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2019-09-10甘永流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活动课初中数学

甘永流

摘 要:数学一直被认为难度大、枯燥乏味的课程,从而也导致许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可以将数学的难度弱化,让学生能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数学活动并不是只是让学生玩,而是要让学生感觉到趣味的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活动课程都是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提高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活动课

前言:初中阶段的数学难度也开始逐渐地增大,学生在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数学活动的形式能够将弥补传统数学课堂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而且,学生也非常愿意参与到活动课程中,在活动课程中学生会感觉学习非常轻松,而且效率也比较高。虽然学习的知识是一样的,但是在不同的场景之下,学习质量也是不同的。据调查显示,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活动课中教师也要注重活动课程开展的形式,活动课程中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数学活动开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相关的数学活动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状况。

一、活动课程在初中数学中的必要性

据调查结果显示,基本上五分之四的学生对于数学都据有一种恐惧感。我们之所以会对一件事情产生一定的恐惧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这件事情不够熟悉也不够了解。这也是说明学生不能够充分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也不会运用数学知识。数学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同时还能够锻炼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生必须要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够仅仅是存留在表面。还要能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初中阶段的数学活动依然是以手工制作为主,或者是采取一些探索性的活动。

开展数学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要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中产生乐趣,不再惧怕数学知识。学生在活动课程中会锻炼到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学生的探索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等。而且,活动课程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里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效率。

二、提高初中数学活动课程的教学策略

1.丰富数学活动课的形式

活动的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教师采用活动的形式越多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一般初中阶段的数学活动主要是以动手和实践为主。但是无论是多么有趣的活动若是多次采用就是使学生感觉到枯燥无聊。因此,为了使学生一直对初中数学的活动充满兴趣,教师要多丰富活动课程的形式。例如,在活动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游戏的方式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活动中。通常情况下,在学习数学中的几何部分的知识时,一般会采用动手操作。因为在几何部分的学习中,学生有时很难想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充分地理解几何图形中不同的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活动课的形式的选择上,教师尽量要选择一些比较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而且,活动形式尽量也不要太复杂。

2.丰富数学活动的素材

素材是活动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教师要选择一些合适的、容易调整的素材。素材的选择一般主要是遵循以下的规则。首先,要确定活动的形式才能够了解到需要怎样的素材。素材是要与活动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其次,活动的数量和样式要多。教师要先了解到班级里学生的总数以及学生在活动中要用到的数量,从而为学生准备丰富的素材。千万不要出现素材不够的情况,不仅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到活动的质量。样式要多,寻常的素材只会让学生的循规蹈矩地做活动,样式越多越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最后,素材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数学活动课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学生的安全性放在第一地位。

虽然初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在选择素材时,还要考虑一定的安全性。总之,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素材。同时,也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才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活动课质量。

3.教师的评价方式

在数学活动课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要具有一定的改变。即是教师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点评。学生在活动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而且,学生也会利用自己的各种能力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锻炼到的能力。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不仅仅是学习到数学知识,还会锻炼到自己的综合能力。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尽量以鼓励为主。学生无论处在什么阶段,教师的鼓励对于学生都是最重要的。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有动力。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活动课程中最重要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数学活动。学生自己设计的活动一般都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运动去设计活动,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游戏,模拟相关的情境。总之,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充分地考虑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學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到了数学知识,活动课程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顾广林.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14(22):64-66.

[2]杨玉球.关于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张红菊.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的开展探究[J].学周刊, 2016, 31(31):157-158.

猜你喜欢

活动课初中数学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好一个 “殊途同归”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