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情境,打开思维之门

2019-09-10屈贝贝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屈贝贝

摘 要: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创设情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促进學生拓展和应用能力发展,本文结合案例从结合生活实际再现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等方面介绍创设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情境

情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情景;境地”。情境含有情形、景象以及环境、境况的意思。它是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活动所必需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情境包括学生的知识准备、道德准备、情感准备和价值准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的性质决定了其实施过程中创设情境的必要性,只有创设情境才能让孩子们有真实的体验感,才能让整个课堂更有意义。

一、创设情境的作用

通过境创设,在学与教师之间,课程与结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指引教学的双向活动方向以及师生共同展开的活动内容。一方面情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达成课程教学目标。因此,创设情境于综合实践课程至关重要,它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综合实践是一门实践课程,它的魅力并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唤醒、激励、探究、实践。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等等方面的特点,小学生更容易对具体的问题、事物、场景等情境产生兴趣和共鸣,这样容易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焦点。教师通过不断创设有切合主题的、新颖的问题情境,摆脱传统课堂的枯燥、乏味,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孩子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便于营造自主、轻松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身心发展也各不相同,导致了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处理方法也会大相径庭。综合实践是一门自主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生需要大量自主学习的时间。情境创设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有利于消除了课堂压迫感,学生更容易根据自身的需要展开学习,思维更为活跃,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自主性,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的,教师创设情境越是多样化,越是新颖,越是具有强烈的对比度,学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感觉就会越敏锐、强烈,越容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这样能充分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只有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的思维空间,学生才会有积极思维,才会有创新性的学习。

(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和应用

情境的创设不仅仅存在于课堂的开始,还应该存在在课堂的尾声。于课堂的尾声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思考地更深,探究得更透,也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探究走向应用,从而真正实现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

二、创设情境的实施策略

创设情境的方法众多,由于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最适用于综合实践课程的策略主要是以下几种,接下来笔者将以案例为例一一进行阐述。

(一)结合实际生活再现情境

小学综合实践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它所探究的问题皆来自于生活,并且探究的结果还应该应用于生活,因此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是其最有效也最常用的方法。日常生活对学生来说是最熟悉的,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这不但符合综合实践的课程性质也降低了学生的接受难度,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王晓娜老师执教的《人﹒树木﹒家园》一课:上课时,附近的居民在焚烧枯树叶,一阵阵浓烟飘到教室,呛得大家直皱眉。针对这一现象,孩子们抱怨连连——“环境污染,真气人!”“都怪那些不自觉的居民!”“他们难道就不觉得呛人吗?”“他们对树木的作用到底了解多少呢?”……王老师抓住这一现象,乘机引导学生就树木和环境的关系进行一次综合实践。第二天综合实践课一开始,她便无意似的提起了昨天的话题:“哎呀,今天这教终于没有那呛人的浓烟了,看来他们都不烧树木了呀!”学生们一听又议论纷纷:“焚烧树木会造成大气污染的!”“好好的树木枯叶,为什么一定要把它们烧了呢?”……

王老师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们联系前一天的生活经历,孩子们的思维迅速被打开,每个孩子深有感触,因此滔滔不绝,提出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并努力设计解决方案。在综合实践课程中,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如校门扣的拥堵问题,学校的纸张浪费问题,浪费粮食等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事半功倍。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计算机集图像、图形、动画、音响等功能于一体,它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加新颖,手段更加多样。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一些活动内容可能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或者我们开展的活动项目非常有限,不能很好的打开学生的思维。此时,我们就要借助强大的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从屏幕上去感受,去体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雷老师执教的《班级艺术嘉年华》一课:雷老师先引导孩子们一起聊一聊过去的艺术节,她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再现情境。但是孩子们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获得的认知非常局限,这不利于本次活动的开展。随即,雷老师借助多媒体,用图片展示了其他各个学校丰富多彩的艺术节项目。这一举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瞬间丰富了孩子们的认知,还为下面的活动策划做了铺垫。然后雷老师再次利用多媒体——播放课前采访视频(“班级艺术嘉年华”的活动),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有竞争性的活动策划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也是创设情境的重要策略。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而角色扮演正是集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于一体,创设一个轻松,有趣的情境,给了孩子一个自主学习的天地。同时角色扮演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反馈,这是其他创设情境的方法所没有的优势。

例如郑老师执教的《安全出行我践行》一课:在聊交通标志这一环节中,郑老师邀请了三个小朋友扮演小交警,把同学们带到了交通拥挤的情境中,向同学们介绍各种交通标志的作用。因为是同学的角色扮演,小交警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整节课,更加有趣与活跃了。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除了上述较常见的创设情境策略外,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创设情境。一节课中往往需要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教师只有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策略,用好创设情境这一秘密武器,才能让整个课堂更加轻松、有趣、自主、有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娜,用情境开启心灵之窗——谈“人﹒树﹒家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 小学青年教师, 2005(3).

[2]余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角色扮演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