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市政道路“黑化”项目管理

2019-09-10何赟

青年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完善措施市政道路项目管理

何赟

摘 要: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市政道路修建年代久远、交通任务繁重,道路整体提档升级的改扩建整治项目逐渐增多,将原砼路面改造为沥青砼路面,这不仅关系着城市形象面貌,也是提升市民居住环境和出行安全的大事,在此,针对城市道路“黑化”工程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提出以下论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黑化”;项目管理;完善措施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市政道路作为正常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好地硬件环境。但是很多市政道路因修建年代久远、通任务繁重、地下管线的反复开挖以及日常养护维修不到位等情况,很多都已经破损不堪。对此,地方政府加大市政建设力度,对城区内既有道路进行提档升级,将原路面改造为沥青砼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市貌,提升了老城区居住环境,也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安全出行,但是,在将原道路“黑化”整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工期长(影响交通出行、影响市民生活)、质量差(设计缺陷、项目管理不到位)的系列问题,针对相关问题做以下分析:

一、市政道路“黑化”工程难点及存在问题

(一)道路“黑化”工程项目整体考虑不周全

道路管理部门作为“黑化”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在道路“黑化”改造前期的需求和改造后的使用上,存在照顾不周,往往只针对改善道路路面现状而作出设计,忽略了地下管网,如:煤气、自来水、污雨水管网因年久失修所带来的道路病害问题;或是地面设施,如:为交通、路灯等设施升级需埋设的预埋管线;或是市区内老旧电杆线路等“空中蜘蛛网”的下地问题。对上述问题的不同权属单位和不同部门,“黑化”项目建设单位应在道路提档升级中一并考虑、一起协调、同时进行整体的提升,避免以后的重复施工,影响“黑化”道路功能。

(二)市政道路施工期间干扰大

城区内大部分道路都禁止断道封闭打围施工,白天需要开放交通,夜间不能施工扰民,这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分段作业,在做到施工进度有序推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边市民生活的影响。

(三)道路基础处理养护时间紧

城区道路“黑化”的基础处理,是整个“黑化”项目质量周期的重点,现在采取的处理方式一般为两种,一种是破除原砼板块,对松散基础进行换填、压实后再新浇筑路面砼;一种是对原砼路面进行压浆处理,消除地下空洞增强基础承载力。这两种方式都面临白天开放交通,对自身养护形成扰动,基础局部处理后达不到设计要求。

(四)地下管线多,交叉作业多

一些老旧道路,地下管网的埋设相当浅,如:交警管线、老旧雨水管线、自来水支线等,在施工时由于权属部门不同,实施单位不同,经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对道路基础的施工质量无法保障。

二、道路“黑化”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一)做到动一路则动全身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是城市城区内道路“黑化”工程项目的诟病,要做一条道路的“黑化”,不仅仅只是对路面进行黑化,而是要对其路面以下的地下管网,路面以上的附属设施一并进行整体的综合考虑,在改造道路通行质量的同时,要完善道路附属设施,不能立刻完善的要做好预先的管线预留和预埋,改善陈旧的地下管网,利用道路施工的契机,一并进行地下管网的升级和病害维护整治,做好道路“黑化”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城区市容市貌的提档升级。

(二)统一设计,分区域打造特色

在招标阶段,可以针对不同级别、不同特色的道路“黑化”工程分几个包件,但是招标可以在一个属地大区内将几个“黑化”包件作为一個标的来招标,这样能够吸引专业市政设计单位、专业市政监理单位、专业市政施工单位参与投标,在设计上做到整体设计高标准,分区域打造人文特色街区,在工程监理上能够严格要求标准高,在施工实施上专业水平有保障,对整个“黑化”工程质量提高有切实帮助。

(三)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

(1)沥青路面的采用形式

目前,沥青砼路面使用较多的是SMA沥青玛蹄脂沥青路面,而OGFC大孔隙排水沥青路面也随着“海绵城市”发展要求在逐步推广。使用前者抗车辙能力强,抗裂耐久性好,抗滑性能好;使用后者符合现在“海绵”要求,城市中排水降噪功能好,同样也具有不错的抗滑和抗车辙能力。在道路面层的选择上,可以将两者进行结合,对局部路段,如道路交叉口,转弯掉头处等采用SMA路面,对部分主干道采用OGFC路面,在达到“海绵”排水要求的同时,增加路口转弯的抗剪切力。

(2)三防检查井盖

防沉降、防偷盗、防响动的检查井盖,在“黑化”工程中全面运用,既提高了检查井自身安全防范,又有效的保障了道路行驶舒适,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球墨铸铁检查井的球化率要达80%,球化级别三级以上,配合井圈钢筋砼调节环安设,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3)信息化技术与道路设施日常管养

“黑化”道路重修建质量,更要重视日常养护,以往人工巡查、记录、派单、修复、复查的模式,周期长、效率低、修复不及时等问题,在引入信息化技术后,通过手机终端,将病害采集、审核、维修批复、任务指派到病害维修实行流程管理,维修完成后,通过系统实现人、料、机的计量审核,能并集成质量自检、质量抽检流程,实现病害维修的闭合管理,大大提高日常养护维修的效率,保障道路设施安全运行。

(四)加强道路“黑化”工程质量监管

一是在项目备案阶段,将项目引入区、市质量安全监督站管理模式,从监管基础上增加质量安全检查监管流程,严格项目建设各方质量监管体系建设。二是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通过招投标,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协助建设单位对“黑化”工程中的材质材料、现场质检抽检、实施完成后的道路评定,作出专业检查,出具实验质检报告,有效加强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三是落实设计代表责任制,及时处理设计图纸上需完善的事宜,对工程各方提出的问题提供解答,签署工程设计变更单,同时也可以处理施工方提出的一些修改,签署技术核定单等。

三、结语

城市道路“黑化”工程管理需要管理者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组织和谋划,不仅要管的“宽”,还要管的“细”,重修建质量,更要重视日常管养。

猜你喜欢

完善措施市政道路项目管理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谈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完善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