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基础课程基于网络教学的分层次教学模式探讨

2019-09-10王虹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网络教学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步入了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本文以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网络教学的实际应用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03-0063-03

Study on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 Based on

Network Teaching

WANG Hong

(Shandong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J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various courses. Taking Shandong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s in network teaching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and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and then finds out the feasible ways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Keywords:computer basic course;network teaching;hierarchical teaching

0 引 言

2018年4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技术支撑的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以其灵活、开放的特点,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1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目前职业教育大多采用了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的即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梳理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把教学按照课程特点和内容的逻辑关系重新编排,其核心是,以固定的线下课堂授课为主,以弹性的线上学习为辅,课堂授课与网络学习穿插进行,通过课堂授课检验学习内容,通过网络学习交流学习心得,优化和整合了学习资源,打破了传统课堂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单一性,从而实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开展线上教学的前提是构建一个开放的、交互性好和扩展性强的在线教学平台。我院于2017年引进了“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开启了我院网络教学的先河。2016年,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开始着手申请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经过团队成员半年多的努力,在2017年5月被山东省教育厅正式立项为2017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目前,该课程已经应用在我院法律系2017级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上实现了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的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了我院信息化教學水平,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实际教学中遇到了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体现出了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由于我院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和学生需求的多样性,随着教学的深入,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也迫使我们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更深一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2018年9月,我们对法律系2017级的学生进行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及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之前是否接触过计算机?

从分析得来的数据,我们发现:

(1)生源水平良莠不齐。我院学生生源主要以山东省为主,虽然我省经济水平发展在全国处于前列,但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而且城乡发展也存在很大差异,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深刻影响了各地区的信息化教育,使东西部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非同一起点。虽然大部分学生接触过计算机,但是基本上以网页浏览、打游戏和聊天为主,对办公自动化知识学习掌握得非常少,有些学生甚至为零。而且在学习能力方面,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

面对这种局面,教师只能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想办法进行弥补,甚至重复讲授本该在中小学讲授的内容,这种无奈的重叠,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是一种伤害,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2)学生需求层次不一。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期待值较高,不同的学生体现出对课程的不同需求。极少数同学只想完成在校的课程学习即可,少数同学对证书的考取完全看学校的要求,个人没有打算。绝大多数学生79%(如图6)希望考取国家二级计算机等级证书(MS Office高级应用)。

基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所采取的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3 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思路

如何才能更好的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发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的优势,是急需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问题,针对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尝试进行分层次教学改革。

3.1 学生自愿报名、按照测试成绩和表现进行分流

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级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前提。理论上,合理地分级应该是按照学生目前的计算机水平,同时结合学生的潜质和个性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层次。但是,我们很难在短期内考察学生的个人潜质和个性差异。相对客观并可行的方法就是对全体学生进行统一测试,然后根据测试成绩进行分级,后期再根据特殊情况进行细微的调整。

测试的标准主要参考山东省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考试大纲及内容,测试方式为上级操作考核。根据测试结果,结合机房安排,将学生划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两个级别,进行分层次分班级授课。

3.2 根据学生分级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因材施教,要求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需求出发,确定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给予学生不同级别的指导,使不同层级的学生在各自最近的发展区域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本课程组成员经过认真讨论,拟定将国家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内容作为提高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向,将山东省非计算机专业考试作为基础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向。

具体分层次授课方案如表1所示:

在教学实施中,要注意,在学期的第一个月,全国二级班和山东省初级班分别讲授两个级别重合的模块,以避免学生进行分流时,出现进度不一致的情形。

3.3 评价体系

目前,我院对学生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没有强制要求。因此,在报名时,采取自愿的原则,考证的成绩不纳入成绩总评中。

成绩总评=平时成绩(10%)+期中成绩(40%)+期末成绩(50%)

4 分层次教学带来的实际困难及解决方案

4.1 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压力

在原来的教学中,计算机基础课程都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们采用步伐相对一致的教学进度。实施分层次教学后,教师需要灵活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水平,重新制定教学内容。建议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分为两组,分别给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授课,以减轻教师备课压力。

4.2 在硬件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学院有五个机房,主要用于计算机专业课和基础课程的教学。现有机房的数量刚刚能够满足在不影响专业课正常授课的情形下,每周2节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量。如果实施分层次教学,课时量变为每周4节,就目前的机房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必须要至少增设2个机房,才能基本满足授课要求。

4.3 适当增加学生课下练习的时间

无论是全国等级考试二级考试还是山东省非计算机专业考试,都有大量纯理论知识的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上机练习时间。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学生的上机练习时间。

5 分层次教学的预期目标

如果能解决以上遇到的实际困难,我们希望,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改革,能改变目前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有教学模式,以便对教师和学生资源重新进行整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提高课程的授课效果和授课质量,为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更高标准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曹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为例 [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34(2):106-109.

[2] 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中国电化教育,2014(8):105-110.

[3] 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 [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46-51.

[4] 郭微,赵洁.农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43-44.

[5] 梁燕.文科院校計算机基础教育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8):220.

[6] 陈黎.财经类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究 [J].才智,2014(6):41.

作者简介:王虹(1980.10-),女,汉族,山东胶南人,讲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网络教学
网络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实施分层次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浅谈分层次教学在技师学院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分层次教学案例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微课程”设计1
大学计算机基础微课程设计实验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