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19-09-10朱静娴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尊重学生

【摘要】:陶行知先生对待学生的一言一行,处处体现着伟大的师德与师爱。我在研读了《走近陶行知》后,感受到他对孩子的耐心与细心。本文通过我在教育中遇到的几个事例以及结合我读完《走进陶行知》后的所思所想,讲述了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老师应当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待,多交流,多谈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陶研 师德师爱 师生平等 尊重学生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我是一名年轻的体育老师,今年也是毕业班的班主任,在教学与德育过程中,我不断寻找着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方式,在我读过《走进陶行知》这本读本后,我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我找到了这种方法——“爱”。

一、放下架子,做平等的合作者,赢得学生信任。

这是我第一次做班主任,因此在工作中,我认真负责,班级的秩序也相对良好,我借鉴了其他学校的一些管理方法也颇有成效,但是渐渐的我发现一个问题,班级里的学生一旦遇到问题会和任课老师去交流,但是很少会来找我。体育不应该是学生所喜爱的学科吗?为什么别的班级的小朋友可以跟老师相处的这样融洽,但是我确不行,究竟怎样做才可以和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我自己。当我读到陶行知先生说:“民主的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待,应该肃清形式、教条、先生架子、师生严格界限”的这句话时,我的心为之震动,我似乎感受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当我再一次走到教学区在走廊上值班的时候,迎面走过来一个陌生的学生,他匆匆走过我的身旁,却留下了一句甜美的“老师好!”。他的声音仿佛天籁,此时回忆翻江倒海,我总是太严肃,学生难以与我亲近。在这以后,再有学生向我问好的时候,我都会面带微笑,对她同样回复一句“你好”。因为这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话,越来越多的小朋友主动跟我打招呼。

正是因为陶行知先生的真诚和他平等待人的方式,他不仅仅是赢得了学生由衷的爱戴,而且他是真真正正的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甚至他还有“跟小孩子学习”的博大的胸怀。只有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待,才能赢得学生信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赢得学生的尊敬。

二、蹲下身子,做谦虚的倾听者,用爱感化学生

每个班级总会有几个特殊的小朋友,特别难管理,我们班也不例外。我们班的S同学,上课要么搞小动作,要么乱说话影响别人,下课了追逐打闹,使得自习课上的纪律总是不尽如人意。每每看到他自习课上讲话,被其他老师拎到前面大声批评,有时候我的心也很不舍得,但是这又能怎么办,被批评完后他仍然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或许他根本是根不可雕琢的朽木。

于是我准备放弃他,但此时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为了有针对性的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出自我的口中。于是我多次进行家访,家访中,我了解到了父母对他十分的溺爱,因此他才会有我行我素的坏毛病。

通過一个月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按时上交 ,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各科老师都夸奖他,比以前进步了许多……现在他已能融洽地与同学们生活在集体中,学习情况也今非昔比。

学生S的变化给了我深刻的教育,当初我遇到困难,差点放弃S这个学生,也差点断送了他的前程,陶行知先生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正因为如此,我必须时时刻刻记着陶行知先生的话,他是把自己毕生无私的爱奉献给了学生和民族的未来,他的一言一行都警示着我们青年教师,“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要教育感化学生,必须先完善自己,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教育的根本,只有蹲下身子,做学生的倾听者,才能用爱感化学生,才能“做有心人,和学生交朋友,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学生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三、用心赞美,做真诚的赏识者,营造快乐课堂

在读《走近陶行知》时,我读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杨秉荪只爱音乐却不学习数学,他还写了打油诗一首得到别人的共鸣,认为学数学没有用。陶行知先生知晓此事后找到他并与他用心谈话,首先他快将了杨秉荪的文采,然后又简单的问了他几个生活上的小问题,告诉他人生无处不数学,离开数学,寸步难行的道理。经过心灵的碰撞,杨秉荪豁然开朗,最后成为驰名中外的音乐家。这个故事给了我深深的震撼,老师的一句赞美,用心的和学生交流,对学生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啊。赏识、赞美、激励、信任,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格外精心的关爱和呵护每个孩子,给他们鼓励、赏识,让他们的心灵在愉悦中成长。对于学生而言,用心的交流,及时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即使一个平庸的学生,在阳光雨露般的鼓励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只要我们能找出学生的优点,沙里淘金,放大他们的优点,并且发自内心的和他们交流,赞扬他们,欣赏他们,你就会发现,你与他真诚的交流,用心的赞美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所以说,用心的交流,赏识、信任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成就学生辉煌的未来。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让我学会了做平等的合作者,做认真的交流者,做真诚的谈心者,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想想自己再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思想和矛盾,再想想通过实践所发现的一个个道理,正是这种实践,让我也让学生懂得了“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也正如陶行知所说“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他应该是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他应该是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组成之和谐的生活,即和谐的教育。”是这种爱让我走进了学生心灵的深处,也只有用爱才能塑造教师人格的灵魂,再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更加努力践行陶行知“爱满天下,乐育英才”的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姓名:朱静娴,出生年月:1991年7月31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江苏昆山,当前职务:语文教师,当前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学历:语文,研究方向:班主任及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尊重学生
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语文课堂让学生快乐感受生活
尊重学生个体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谈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
美国高等院校有效教学的调查与分析:以佛罗里达大学为例
浅谈小学美术的欣赏教学
无法邀约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