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思考

2019-09-10李演玲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农村幼儿

李演玲

摘 要:幼儿阶段的教育属于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人生发展的开端,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能够使幼儿更好的步入上级学府进行学习,并且在日后更好的督促自己、规范自己,使幼儿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所以必须要注重幼儿阶段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其能够健康的成长,并受益一生。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农村;幼儿;行为习惯;教育

前言

对于农村的幼儿来说,有很大一部分幼儿属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主要指的就是父母一方或者是父母双方去往外地打工,将儿童留在农村生活的这部分孩子,一般情况下,这部分儿童常年与父亲或者母亲中的一人、或者是隔辈的亲人以及其他亲戚一起生活,这样一来就导致有一些儿童因为家庭原因的影响,而出现行为习惯不规范等情况,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把握住儿童这一“白纸”时期,通过正确的引导,给予其良好的成长环境,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知识引导,促成习惯

知识可以说是一切行为习惯形成的基础条件,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加强儿童对道德知识的了解与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儿童认识与了解道德知识时,需要儿童自主接受,而非强迫接受,就如种植庄稼前需要兴修水利、疏松土壤,确保植物的根部能够自然发展,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儿童在正确的引导下,自由的生长与学习【1】。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动作示范、语言讲解以及视频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儿童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相关行为习惯,比如,注重个人卫生,包括身体、衣物的整洁等,注重公共卫生,包括不乱丢垃圾、不隨地吐痰等,同时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以及学会分享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材料,利用生活、活泼、幽默的方式为对儿童进行引导,比如做游戏、讲故事、观看电影等,而后让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阐述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从而有效的提高儿童自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树立榜样,形成模范

通过多种社会学习理论可知,观察是儿童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会儿童进行品德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特别是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其具备非常强烈的观察欲望与模仿欲望【2】,所以,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儿童这一特点,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际的教育中,为了能够使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不仅要帮助儿童发现身边值得学习的榜样,也要对儿童所变现出来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以此来促进儿童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

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坚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但凡是需要儿童遵守与做到的,教师必须要先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而要求儿童不可以做、不能做的,教师必须要带头不做,使儿童内心深处能够真正的将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以及道德品格养成的模版。

三、实践教育,惩罚分明

帮助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属于一项任重道远的教育任务,需要通过反复、多次的实践完成。所以,教师应该在儿童的日常教育生活、游戏活动以及集体教学等多种情境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比如,在为儿童演示某一动作时,教师需要示范给儿童看,并让儿童跟着反复联系,对于一些复杂的动作,则应该通过分解教育的方式,让幼儿掌握,这种先个体,到局部,最后在到整体这种方式,使儿童能够将所有动作连贯起来,形成连贯性的动作。

对于儿童的学习成果来说,应该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奖励与惩罚。同时,也可以利用代币法,对儿童的适当行为和不适当行为进行记录,当累积到特定的程度后,在给予其奖励与惩罚,此外,也可以采用协议法的方式,由教师与儿童经过共同协商后,达成对教师与儿童双方均有约束力的协议,从而帮助儿童养成自我控制和能力。

另外,幼儿园可以在园区建立有关于留守儿童的活动室,由专门的教育人员负责,定期组织儿童进行课余活动,比如手工制作、个人才艺展示、体育活动等,这样一来就能够缓解留守儿童问题,并且使儿童在多种活动的作用下养成良好的品质与乐观积极的性格。

四、改善环境,赢取信任

得体的教育氛围与教育环境,也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推动力。在幼儿园内,教师可以在走廊内、教室内等显眼的地方【3】,制作良好行为习惯标兵评选榜,并且也可以在醒目的位置张贴行为习惯用语、悬挂良好行为习惯的示意图等,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使儿童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身的行为,长此以往,幼儿就会自主形成练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也要多与儿童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想法,善于观察儿童,及时的发现与找出儿童身上所具有的不良行为习惯,并且追其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儿童尽快的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同时,教师应该积极的帮助儿童,使儿童能够感受到温暖与爱护,从而赢取儿童对教师自身的信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教师更好的发挥出威信效应,也能够使儿童更加敞开心扉的诉说自己的问题与疑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属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农村儿童因为缺少正确的引导,而多多少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所以,应该通过积极的引导、创建教育坏境以及树立模范与榜样等多种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完善的人格,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推动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安笛.绘本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217.

[2]高妍.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70.

[3]严恺月.例谈角色游戏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J].新课程研究,2019(17):127-128.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农村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