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

2019-09-10丁柏钊卢文静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循环经济理论

丁柏钊 卢文静

摘 要:老师曾经说过:“只有不断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在发展国家经济的同时保证长治久安。”国家若是一味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进行进风机发展,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传统经济学中本身存在较多问题,而循环经济则可以有效解决生态问题,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传统经济;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危机

一、传统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经济学主要是将“经济人”作为理论前提,对人类社会中包含的各类经济活动、关系及其中蕴含的逻辑、规律等内容进行研究的科学,是原本传统经济运行过程中包含着重要的一个基础。在长达多年的的工业文明阶段,自私、理性成为传统经济学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将市场经济作为传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会导致其研究对自然系统的认识存在一定缺陷,致使传统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存在“无根性”。而其在长期的发展中,未能将自然这一变量纳入到整个思考范围之内,也是传统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二、传统经济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关系

正是因为传统经济学中未能将自然作为考虑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大部分人会过分重视利润的追求,以期待利用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收益,而这种投机取巧的心思将会使生态环境变成大量消耗的资源,以便于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这也会导致生态环境逐渐出现危机,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洞、水土流失等问题,均属于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整个世界的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

三、循环经济

(一)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最早出现与1962年的美国,提出者为雷迪尔·卡逊,而我国则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生态经济学进行研究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农业生态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并开始在农林学家和农业工作者的研究过程中不断进步与发展。随着全球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危机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沙漠化、全球温度上升、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严重影响着全世界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稳定,这也是生态经济学开始在各个国家逐渐兴起的原因。根据马传栋先生出版的《资源生态经济学》相关内容显示可知,研究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能够对资源、社会、经济、人口同生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与发展,讨论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部分人群认为生态经济学应当被划分在生态学之内,也有人认为生态经济学是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更多人开始认为生态经济学应当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内容。我国的专家学者认为,“二重性”是生态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理论与应用是其二重性的主要表现。生态经济学本身具有边缘性质,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其中包括生态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生物学、人口学、生态政治学、环境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等内容,在对生态经济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忽视其时代性。但随着世界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一系列生态危机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本就是生态经济学产生的背景,而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大环境下,新问题不断产生会使生态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也不断更新。因此,为保证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始终处于有效地位,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地区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才能使其理论活性不断增加。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在生产各类物质时,不但会为人们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同样也会成为废弃污染物的生产者。因此,市场、企业及其相关人员对利益的追求,是导致我国循环经济始终未能得到有效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保证企业能够积极完成循环经济的运行,必须利用生态理性替代原本支配整个企业运转的经济理性,随着现代社会文明价值观的影响,对于商品的满意程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质量要求等内容后,同样还包括其中包含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对当地的污染情况,因此,人们只有重视这些问题,才会使企业自然而然将这些内容包含到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之中,也就是说,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将生态自然问题纳入到考虑的范畴之内,应当重视全体人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珍惜,使人们能够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使人们能够真正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做到三个“最小”:生态资源消耗最小、环境破坏最小及自然资源消耗最小。只有保证这三个“最小”的实现,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前景,使其走上正确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语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传统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其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经济不断提升,应当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的作用,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真正实现政治课本上曾经提到过的“科學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竟成,赵守国.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变革[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6-10.

[2]林娅,孙文营.拓宽循环经济研究的视阈——当前循环经济研究的状况、问题与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5(02):4-8.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循环经济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我国电子垃圾资源化问题研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