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澜的抗金名相陈康伯
2019-09-10晏建怀
晏建怀
坊间有“北宋无将,南宋无相”一说。这种说法比较片面,就拿宰相来说,南宋李纲、赵鼎、李光、陆秀夫、文天祥等,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均是名声赫赫。而本文主人公陈康伯,在南宋抗金大局中的作为和贡献,与李纲、赵鼎等相比,也丝毫不逊色。明人冯梦龙评价说:“保宋之帝者,一寇准也;延宋之帝者,一陈康伯也。”
一个人年轻时的作为,基本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价值取向,陈康伯就是如此。
陈康伯(1097—1165年),字长卿,江西上饶弋阳县人。他出身于诗书仕宦之族,父亲曾任提举江东常平之职,家教良好,幼有学行。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高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后升为太学正(佐太学博士施行教典、学规官员,正九品)。
就在陈康伯任太学正期间,母亲病故,他回到弋阳丁忧。当时,邻县贵溪盗匪作乱,波及他的家乡,陈康伯不是躲避或逃亡,而是挺身而出,号召乡邻中的青壮年,组成自卫队,保卫家乡。在他的感召下,大家齐心合力,迎击盗匪,结果,不但阻挡了盗匪的抢掠,而且还将匪首给活捉了,家园得以保全。这件事既可看出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也可看出他的过人胆识。
后来,又出现过一次类似的交锋,比这一次更惊险。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陈康伯丁忧回朝,先被任命为敕令删定官,不久出任衢州通判,朝廷还委托他代行州长职责。期间,衢州白马原发生盗匪叛乱,陈康伯研判形势,周密谋划,组织州兵,并联合朝廷所派来的中央禁军进剿,最终平息了叛乱。
随后,他又被调回京城,在枢密院、户部等部门任职。当时,宋高宗推行向金国求和的屈辱政策,秦桧因贯彻有力,被任为宰相,威权日重。在秦桧任相的近二十年间,陈康伯专心应对内交外困的政务,泊然无求,期间甚至还三度奉祠,离岗处闲,时间长达十年。
事情也有那么一点凑巧的意味,就在秦桧刚刚去世的1155年,也即南宋绍兴二十五年,朝廷忽然记起有陈康伯这么一个奉祠多年的闲官未用,决定重新起用,宋高宗特地召见了他,一谈,很对胃口,本来最初拟任他为汉州知州,谈着谈着就不舍了,宋高宗改任他为吏部侍郎,把他留在了身边,这一年,他已年近六十了。后又兼任过礼部、户部、刑部侍郎,管过人事、财政、司法,可以说,中央几大要部,他几乎干了个遍,对于他来说,这既是宋高宗的信任,同时也是一种重用前的历练。在这些岗位上,陈康伯向宋高宗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合理化建议,大部分得到了施行,造福了百姓。
当然,他这也是在帮宋高宗做好事,使高宗得到了更多人的拥护,高宗自然对他刮目相看。他不久就毫无意外地升为吏部尚书,在任命他为尚书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因陈康伯是提拔而非平级重用,有关部门按照惯例,在任命书上拟用“权吏部尚书”发文,以示过渡。但宋高宗一看有个“权”字,对办事大臣怒道:“朕且大用,何‘权’为?”所以,陈康伯不久就被宋高宗提拔为参知政事,即副宰相。
任副相期间,陈康伯处事勤勉,为人干练、稳重,深得宋高宗信任。宋高宗曾对陈康伯有一评语,说他:“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看来,宋高宗是要重用他为宰相了。果然,1159年秋,宋高宗拜陈康伯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右相与首相汤思退一同辅佐朝政。1161年春,又拜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成为了首相。
南宋自1141年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后,宋金间二十年间几乎无战事。但到绍兴年末,也就是陈康伯任首相之前不久,出使金国的叶义问、贺允中回国后,向朝廷汇报说金国必会撕毁盟约,再次南侵,建议朝廷早作准备。陈康伯非常赞同他们对形势的研判,遂及时向宋高宗提出四点应对策略:一是将曾在“顺昌之战”中大败金兀术的老将刘锜调至荆南军(今湖北江陵),以加重长江上游力量;二是分划两淮之地,落实诸将的责任,各保其境;三是淮东只有刘宝独挡,力量薄弱,必须调兵遣将,以作增援;四是长江沿线各州郡,要大修城、广积粮,提高抵御金兵的能力。
他的这些建议,得到了宋高宗的肯定,大部分建议迅速得到落实,各地开始积极备战。果不其然,1161年,金主完颜亮撕毁盟约,率六十万大军,兵分四路,气势汹汹地南下伐宋:一路自海道取临安;一路从蔡州攻荆州;一路由凤翔攻大散关。完颜亮自己率军直取寿州(今安徽淮南)。
大敌当前,陈康伯毫无畏惧,立即召集“三衙”(宋中央禁军最高指挥机构,即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将帅,到都堂议事,又请来台谏和侍从等朝中大臣一起讨论,他抛出问题的态度异常坚决:不谈和与守,只论战如何!给在场那些久未用兵的将帅们以莫大的信心和鼓舞。
当年九月,金人渡过淮河,大兵压境,气氛非常緊张。镇守江淮的老将刘锜安排副将王权进军寿春阻敌,王权刚抵达庐州,听说金军前来,还未正面交战,自己便吓得匆匆逃窜,宋军不战而溃,直接导致淮南沦陷。淮南沦陷,临安危急如累卵。消息传来,朝野震惊,整个临安城都处于一种不安之中。许多大臣纷纷安置家眷,作逃亡计。宋高宗甚至想到海上躲避。
陈康伯深深懂得,宋高宗就是抗金的旗帜,旗倒则心倒,必须进一步坚定皇帝的信心。为此,他将江西的家人接来临安,誓死与帝都共存亡;他下令,临安各城门开关如常,以安定民心;他还找时间故意解衣置酒,饮啖自如;为激发士气,他建议宋高宗御驾亲征。这些措置,让宋高宗惊慌的内心稍稍得以平静,但亲征却万万不敢答应。并且,随着逼人形势的演进,宋高宗甚至又开始动摇了,他某日竟然下了一道手诏说:“如敌未退,散百官。”陈康伯读完手诏,立即将诏书烧毁了,并继续耐心做高宗的思想工作说:“与其散去百官受辱,不如孤注一掷亲征。”通过陈康伯耐心细致的工作,宋高宗最后勉强答应御驾亲征。
随后,朝廷以枢密院事叶义问为督军,以中书舍人虞允文参谋军事,到江淮前线督查各军,积极备战,皇帝随时准备亲征。当时,金军正在赶造战船,准备从和州渡长江。十一月初,虞允文以参谋军事身份到金军对岸的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西南)督军。由于前线主将王权被罢职,接替者李显忠未到,江防处于无人指挥的状态。金军即将渡江,长江一溃,必然国破家亡,在这种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虞允文挺身而出,组织部队抵御金军进攻。经过几天几夜的苦战,终于出奇制胜,取得了采石大捷。其他战场也捷报频传,李宝在海上大破金兵,吴玠在四川痛击敌人。同时,金国此时偏又发生了内乱,完颜雍宣布废去完颜亮,自立为皇帝,夺取了政权。当年十二月,进退无据的完颜亮被部将杀死。
至此,这次金军大规模南侵以南宋胜利告终。而这次胜利,与陈康伯运筹帷幄之中的科学决断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过人胆识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南宋抗金中极少的几次大胜仗之一,它不但保卫了国土,维护了尊严,也坚定了君臣和百姓的信心,堪称力挽狂瀾之战。
1162年夏,宋高宗名曰倦于朝政,禅位于太子赵昚(宋孝宗),把担子一丢,自己一边休息去了。
宋孝宗即位后,对陈康伯这位先朝老臣格外敬重,孝宗不仅请他继续任宰相,还加兼枢密使、封信国公,甚至每次见面都称他丞相而不直呼其名,礼遇有加。
不过,陈康伯有自知之明,孝宗上台,自己作为前朝宰相,眷恋权位,必然会给新皇帝以压力,难以放手施展,所以,他旋即就以病为由,请求退休,遭到孝宗拒绝。第二年,孝宗改元,陈康伯又连连上章,请求致仕,孝宗不好强留,只好让他以太保、观文殿大学士、福国公判信州,休闲养老去了。临别之际,孝宗还反复请求他说:“若有宣召,还万望勿辞。”并安排宰相以下百官,将陈康伯欢送至都门之外,给予了他一个朝臣的最高礼遇。
宋孝宗即位时,才三十六岁,年富力强,试图振兴。他主张抗金,并开始大力起用主战人士。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宋孝宗用抗金名将张浚之议,任命他为枢密使,都督建康、镇江、江州、池州、江阴诸路军马,开启了收复失地的北伐战争,史称“隆兴北伐”。北伐在张浚的领导下,先后败金兵于灵璧,接连收复灵璧、虹县、宿州等地,前线捷报频传。然而,由于前线诸将不和,最后宋军被金军大败于宿州州治符离,南宋渐渐积累起来的军事力量因此受到重挫,南宋不得不再次向金割地赔款,俯首称臣。宋孝宗开始由主战,转向求和,并以主和大臣汤思退为宰相。
然而,求和也不一定能保平安。1164年十月,金国因南宋自汤思退任相后,一味主和,不修边备,遂乘虚而入,渡过淮河,连连攻下楚州、濠州、滁州等重镇。南宋上下,慌作一团。无法,又只得输金送银,向金乞和。这次屈辱求和后,满朝文武纷纷谴责汤思退的无能和软弱,要求他下台。无奈,孝宗只好罢免了汤思退。
汤思退去朝后,用谁为相成了一道技术性难题,朝中主和者多,但目前当然不能用主和者,必须要用一威望高的主战人士,于是,让陈康伯复相的呼声一浪高似一浪。不久,宋孝宗即再次拜陈康伯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平章事兼枢密使,又进封他为鲁国公。这时,陈康伯已经六十八岁了,加上体弱多病,家人劝他,身体要紧,应该辞去这个宰相的任命。但是,陈康伯认为,在这个国家受辱的关键时刻,自己不能袖手旁观,他耐心对家人们解释说:“我乃国家大臣,今国家有难,责无旁贷,当抱病登车,替主分忧。”
入朝之后,他带病坚持工作,不久因过度工作,病情继续加重。1165年正月某天,陈康伯入朝议事完后,刚出殿门,喘咳不止,回家就溘然长逝,享年六十九岁。
(公务员文萃 2019年02期)