙田话的代表之一,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和探讨。方言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也是一种带有强烈人文气息的艺术,它因地方人的生活而发展变化,地方人也因地方语言的传承而凝聚。了解、熟悉自己的家乡语,才能真正有“根”的感觉,家乡话也才能很好地流传下去,代代相承。
参考文献:
[1]林焘,王理嘉著.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谭赤子著.古代汉语和广东的方言[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周国光,练春招,张舸,董祥冬著.现代汉语概论[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