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2019-09-10李荣恩
摘 要:为落实工学结合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开创有效途径和平台,某校在实训中心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基础上,结合PC+项目,提出了“五位一体”实训室建设模式。秉承“借企业之水,行职教之舟”这一办学理念,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从培训、实训、认证、生产、竞赛等五个方位打造新型实训中心,加强专业建设,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PC+;培养模式;五位一体;实训中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03-0120-03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C+Project Integration Training Center in a School as an Example
LI Rongen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Technology of Dongguan,Dongguan 5230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create an effective way and platform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work-study integration and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skilled personnel,the school put forward the “five-in-one” training room construction mod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training center and the PC + project. Adhering to the school-running concept of “borrowing water from enterprises and carrying out vocational education boat”,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deeply integrated,and a new training center is built from five aspects:training,practical training,certification,production and competition,so as to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Keywords:PC+;training mode;five-in-one;training center
0 引 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某一时期呈现相对稳定状态的具有一定格式及突出实践效益的人才培养程序、方式和机构,人才培养过程任一环节的典型特点都可以构成培养模式某一方面的特征。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过程和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效果評价是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1]。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运行保障,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要突显所培养学生适应日新月异岗位需求的技能;二要突出培养学生作为不同职业人特有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3]。
多年来,某校始终以培养优秀、德才兼备的学生为己任,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秉承“借企业之水,行职教之舟”的办学理念,打造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优秀职业学校。坚持“德技立身,知行合一”的办学思路,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努力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方式,创新校企共铸“五位一体”的实训中心建设,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类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在2007年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企业冠名专班教学体制、专业实训室的基础上,2015年再度与企业联手,探索建设以培训、实训、认证、生产、竞赛“五位一体”的PC+项目实训中心,书写了该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又一崭新篇章。
1 “五位一体”PC+项目实训中心建设模式的提出与目标
某校计算机硬件维修专业“联想”专班学生,主要学习主机、笔记本、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主板、硬盘、打印机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在PC+时代,学生还要掌握平板与手机的维修技术。毕业后,在考取行业LCSE联想计算机维修服务工程师认证证书的情况下,从事计算机、平板、手机的维修服务。基于此,根据该校专业实际、专业需求、专业发展的情况,专业实训中心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1 功能多样
计算机硬件维修专业培养目标。配套实训中心建设是专业建设内涵的发展,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训练的基地,同时也是引进企业技术、设备的场所,是集教学、培训、实训、认证、竞赛等功能为一体的实训中心,这就决定PC+项目实训中心功能应多样化。
1.2 实践教学
PC+项目实训中心服务于某校计算机硬件维修专业“联想”专班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开发的专业技能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主场所。所以本实训中心建设,密切结合了计算机售后维修服务的行业特点,也融入了联想公司企业文化特色。装修风格、教学设备的选用、子功能室布局、工作任务流程管理等都与实际职业岗位一致。同时其实现了多人分组任务式、分层项目式教学的硬件环境,可以有效服务教学活动的开展。
1.3 行业职业技能认证
根据学校“双证制”学制要求,PC+项目实训中心采用了行业职业技能认证的标准要求,“联想”专班学生需考取联想LCSE行业认证与学校毕业证双证才可毕业。因此实训中心建设应满足职业技能认证的条件。
为拥有以上三个维度的功能,PC+项目实训中心应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环境目标。
2 “五位一体”PC+项目实训中心建设模式的内涵
“五位一体”是指在该模式下,建设集培训、实训、认证、生产、竞赛于一体的PC+项目实训中心。其核心内涵是突破传统实训室建设框架的束缚,突出校企深度合作,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提升PC+项目实训中心的功能水平,结合专业的特点,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2.1 培训功能
该实训中心的建设满足了学校计算机硬件维修专业教学与培训的硬件需求。为学生日常学习提供了教学和技能培训环境。同时实训中心为该校“联想”专班教师提供教师培训,已有多位教师成功考证,获得联想讲师认证。
2.2 实训功能
该实训室布局有服务区、教学区、备件区、检测区、展示区等,该专业学生,可在相应区域进行机器的坏机拆机、故障检测、线路焊机、仪器使用、系统装机等操作。在经过教师指导后,学生可按照每个步骤独立完成每一个操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3 认证功能
校企合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并通过行业的职业认证。联想公司作为我国计算机领域的领头羊公司,其“联想认证服务工程师——LCSE”证书,受到业界广泛认可。因此学校与联想公司共建,可以提升PC+项目实训中心的职业技能认证能力,把该实训中心建设为华南具有影响力的联想公司LCSE证书认证中心之一。
2.4 生产功能
实训中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习与实习相结合。实训中心按照联想公司售后服务站的标准建设,承接学校与社区的联想品牌计算机售后服务事务,学生按照生产实际,对这些区域进行联想品牌计算机售后服务。包括产品调试和安装,技术指导,零配件供应,定期维护保养,故障维修等多方面的支持。
2.5 竞赛功能
学校多次承办了广东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硬件检测项目比赛,比赛成绩斐然,学校实训室功能辐射作用突显。为积极配合主管方承办好这项赛事,PC+项目实训中心根据比赛要求建设,为竞赛提供硬件场所,同时也为竞赛输送人才。
3 “五位一体”PC+项目实训中心的特性
PC+项目实训中心建成后,为某校计算机类学生提供了培训、实训、认证、生产、竞赛环境,该实训中心集“教—学—做”于一体,满足了学生、教师的日常教学需求。实训中心具有以下特性。
3.1 开放性
“五位一体”PC+项目实训中心相对于传统的实验室讲,具有开放性。其不局限于某一个功能,而是集教学、培训、实训、竞赛、认证于一体,可以实现一个实体的多平台应用。目标对象广泛,本校学生、本校教师、企业讲师、技术员等都可使用本实训中心。
3.2 系统性
中国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PC+项目实训中心的五大区域功能相互依赖,共同组成了实训中心的整体系统,其不能独立脱离整体系统,单独存在。培训是教学,实训是实操,认证是鉴定,生产是实践,竞赛促进学习,系统递进,相辅相成。
3.3 实践性
“五位一体”PC+项目实训中心的核心是强调学生的实操能力,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计算机硬件维修专业的特点,讲师技术讲授、演示,学生实验、练习都离不开对物理实体的操作。例如故障机器的检测维修,学生需要拆开机器,检测机器的故障点,再维修故障,修复后需要安装机器,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动手操作。
3.4 项目性
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至少需要独立完成一个外来维修服务项目。即对外来的故障电脑进行维修,独立进行时间计划、成本估算、维修人员安排、项目人员沟通、风险预测和解决方案、备件采购等方面的管理,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周期管理。
3.5 市场性
“五位一体”PC+项目实训中心不独立于市场,它与市场相结合。学生要负责某校和社区联想品牌计算机售后服务,根据市场运作,估算成本,预测风险,采購备件等,完成售后服务工作。同时“五位一体”PC+实训中心教学课程,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预测,在充分考虑学校条件的基础上制定,保证课程与市场的结合,使其不脱离实际。
4 结 论
学校从人才培养、技能鉴定、服务社会的几个方向出发,开拓思路,总结经验,创新机制,把“五位一体”PC+项目实训中心建设成为现代化、信息化的综合实训中心,为该校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以推动该校企深度合作,推动该校教学体制改革,实现“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目标[4]。
参考文献:
[1] 史士本.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J].教育科学研究,2001(6):15-17.
[2] 杨利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进行高职专业建设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26-27+36.
[3] 严智雄.产学研结合的实现途径和机制 [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2):43-45.
[4] 张力展.“五位一体”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探索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9):27-30.
作者简介:李荣恩(1986.12-),男,壮族,广西百色人,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