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银行某分行掩饰不良贷款案

2019-09-10李思萌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3期
关键词:空壳不良贷款银行业

摘 要:伴随着近期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出台》,银行迎来了持续强监管时代。本案例以F银行某分行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掩盖不良资产案为背景,分析本案的始末与原因,浅谈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掩盖不良资产 运营管理

1 事件背景及过程

2018年1月19日,银监会官网上发布公告。F银行某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此次违规事由高达9项,包括内部控制严重失效,嚴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对其罚款4.62亿元;对其行长等多名人员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1.1作风强硬“黑马行长”

行长W某在2002年由某国有行跳槽到F银行市分行任行长。任职不足一年时间,存款余额达到近70亿,人均创利100万元,存贷比不足48%,没有出现一笔“关注及以下”级别的不良贷款。本次不良贷款作假案与W某个人强硬的风格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有着多年的威信,在高额的业绩奖励的刺激下,带领着高层领导到底层柜台员工,上百人涉嫌参与违规操作,铤而走险,利用表内外业务腾挪不良贷款,掩盖风险敞口。

1.2“寅吃卯粮式”的承债式收购

本次F银行某分行利用超1000个壳企业承债式收购,以腾挪不良贷款,违规操作资金规模近千亿。通过一系列复杂财务手段,把775亿元贷给了1000多家空壳公司,而这些空壳公司在收购有不良贷款的企业后,再拿着银行新发放的贷款替那些不良贷款企业还钱。也就是这775亿元贷款在空壳公司流转一圈,又回到了F银行分行账上,但此前不良贷款留下的窟窿却被填上了。F银行之所以冒险而为,很可能是因为相信这些企业有能力最终将贷款还清,希望能给它们一定的周转时间,从而将不良贷款转化为优质贷款,在银行业,这种手段是银行业内比较常用的手段。

2 原因分析

2.1管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在近几年强监管的环境下,银行业绩增长乏力。F银行2018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并且是26家上市银行中唯一下降的。增长乏力发展形势岌岌可危。在业绩和盈利能力有所不足的情况下,其忽略了内部监督与合规操作的监督与管理,在这种情况下,F银行寻求高增长而内部检查组织被空。伪造出零的不良贷款率需要在财务报告上下一番大工夫。这意味着该案件中不仅仅是高层参与,更是从上至下,从行长到甚至基层管理的人员的全员作假才制造出来如此的假象。监管部门言辞犀利的指出:这是一起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的案件。在这起案件中,内控形同虚设,全银行上下采取不正当的手段粉饰报表。不管是否是银行业,在一个正常的企业中,应该存在合规的完整的内控部门,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应该充分且到位,部门之间与部门之间不存在相互抵触相互隐瞒的问题,部门上下级之间应该彼此监督与制约。

2.2 考核激励机制不当

总行对分行的业绩管理评价指标过于单一,为了高奖励而弄虚作假,特别是当利益涉及到了全行的总体工资奖励时,整个分行的绩效工资也水涨船高,主动或者被动的加入不良贷款弄虚作假中。没有设计完善绩效考核系统,多维度的考核分支行与员工,在这样的奖惩制度下,给了F银行有想法的员工钻空子的机会,促使F银行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而忽视了合法合规的要求

2.3 监督监管没有及时到位

我国银行业股东管理、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机制相对薄弱,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部分银行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在内控合规检查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合规意识淡薄,从而衍生出一系列风险,因此在监管方面的工作也十分具有难度,所以才导致一些银行的违规行为成了漏网之鱼。自2017年开始,多项文件以及法令法规颁布,释放出监管姓“监”的信号。本次F银行的案例部分原因是因为监管没有及时,也没有渗透到每一环节才导致了如此监守自盗的行为的发生。

3 结论建议

3.1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管理体系

银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银行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中普遍存在着重事后检查、轻事前防范的问题,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忽视了对可能产生的风险或不安全隐患的防范与分析,而面对已出现的经营风险或资产损失,再要求稽核等监管部门去查找原因,堵塞漏洞,为时已晚。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求银行增强内控风险意识,要加强领导干部依法管理意识。按照体制的要求结合我国现状,实行彻底的垂直管理,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具有权威、高效的稽核监督管理体制,由总行进行垂直管理,作为商业银行内控监督的主管机构。此外,还务必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人是实施内部控制的主体,会计内控机制的成效最终还要依赖会计人员所具备的素质,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银行内控制度的质量,因此,强化银行内部控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3.2完善业绩奖惩机制

现有的考核激励制度千篇一律,留于形势。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优化考核手段,既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突出人性化管理,又要合理设计考核指标,建立科学的评议考核指标体系。此外,还要求坚持以事实为准,加之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人的本性与法律的合规性,激励员工高效地工作。

3.3夯实资本监管的基石,强调监管失职的处置

中国的资本监管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过去的计划经济年代,银行并没有资本的概念。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使得我国传统的监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银行在经济顺周期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在经济周期进行调整时已不适用,必须要穿透监督具体到股东是谁、业务活动怎样、贷后管理以及投后退出机制。随着银行业繁荣背后的问题一一暴露,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也在层层加码。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重点查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金融信贷中涉及银行业监管的失职失责问题,对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监管权力行使不规范、监管问责处罚不严不实的机构或部门,严格依规依纪问责处理。

参考文献:

1. 朱晓文.基于风险防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 .经济师,2017 ,(10) :142-143 .

2. 刘学铭.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初探[J] .财经界(学术版) ,2018 ,(12) :139

3. 杨雪丽,黄楠.健全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基于流程梳理视角[J] .时代金融,2017 ,(23) :114-115 .

作者简介:

李思萌(1996—),女,汉族,湖南岳阳,研究生,湘潭大学商学院,商业银行。

猜你喜欢

空壳不良贷款银行业
全球银行业AI的商业价值将创新高
银保监会上半年开出14.3亿元罚单
立冬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不良率农行最高
破茧
给银行业打气
乡镇卫生院成“空壳”前景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