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石激浪,以“问”促“疑”

2019-09-10叶东辉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提出问题课堂教学

叶东辉

摘 要: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工作者的真正进步。”“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有疑才能掀起思维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固然重要,但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则更为重要。

关键词:提出问题;课堂教学;比较中发展

怎样才能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下面谈一谈一些小的方法。

一、投石激浪巧提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思置疑,善于引路,即在教学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慢慢摸到“质疑”的路子。

如“旅游中的数学问题”一课,教师课件出示信息。

在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题目里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对于这些信息,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5人及以上”是什么意思?5人可以买团体票吗?6人呢?,4人呢?

通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追问,让学生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但老师到此并没有完全结束对题意的理解的训练。教师又问: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方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精彩,马上引发了学生思考和质疑,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聪明的同学高高举起了小手“没有告诉我们参观的人数,无法选择”于是,老师又出示“一个旅游团有5个人 ,怎样购票最合算?费用是多少?”马上有学生提问:“是成人还是小孩?”学生发现,仅仅告诉了人数,没有具体说明是成人还是小孩还是无法解决。通过这样层层递进,步步设疑,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了题目的意思。

这就是投石激浪,这块“石”就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这个“浪”就是学生思维的火花,质疑的精神。

二、在比较中引发疑问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提问问题的好方法。

1、让学生在比较中激发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充分依托教学内容,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发现规律,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引导他们从中提出有创见的问题,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如在探究“积的变化规律”时,老师先出示两组算式:

8×2=

8×20=

8×200=

在学生计算的基础上,教师问:“8×200= ”你是怎样口算的?以“8×200”的口算方法为切入点,很好的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很自然的把“8×200=”和“8×2=”的计算联系起来,没有留下任何提示的的痕迹,教师精心巧妙的设计,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三个算式,在讨论交流中,归纳概括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扩大几倍,积也随着扩大相同的倍数的变化规律。这样的探索过程丰富了学生学习的体验,加深了学生的思考,为学生创造了交流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还生思考,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让学生在比较中发展思维

教学中将学生学习的结果及时反馈,及时调控,及时评价,及时强化,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去提出问题并推理,把较复杂的问题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的结果。

如推理题:有甲、乙、丙、丁四人同住在一座四层的楼房里。已知:甲比乙住的楼层高,比丙住的楼层低,丁住第四层。

试问:甲、乙、丙、丁各住在这座楼的几层?

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由已知条件“丁住在第四层,是最高层”,于是甲、乙、丙只能住在1,2,3这三层之中了。又根据条件“甲比乙住的高,比丙住的低”,所以甲肯定住在第二层,而丙住在第三层,乙住在第一层。 这样问题一下就迎刃而解了。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适当增加一点难度,如:

有甲、乙、丙、丁四人同住在一座四层的楼房里,他们之中有工程师、工人、教师和医生。已知:

①甲比乙住的楼层高,比丙住的楼层低,丁住第四层;

②医生住在教师的楼上,在工人的楼下,工程师住最低层。

试问:甲、乙、丙、丁各住在这座楼的几层?各自的职业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练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分析,质疑,反馈,把思维训练落到实处。

3、让学生在比较中活跃思维

在教学中常用比较的方法揭示知识间的矛盾,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296÷4时,启发学生对旧知识496÷4相比较,寻找差异,突出新内容的关键——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4不够商1,从而引发疑问“在百位上不能商1,怎么办?”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和求知欲,使学生兴致勃勃寻求解决新知识的答案和途径,得出“百位上不够商1,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商写在十位上。”由此可见,新旧知识的矛盾揭示,能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活跃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疑问。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求疑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翠苏.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创造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41+45.

[2]段慧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方法[J].学周刊,2019(28):25.

猜你喜欢

提出问题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课堂五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中考中笔试考查“提出问题”能力的探索实践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
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能力培养的数学问题意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