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不足与途径

2019-09-10刘雪崎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传统文化调查

【摘要】:笔者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且实现其育人功能方面进行研究,并就这一课题对北方某综合性大学随机选取25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接触优秀传统文化视角普遍较早但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足,对思政课普遍了解与认同但重视程度不太理想。分析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并找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途径,实现其思政课本身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迫切实现的任务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调查

随着文化全球化及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以及来自网络负面垃圾信息的影响越来越深,以至于出现价值观、人生观扭曲及思想偏激的现象。同时“当下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轻忽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1目前高校思政课虽已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不够系统具体,且高效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及时了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及思政课的认知态度,找出纠结所在,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意见。同时运用调查结果研究出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途径是此次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笔者于2018年9月开学之初,在我国北方某综合性大学选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50名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对所在高校思政课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问卷涉及的范围较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大学生群体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及所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情况。本次调查共计发放250 份调查问卷,回收238份,回收率达到95.2%.其中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达到90.4%。本次调查问卷的编制是以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高校思政课的现状、思政课运用传统文化的不足、思政课运用传统文化的途径为依据等四个维度为主,每个调查方面都设置了若干个问题。同时由于调查问卷中部分问题选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调查过程中还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同时,为了保证此次调查的真实性,还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教师进行了简单的访谈,以保证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想象力能力的情况有一个真实的了解。但由于篇幅原因,以下仅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阐述。

二、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成度现状

此次调查中仅有9%的人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过深入学习,且有74.3%的人进队传统文化略知一二,这一数据不难看出大学生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接触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大多仅停留于表面,且真正深入学习掌握的不足10%,说明大学生截止至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够。且近100%的大学生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流失感到担忧,说明当下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忽视问题已经十分严重。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不足的原因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的数据中可得出当今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受多方面影响,其中受外来文化及互联网信息泛滥的影响最为严重。而当下社会利益化的趋势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大学生普遍受到来自专业知识内容的积压而高校未对其身心进行很好的引导。这也侧面反映出强化公民思想也是当今社会急于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各高校的相关资源比较匮乏,在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方面的资源十分不足,这也是当前高校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不足的首要原因,扩充相关资源资料是高校首要解决的任务。其次,过于依赖课堂教授而忽略课外实践也是当前另一个首要问题。最后,教师的缺乏、教师掌握程度不够、没有有效利用新型媒体资源等也是造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政课中的路径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当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分析数据得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当中仍是困难重重,将要面对的困难有很多,首要困就是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其转型会遇到诸多不适,教师与学校能否很好地解决这些不适应,顺利完成转型,是首要面对的最大难题。其次,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进高校思政课中,无疑会大幅度增加学校及教师的工作量,“合理安排规划好在转型中的工作计划,是学校及教师需要做好的前期准备。”2最后,由于涉及到实践等教学方式,会导致大批学生进行出游参与实践教学,管理好学生,保障学生及教师的安全,也是需要解决的另一大难题。同时学校可能会遇到所需资金大幅度上涨导致教学资金不足的情况。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政课中的路径

通过调查学生普遍喜欢校园文化祭这一学习方式,学生可以一边玩一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辩论会、名人祠堂参观、观看相关视频也是较受欢迎的一种授课方式,大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感染力与魅力,使大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增强大学生民族荣辱感与使命感的同时让中华优秀的思想文化引领大学生发展正确的道德观。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使用及网络授课的方式也是新时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当前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政课中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的路径有很多种,说明这种途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难免会遇到阻碍,做好前期准备,找出解决对策是当前各高校需要注意并解决的。

【参考文献】

【1】聂沉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学的思考[J].法治与社会,2018(33):185.

【2】张小云.文化自信视角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8(06).

作者简介:姓名:刘雪崎,出生年月:1994.04.23,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黑龙江省绥化市,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传统文化调查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